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白桦>漁人、漁鷹和魚第2小節

漁人、漁鷹和魚

第2小節
白桦作品

  [續漁人、漁鷹和魚上一小節]調節小船和人ti的平衡;舞動起來,它又能代替雙槳和舵,決定著小船的速度和方向;漁鷹下了shui,它給漁鷹助威;漁鷹銜住了魚,又要靠它把漁鷹挑起來;漁鷹躲懶,用它擊shui驅趕它們。竹篙子的梢頭經常被河裏的石頭碰裂,一破裂就得截去一段,越截越短,幾個月就得換一根新的。常老黑最恨使用新東西,一摸上去就使他心煩意亂,生疏,不趁手;輕了沒力量,重了又覺得手酸。總之,新東西上手常常使他失去分寸感,又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習慣,剛剛習慣之後又得換新的!新的!爲什麼總是不得不使用新東西呢?數十年的懊惱,總算在昨晚上解決了:在竹籬子的兩端包上銅箍,這樣,就可以像他自己一樣,經久耐用了。這樣聰明的主意爲什麼那麼多年沒想出來呢?爲什麼現在一下就想到了呢?畢竟想到了!他由衷地得意起來,一翻身跳下了木chuang。可哪兒去找銅呢?因爲想到銅而勾起一件遙遠的往事。他端著小煤油燈慢慢走出房門,透過歲月在他記憶裏布下的濃霧,看見了自己曾經有過的一小串銅錢,那還是小時候每逢大年三十爲了討吉利,向長輩們要的壓歲錢。每一枚銅錢都有一個方孔,方孔的四周有四個神秘的字,據說有兩個字是皇上的稱號。那些薄薄的生銅片兒,曾經有過很權威的使用價值。他小時候經常看見人們用手數著穿成串的銅錢,嘩嘩啦啦地響著,反映出握著銅錢的主人內心裏的快樂。他追索著自己那一小串銅錢的去向……他想起來了,是從一個少女的哭聲開始想起來的。隨著揪心的嘤嘤的哭泣聲,他那被遺忘了多年的美麗的大表jie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他的眼前,粉紅se的耳垂下的珠環晃動著,閃爍著柔和的光芒。大表jie是他整個青少年時代虔誠崇拜的觀音菩薩。他搞不清這是爲什麼,他只知道,一想到她,心裏就升起一種極爲莊嚴肅穆的感覺,就像走進廟堂,半張著嘴仰望著金碧輝煌的神像,腳板心發麻,顫抖著邁不動步。

  “小弟!”一雙嫩藕般的手臂蓦地伸在常老黑面前,“這對玉镯好不好看?”

  他緊緊地*攣地抓住大表jie的手腕,像小傻瓜似地直勾勾地仰望著她,眼神那樣可怕。大表jie以爲他病了,連忙把自己的臉貼在他的額頭上。

  “還好,不燒!”——這是他一生最溫馨的一段夢境。就是這位夢境裏的菩薩,在嘩啦嘩啦響的銅錢串面前絕望地哭泣著,恸哭失聲地跪在他始爹姑ma面前苦苦哀求。他的姑爹姑ma最後還是接受了那些沈甸甸的錢串子,讓扛來錢串子的人把自己的女兒扛走了。當大表jie嘤嘤的哭泣聲漸漸消失在山那邊的時候,小表弟的哭聲卻突然在人群中高昂起來。使他終生難以理解的是:他的悲哀引起人們的不是同情和共鳴,而是一場哄堂大笑,甚至連剛剛和女兒生離的姑爹姑ma也和大家一起笑了,張著一個一個的大嘴……笑什麼呢?有什麼好笑的呢?不該哭麼?難道……?從那時起,他就暗暗仇恨這些有方孔的銅錢了,同時暗暗發誓在世上找到一種東西,能使那些錢串子相形見細。他把在自己手心裏攢得又光又亮的一小串銅錢埋葬在河邊一棵小核桃樹下,並且狠狠地跺了幾腳。他又得意起來,因爲他竟然還能清清楚楚地想起這件年深日久的事。他一生都不存錢,就憑著手裏這根竹篙子,雙腳在河上搖晃著小船,讓它左傾右側,用竹籬子拔起兩團shui花,用假聲吆喝著漁鷹:

  “哦嗬——哦嗬——嗬!”

  他終于認識到,能夠駕馭小船、漁鷹和河流的竹篙子,就是他夢寐以求的使錢串子相形見細的東西。雖然幾經沈浮,曾經有許多年不能在河上舞動竹籬子,但畢竟靠它養了家,糊了口,並且靠這根竹篙子,在往日那棵小核桃樹——今日的老核桃樹旁邊蓋起了新瓦屋,修起了院牆,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毫不含糊的客觀存在。現在自己正以一家之主的身份,頂天立地地生活在自己的四堵牆之中。

  常老黑可是個說幹就幹的人,在自己的院子裏,除了自己,其他人都只不過是他的無權出聲的影子。他扛起一把鋤頭就出了大門,在老核桃樹腳下,幾鋤頭就把童年時以爲埋了很深的一串銅錢掘了出來。還好,雖然穿銅錢的繩子已經爛成了泥,每一枚銅錢的邊都爛出了許多缺口,但銅錢的大輪廓還在。回到院子裏,他把小草棚裏爲了鍛打船釘修起來的小泥爐子生上火,加了一把浮炭,拉起呼呼響的風箱,架上破坩渦,淡藍se的火苗快樂地飄搖著,銅錢在坩埚裏很快就熔化了。他去了渣滓,把純銅倒在鐵砧上,旁苦無人地叮叮當當鍛打起來,好不容易才打成兩個合適的鋼圈兒,緊緊地套在竹篙上。大功告成之後,已是更殘漏盡之時了。他捧著小油燈走進自己獨自居住的那間西屋裏。“小夥子”就棲息在他的chuang前。一見他進屋,“小夥子”就伸了伸脖子,扇了一下大翅膀,用放著藍光的眼睛溫柔地看看主人。主人從一個蓋了一塊方磚的碗裏抓了兩顆田螺肉扔給它,“小夥子”張開帶鈎的長嘴把田螺肉准確地接住,吞進咽喉。但兩顆田螺肉無論如何也填不滿空空如也的嗉囊,‘小夥子”的喉管蠕動了幾下。它也很清楚,臨戰前,主人是絕不會讓它吃飽的,吃飽了的漁鷹哪來的戰鬥力呢?哪來的勇氣潛入shui底去捕捉以命相拼的刀魚呢?饑餓可以轉化爲勇敢,饑餓可以轉化爲馴服的力量。有幾十年駕馭經驗的常者黑更清楚:給你一點田螺肉,正是爲了使你更加饑餓,田螺肉的腥味會加劇你對吞噬活魚的強烈慾望;向魚群沖刺就是你簡單的生理的必需!常老黑本來有八只和“小夥子”同輩的漁鷹,六只雄的,兩只雌的。五只雄漁鷹——強盜。拐子、老板、堂倌、賭鬼和雌漁鷹老姑娘,都是經過了多次拼搏後積勞成疾,日漸瘦弱而死。老姑娘死後,常老黑給它開了膛,割開脖頸才發現是由于那種頭上生刺——常老黑把它們稱爲“皮匠錐子”的黃se無鱗魚劃破喉管,不能進食疼痛而死的。剩下一只叫做騒婆娘的雌漁鷹還算有始有終,生前耗盡了自己的ti溫,把十只蛋孵出了五只小漁鷹,孵出小漁鷹以後,它就精疲力竭地無疾而終了,像睡著了似地伏在窩裏。五只小漁鷹已經超過了半歲,長得都很像個樣子了。但常老黑不信任它們,就像不信任自己的兒女一樣。“它們還小哩!它們會幹什麼!只會吃!我不放心,讓它們的嘴再長硬些吧!”他只信任自己和“小夥子”。“小夥子”的確值得他信任,一天可以捉三十斤鮮魚,足夠了!所以五只小漁鷹一直被關在廊下鐵絲籠子裏,一只小漁鷹每天只能吃六顆田螺肉,整天都chu于半饑餓狀態,見人就張著又大又深的嘴。

  常老黑今兒出征特別早,左肩扛著“小夥子”,右肩扛著新包……

《漁人、漁鷹和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漁人、漁鷹和魚》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