經典書庫>科幻小說>外國科幻>上帝的指紋>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第2小節

《上帝的指紋》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

第2小節
外國科幻作品

  [續上帝的指紋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上一小節]way)到俄羅斯頓河的東彎流域——的相對經度,皆了如指掌”。⑤公元1380年的“齊諾地圖”(zeno map)是另一個謎團。它涵蓋遼闊的北方區域,連格陵蘭也包含在內,然而,它卻能以“精確得出奇”的經緯度,標示分散在廣大區域的許多地點所在的位置。哈普古德教授指出:“在14世紀,居然有人能夠判定這些地方的正確緯度——更不必說正確的經度——實在令人難以置信。”⑥費納烏斯的世界地圖也值得注意。它精確地將南極洲海岸放置在正確的緯度和相對經度上,而整個南極大陸所在的位置,在經、緯度上也相當精確。這幅地圖所表現的地理知識,是20世紀之前的西方人不曾具備的。

  班和拉的航海圖,在相對緯度和經度上也異常精確。從西邊的直布羅陀到東邊的亞速海,總經度僅僅誤差半度,而整幅地圖在經度上的平均誤差也不到一度。

  以上這些例證,只不過是哈普古德教授搜集的大量證據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他不憚其煩,窮畢生精力搜尋這些資料,並加以詳盡分析,爲的是想證明一點:如果我們以爲,直到18世紀,人類才發明測量經度的精密儀器,我們簡直就是欺騙自己。皮瑞·雷斯和其他製圖家所畫的地圖,樣樣都證實,這種儀器在古遠時代早就存在,18世紀的西方人只是“重新發現”它。這些地圖也顯示,遠古時代曾經有一個文明的民族(現在已經從曆史消失)使用這種儀器,對整個地球進行探測。此外,從這些地圖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古民族不但能夠設計、製造在技術上非常先進的精密器械,同時也掌握了高度的數學知識。他們可說是一群早熟的數學家。

  失落的數學家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提醒自己:地球是圓的。因此,在繪製地圖的時候,只有球形才能以正確的比例呈現地球的真正面貌。將地理資料從一個球ti轉移到平面的紙張,難免會造成扭曲的現象;我們在紙張上繪製地圖時,必須使用一種人工的、複雜的機械和數學裝置,稱爲“地圖投影”(map projection)。

  地圖投影法有很多種。現在仍被廣泛使用的麥卡tuo投影法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其他投影法名稱稀奇古怪,諸如“方位角投影”(azimuthal )、“球極平面投影”(stereographic )、“日晷儀投影”(gnomonic)、“方位角等距投影”(azirnuthal equidistant )和“心形投影”(cordiform )等等。這些玩意,我們不必在這兒詳細討論。我們只須指出一點:有效的投影法都必須使用精細的數學技巧,而這種技巧,在一般學者看來,不可能存在于古代世界(尤其是在公元前40o0年前的遠古時代,據說,當時地球上根本就沒有人類文明存在,更不必說能夠發展和使用先進數學和幾何學的文明)。

  哈普古德將他搜集的古代地圖送到麻省理工學院,請求史崔臣教授鑒定。他想知道,繪製這些原始地圖,究竟需要具備何種程度的數學知識。1965年4 月18日,史崔臣教授提出答複:繪製這些地圖,必須具備層次非常高的數學知識。例如,其中有些地圖似乎使用“麥卡tuo式投影法”,而那時麥卡tuo根本就還沒有出生呢。這種投影法牽涉到緯度的擴張,相當複雜,必須使用三角座標轉換法才能解決相關問題。

  還有其他理由足以證明,這些古地圖繪製家具備高超的數學技能:●要確定一塊大陸上任何地點的位置,至少必須使用幾何三角測量術。測量遼闊的地面(1000英裏以上)時,必須根據地球的弧度隨時進行修正,這就得使用球面、角學(spherical trigonometvy)的方法。

  ●要確定幾個大陸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就必須了解地球的球形結構,使用球面三角學的方法解決相關問題。

  ●具備這種知識的文明,如果擁有能夠測量地理位置的精密儀器,必定會使用他們的數學技能,繪製地圖和航海圖⑦。

  史崔臣教授認爲,盡管這些地圖經過世世代代的製圖家一再傳抄,種種迹象顯示,它們是一個古老、神秘、科技上頗爲先進的文明遺留下來的文物。美guo空軍的偵察專家,也曾檢視晗普古德呈送的證據。他們也贊同史崔臣教授的看法。馬薩諸塞州魏斯歐佛空軍基地,美guo空軍第8 偵察中隊製圖組組長羅倫佐·勃洛斯(lorenzo burroughs ),特別對費納烏斯地圖進行嚴密的檢驗。他斷定,這幅地圖依據的一些原始地圖,是采用類似現代“心形投影法”的技術繪製成的。勃洛斯指出:這顯示,費納烏斯地圖使用先進的數學技能。此外,它對南極大陸形狀的描繪也顯示,這些原始地圖采用的,可能是一種牽涉到球面三角學的“球扳平面投影法”或“日暑儀投影法”。

  我們相信,你和你的同事對古地圖的研究結論是正確的。我們也相信,這些結論會引發一些極爲重要的問題,影響地質學和古代史的研究……⑧哈普古德教授後來又有一個重大的發現:一幅雕刻在石碑上,繪于公元1137年的中guo地圖⑨。這幅地圖呈現的精確經度,跟上面提到的西方地圖完全相同。它也有類似的座標方格,采用球面三角學的方法繪成。經過仔細檢視,我們發現這幅中guo地圖和歐洲及中東地圖有太多相似點,以至于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地圖全都tuo胎自一個共同的根源。

  再一次,我們又看到一個科技相當進步,如今已經失落的文明遺留下來的痕迹。至少在某些方面,這個文明跟我們的文明一樣先進;它的製圖家“能夠使用充分發展,ti系完備的科技、方法、數學知識和精密儀器,對幾乎整個地球進行勘探和測量。”⑩這幅中guo地圖也顯示,這個古文明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産是“全球xing”的——一筆價值難以估計的遺産,不僅僅包含先進的地理知識而已。

  傳說中,有一群蓄著胡子的神秘客,在“黑暗的時代”渡過茫茫大海,把文明帶回給經曆一場大動亂的地球。這群被稱爲“維拉科查人”(viracochas)的神秘客帶到史前秘魯的禮物,莫非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那筆遺産?

  我決定到秘魯走一趟,看看能發現什麼線索。

  注釋:①貝松與羅賓森《世界的形貌:地球的繪測和發現》,117 頁。simon bethon and andrew robinson,the shape of the world:the mapping and discouery of the earth,guild publishing,l0ndon,1991,p .117 ②同上,121 頁。

  ③《大英百科全書》,1991年版,第3 卷,289 頁。

  ④《世界的形貌》,131 頁。

  ⑤《地圖》,116 頁。

  ⑦同上,152 頁。

  ⑦同上,228 頁。

  ⑧同上,244 ~245 頁。

  ⑨同上,135 頁。

  ⑩同上,139 、145 頁。

……

《上帝的指紋》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四章 飛翔的兀鷹”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上帝的指紋》第四章 飛翔的兀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