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編、譯者序上一小節],探究他們心中所想,從他們的歡樂中借光明,從他們的悲傷中借影,不使自己保存任何特殊的情愫”。
①窺探的保羅(panlpry):喻指愛尋根究底的人。
然而,生活中有誰能徹底置身事外?霍桑隱居的十二年中,除閉門讀書,也時常出門旅行。他舅舅驿車行生意紅火,因此乘驿車旅行近樓臺。霍桑穿越了整個新英格蘭,還去尼亞加拉大瀑布,去新興城市底特律觀光。一路留心傾聽車中與旅店中每個人的談話,觀察形形
的人物,自己卻很少開口與人交流。1837年,他寫信給好友朗費羅說:“也許由于什麼妖術,我被生活的主流抛到一邊,再也回不去了……我把自己弄成了囚徒,關進了地牢……現在卻找不到放自己出去的鑰匙。”
在家鄉自我禁閉的漫長歲月成爲霍桑作家生涯的一段重要裏程。這十二年是他的學徒期,是他讀書、觀察、思索、創作的實驗階段。當時流行的種種主義、思對他都沒有多大影響,其他同代的美
作家奔赴歐洲或橫貫美
大陸踏勘西部,或乘捕鯨船航行海外,大開眼界大長見識之時,他卻獨自熱衷于探索家鄉曆史,探索自己內心世界的旅程。正是薩勒姆這十二年,使他的文學天才愈加深化,愈加個
鮮明。
1828年,他以自己的大學時代爲題材,寫出了小說《範·肖》,自己出資匿名出版,可惜是場失敗。1830年,他首次正式在《薩勒姆公報》上發表了一篇故事,其後便接二連三在紐約和波士頓印刷的各種雜志和贈閱品上發表短篇小說。1836年,他爲波士頓一家月刊《實用娛樂知識》當編輯,在姊幫助下,他包攬了幾乎每一期的全部內容。一場大火使這家期刊破産,霍桑失去工作,便動手撰寫了一部《彼得·巴利通史》。此書先後發行了上百萬冊,而當時卻只給他帶來區區100美元的收入。
1837年,霍桑的首部短篇小說集《重講一遍的故事》給他帶來一些名氣,但他仍無法以寫作餬口。在有勢力的同窗幫助下,霍桑謀到一份政府差事,任波士頓海關的司磅員。兩年後他辭去職務,用積蓄買到布魯克農場的成員身份,前往參加“知識與力勞動相結合,思想家與勞動者相結合”的實驗。布魯克農場位于波士頓郊區,是由一群超驗主義者創辦的烏托邦式公社。農場由超驗主義者喬治·黎普裏爲領袖,成員共同勞動,共享成果與報酬。霍桑在農場只呆了六個月就揚長而去,因爲勞動時間太長,寫作時間太少,思想上又與超驗主義有距離。
1838年初,霍桑與索菲·阿米莉亞·皮博迪訂婚,1842年結婚。新婚夫婦移居馬薩諸塞州的康考德,租下著名作家愛默生祖父的一幢房子——“古屋”。在這裏,霍桑與鄰居愛默生、梭羅、阿爾考特等人結下友情,重新開始創作自己的“心之寓言”。並于1846年推出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古屋青苔》,但此書只給他帶來微薄收入。霍桑再度尋求政界朋友幫助,得到一份政府公職,任薩勒姆海關的檢驗官,可惜只做了三年。1848年總統換屆,不同的政上臺,隨之更換了一大批政府官員,霍桑也在其中。他于是靜下心來,開始創作他最著名的小說《紅字》。
霍桑曾認爲自己是“美最無名的文人”,但《紅字》卻使他一舉成名天下知。《紅字》是美
文學發展史上的首部象征主義小說,先于麥爾維爾的《白鯨》一年。這部小說集中了霍桑的創作個
與經驗,作者立刻就被評論界稱爲“出生于本世紀的最偉大作家”。連那些因爲他竟敢觸動“不貞罪”,要“狠狠譴責”的批評家們也承認霍桑具有“天才的想象力,精雕細刻的優美文筆”。文學聲名既定,《紅字》的收入又使他擺
了貧窮,霍桑告別故鄉,舉家遷往馬薩諸塞州西部伯克縣的倫諾克斯,買下一幢名爲“路畔居”的宅子,定居下來。在那兒與正創作《白鯨》的赫爾曼·麥爾維爾比鄰,並很快成爲好友。
在倫諾克斯,霍桑的創作開始登造極,傑作源源湧出。1851年完成了《七個尖角閣的房子》,是部描寫家族衰亡史的小說。下一年又完成了《福谷傳奇》。這部小說對布魯克農場予以諷刺式的剖析。1851年還發表了短篇小說集《雪影》,收入了他的名作《伊桑·布蘭德》,與《人面巨石》。1852年還發表了童話《奇妙故事》,1853年又發表了童話《亂樹叢故事》。這兩部童話都已成爲美
兒童文學的經典。1852年,爲同窗競選總統,他還推出了《富蘭克林·皮爾斯傳》,得到皮爾斯贊賞,當選總統後,即派給霍桑一個肥缺——出任美
駐英
利物浦總領事。霍桑走馬上任,雖說這份工作與他的興趣並不相投。任職期間(1853—1857),他充分領略了英
許多地方的風土人情,將旅途印象載入《英
筆記》(該筆記霍桑死後由其妻整理發表),及散文集《我們的老家》(1863年發表)。1858年他赴法蘭西和意大利旅行,寫成《法
與意大利筆記》,小說《玉石雕像》(1860年發表)。《玉石雕像》以意大利爲背景,是霍桑創作的最後一部完整小說。
在歐洲度過七個春秋,霍桑重返祖,回到康考德的“路畔居”。四年後,與老友皮爾斯一道度假旅行。途中,于1864年5月19日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普利茅斯去世,5月23日葬入康考德的睡谷公墓。三
霍桑最初是以自己別具一格的短篇小說打入美文壇的,他的思想和藝術特
也首先表現在他的短篇小說之中。
霍桑最早創作的短篇小說是《我家鄉的七個傳說》,但因數次嘗試發表均遭失敗,一氣之下便將手稿付之一炬。自1830年始,他在各雜志與贈閱品上發表短篇小說與隨筆,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一生共寫下短篇小說一百余篇。他將其中多數故事編爲三個集子:《重講一遍的故事》(1837)、《古屋青苔》(1846)、《雪影》(1852)。未收入這些集子的作品則在他辭世之後,于1883年被人編爲《故事與隨筆》。這些集子的標題與發表年代並不說明故事的內容,有些最早創作的東西卻被收入最晚推出的集子當中。更添亂的是,較早發表的《重講一遍的故事》與《古屋青苔》在美
不斷有修訂本問世,時不時增加一些作者一生後期創作的篇什。所以,每個集子收入的故事並不能代表相同或相似的主題、創作風格與手法,創作年代與發表時間上也不存在任何特殊聯系。爲方便起見,本選集仍按霍桑四部短篇小說集發表的年代先後編排,主要選入霍桑各個創作階段的優秀代表作。
霍桑的短篇小說按題材可粗分……
《編、譯者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