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萬妞上一小節],鍋裏碗裏的都要,有次煮了山芋,他就來揭鍋蓋,萬妞不讓他拿,他就磨磨刀要殺萬妞,還嚷著說:“有小新四軍就有老新四軍,都給我交出來!”那時詹老爹嚇得從樓板上滾下來,護著萬妞不放。……
“這下我記起來了,我站在小凳上護著鍋蓋的,我還罵他土匪,對吧?”萬妞突然清爽地接下去說。
“對嘛,那時你的志氣就好。”老爹異常高興地誇獎萬妞。
接著又對她說,當時把熟山芋都給了姓吳的,有人把他拉走了。到晚大家商議,怕萬妞真有個三長兩短,叫老爹連夜背著她翻過這座山,把她送到大姑家裏。這一段萬妞又記不得了。老爹說:
“你那時是個困娃娃,棒子也打不醒你,爬山你還能知道?”說得萬妞格格地笑了起來。
“你說你是不是小新四軍?”老爹又提醒著問萬妞。
“是嘛!”女兒坦率而含糊地回答。
“那你可是新四軍裏的人生的?”
“爹,又來了,娘不讓你說這個,你笑我,就說我不是你生的。嗯,”女兒有些撒地說。
“真的,你的爹比我們強十倍。”老爹還有些認真。
“哪還有比你們好的?”女兒也是由衷之言。
“我們待你好,也爲的你是共産部隊上留下來的呵!你再想想,部隊上怎麼單叫你去念書?”
萬妞想通了一點,覺著這裏頭有來由,可一個從未缺少父愛和母愛的孩子,沒有想到要另外去找一雙爹,何況她又是一個傻丫頭。她只狐疑地問:
“我那爹怎麼不來瞧我?”
老爹不忍再說下去,他心裏扣著自己的題目,謹慎地說:
“這你以後就知道了。妞呀,我再問你,一個人有志氣好沒志氣好?”
“有的好。”
“念書是不是壞事?”
“不是。”
“那我帶你上蕪湖念書,你去不?”
萬妞低著頭,只聽她微弱然而堅定的聲音答道:“我去!”
擡頭看見姑的莊子,就結束了這途中的故事。
詹大盼了兩天才把父女倆盼回來。一陣鑼鼓進了群
包圍的山莊,比敞著地方格外響些。這支隊伍不小,一會兒全莊的老老小小都聚在一起了。他家的一老一小,也正歡天喜地的走在隊伍的前邊。隊伍在詹家門前場子上停了下來,說要演戲呢。仔細一看,那騎在高頭大馬上好像個參軍的,就是鄉裏年輕的指導員,從部隊上下來的,她的外甥;巧的是他的
娘,詹家的大姑
,也跟在後邊。詹大
忙擠過去拉他姑
和外甥進屋裏喝糖茶,不料他大姑
做了一個眼
愉快地回答:
“不慌,老子,俺們先辦正事。……”
正事就是鄉政府已得到通知,認了詹家的“軍屬”,給他們送了個大匾:“光榮之家”。因爲詹家登不了這麼些人,大家沒有進去,就把大匾挂在門樓上。回頭就請詹家老兩口坐在場子中央,大家給他們拜年。指導員捧過兩個帶飄帶的大紅彩球,把個最大的套在詹大身上,老爹跟她開玩笑說:
“你看你的比我的大。”
“我們兩個換嘛!”
“不,不,該你的大。”
老兩口真誠地推讓著。
不一會兒演戲就開始了。原來就是指導員母子倆演《送子參軍》。詹大弄不清他老
幾時當了演員,十年前新四軍在這兒,這裏的人都唱著過,總有一半人上過陳家祠堂的戲臺,可也沒看見過他老
有這個本領。這時老演員卻和她的兒子一本正經地對唱著,從不關風的牙縫裏漏出音來,人們倒也能聽准她咬的字眼,原是些令人感到
切而激動的熟透了的詞兒。雖說這是五年前母子倆的真戲,可你說是一幕老戲也成,十年前多少人這麼走掉的啊,現在又有多少人要這樣走進自己的隊伍。只有最後母
給兒子送鞋的一段,完全是新詞,老演員也更加生動活潑起來,她靈活地做了個出房門的姿態,從懷裏掏出一雙鞋來,就動情地唱了起來。
老們掀起圍腰裙來,揩眼淚了呢,都有一顆做娘的善良而倔強的心呵!她們沒有猜疑唱的是別一個,就像相信自己一樣認定這末一段准有過的。只有最知道底細的詹大
,知道自己的老
那時心裏也有些不痛快,又正害了眼,線都穿不過針眼,沒做什麼鞋。而詹大
自己那時正服侍大媳婦坐第一回月子,也沒顧上爲外甥做一雙鞋,可是這做鞋的事,好熟呵!她正揣摩著,外甥瞧著她哩。笑盈盈的黑眼睛。
可他把對唱的詞兒忘了,只提高嗓子唱了兩句,一陣臉紅,看著勾肩搭背的姑娘們替他著急,他就趁勢過場。
“下面換個節目,叫小姑娘們唱!”
姑娘們毫不推辭,對著年輕的指導員,一條聲地唱起十年前最流行的《送才郎》來:
送呀才郎
送到大門口
一出門就看見
張燈又結彩。……
飄著紅旗的山村,留在激昂而幸福的回憶中了。老演員卻在這當兒搶過去拉著她老子的手,嗔怪地說:
“唱得喉嚨冒火,你也不遞我一碗喝?”
“快家去,老早煮了紅棗糖茶等你!”
她們手牽著手走到門口,大姑故意端詳著門樓上的彩匾,問道:
“光榮不?”
“光榮。”詹大有點羞澀而溫柔地答道。
“還不把你的報仇鞋子拿出來,送萬妞上路。”跟她的兒子一樣的笑盈盈的黑眼睛看著大。
這下子完全明白了,唱的是她。五年前給民
的部隊欺得厲害,他們像抓到了什麼把柄,總指著萬妞要小的也要老的,把她家當個菜園門,直進直出,見什麼拿什麼,沒讓她們過半天安生日子。她追根起苗的想過,千不怪,萬不怪,只怪
民
陷害忠良,她念著萬妞的爹
還不知在哪鄉吃苦。
要共産能成功就好了,萬妞早晚總是共産
的人,那時她就替萬妞做了一雙結結實實的報仇鞋,指望她十六歲上穿出去替父母替窮人報仇。那時她真想學古時候嶽元帥他
的樣,恨不得在萬妞的背上刺四個大字。可是現在天下太平,萬妞也只有十一歲,鞋子還差著一大截呢。她領會了他大姑
的心意,忙說:
“他大姑心好狠呵,我就知道一筆寫不出兩樣詹字。”這時她才知道討來的是誰家的救兵了。要不是他大姑
急著回去照顧孫孫,到底是誰家的救兵還可再見一回分曉。
一場風波以後,老兩口似乎有些和解。可是初八是個大關,雙方都提心吊膽的,還有小萬妞身上的變化,更成爲他們注視的焦點。萬妞多了一雙帶絨球的布草鞋,像她十年前穿過的一樣;她有了八角帽,帶帽耳的;還不知從哪兒找出來一根泛紅的皮帶。…………
《萬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