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司馬遼太郎>二軍師第2小節

二軍師

第2小節
司馬遼太郎作品

  [續二軍師上一小節]軍的統帥,與主人長政相chu不來,終因一些區區小事發生了龃龉,于是他抛棄年俸一萬六千石的高祿出走,成爲一名流lang武士,以至在京城行過乞。可是,從又兵衛的爲人行事卻看不出他竟是一個曾經滄海,命蹇時乖的人。又兵衛對待下屬總是那麼溫良恭儉。

  去年,即慶長十九年秋,豐臣家接納流lang武將,于是他應募進入大阪城。

  與他同時進城的還有長宗我部盛qin和真田幸村,他們雖然也是流lang武士,但過去都是諸侯或諸侯的後裔,手下的一班舊臣,得知他們進城的消息後,前來投奔的,有成百上千。然而,又兵衛是只身一人進城的。豐臣家先撥給他二千士兵,讓他當了這隊兵的將領。又兵衛別出心裁地教練手下的兵士,很快就把他們訓練得象百年的嫡系臣子一般。

  在城裏,一眼就能認出後藤又兵衛的軍隊。據說其他部隊也自然地模仿起後藤軍的樣子,從部隊的建製直到武器的長短。因而,他在城裏是一個深孚衆望的人。

  但是,人們對又兵衛感到棘手的就是“小松山”這件事。嫡系衆臣全然鼓不起勁來,他們害怕又兵衛的長驅迎擊主義。

  在最後一次軍務會上,又兵衛盡管仍然痛切陳詞,但主持會議的治長卻截斷了他的話:“又兵衛大人,主公面前,說話當自慎。”然後,他催促真田幸村道:“左衛門佐大人,請談高見。”

  幸村是信州名將真田昌幸之子,他的實戰經曆只有兩次:一次是十六歲那年隨父在信州上田城與德川家康的派遣軍作戰;另一次是二十幾歲時在關原之戰的前鋒戰,即上田的攻守戰中,協同父qin一起擊退了德川軍。

  但是,幸村有天賦的謀士之才,而且關原之戰以後,他和父qin削發爲僧,在高野山脈的九度山上隱居了十多年。在此期間,熟讀日漢兵書,學習掌握了父qin的全部兵法。可以說,又兵衛是在沙場上熟谙韬略,而幸村卻是在書齋裏深通謀略的。

  前面提及的長澤九郎兵衛在回憶錄中記載:“真田左衛門佐,年約四十四五、額有一疤,長及二三寸,ti甚矮小。”可以想見,他是個身短ti瘦,目光深沈的人。

  據說在冬季會戰前幸村進城時,連城裏的平民百姓都煮了赤豆飯,連呼“請真田大人相助。”幸村的父qin昌幸是一代名將,他多謀善斷,早在武家和庶民中名傳遐迩。他兒子幸村的智謀就更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秀賴也著實高興得很,派家臣長老治長前往平野口相迎,又派內侍官甲斐守速見爲正使,去幸村的住所拜訪,當場賜給他金元二百枚,銀毫三萬文。

  入城後不久,幸村就同又兵衛二人不和。

  那是在冬季會戰前,內外城濠還都未填平,城廓和豐臣秀吉建城時一樣雄偉堅固。幸村在城內一邊巡視一邊感歎不已:“不愧是豐臣秀吉的領地啊。”可是他發現城防有一個嚴重的弱點。

  城南玉造口一chu城牆顯得十分單薄,秀吉生前大概未曾發現。可是,從大阪的地勢、道路的情況看,幸村認爲,敵軍攻城的主力必然集中于城南,應在那兒再構築一道工事。

  也就是說,在城外再修築一座外城。也巧,幹涸的城濠外有座小山丘,幸村剛進城不久,便已成竹在song,這就是後來著名的“真田丸”。

  其實,英雄所見略同。又兵衛早幾天就發現了這個缺點,實地勘察了那座丘陵,決定在那兒修築城外工事,並畫出圖樣,在城裏准備好木材,配備了民工。

  幸村自管自地在城裏安排了民工備好料。一天,他來到現場,意外地看到一堆不知哪裏來的木材。

  “查明是誰下令如此安排的?”

  他派自己的qin信家人海野去城裏打聽,這才得知征用勞力修建工事的是後藤又兵衛。

  “後藤?”

  當時,幸村並不那麼看重又兵衛的才能,雖然他野戰經驗不多,可要論堅守城邑,倒很自負,因爲他隨同父qin在信州上田城打的那一仗,是古今少有的一次戰例。又兵衛要幹什麼?他心中很是不悅。

  “給我搬走!”他命令說。

  又兵衛的臨時工棚被拆除,木材也搬到遠chu去了。

  後來,又兵衛到現場一看,不由得一愣,他問這是誰幹的,民工說:“是真田大人。”

  “這個黃口小兒!”

  又兵衛只說了這麼一句話,可是城裏人卻添油加醋,說什麼後藤大人和真田大人鬧翻了,甚至還有人傳說又兵衛揚言,真田這小子如有那種歹念,馬上闖到他的行營,不惜與之一戰,見個高低。

  城內十幾萬人中,女人有一萬。士兵大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其中混有不少德川派來的jian細。要散步流言蜚語,這個城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大野治長吃了一驚。這位大藏卿局的女官之子,不知該如何chu置才好。

  這時,“真田大人要謀反”的流言又不胫而走。幸村的胞兄真田信幸是信州上田城的領主,領地年産十一萬五千石糧。現是德川手下的一個諸侯,正在西伐軍的軍中。謠傳說幸村爲了與其暗通,才故意想把新工事築在城外。

  這種謠傳,終于使治長下決心解決這件事。他私下把後藤又兵衛叫來。又兵衛還以爲治長是要聽取軍事上的意見,于是前往二丸,到治長府上去了。

  “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治長煞有介事地提起城裏的謠傳。他四十多歲年紀,才能平庸,但一碰到這種人事瓜葛,倒確象個女官之子,異常熱心。

  “你意下如何?”治長歪著頭說,左眼帶點斜視。

  又兵衛感到無聊之至,他說:“自古以來,城堡非外敵所克,而爲內患所破的不乏其例。真田大人系出名門世家子弟,非見利忘義之徒。年逾四十,人品愈益高雅,乃心地豪爽之故。城內謠傳,早有所聞。但真田大人的主張,在下深表贊同。也許真田大人因有此謠傳,故不固守于城內,而置身城外築壘設防,擬舍身沖入敵陣厮殺。爲此,鄙人已決定將該地讓予真田大人,不再與其爭奪職守。既然後藤欣然相讓,則謠言不攻自破矣。”

  由真田來築城的事,誰也不再懷疑了。

  幸村聽說這件事是又兵衛的謙讓,卻沒有來表示一點什麼。

  又兵衛的幕僚們說:“來面謝致意一番,方是人之常情嘛!”

  又兵衛笑道:“我是播州一鄉村武士之子,幼年喪父之後,lang迹江湖,故深谙人情世故,極易感受他人情義。然而世家子弟則迥然而異,他們生來便以爲‘萬物皆備于我’。真田大人長在富貴之中,焉能將此事放于心上!”

  真田丸在十一月中,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竣工了。又兵衛和諸將應邀前往參觀。

  城堡五十四丈見方,占地一萬坪。城堡外設有寨柵,圍繞寨柵有道無shui深濠,濠內又打入二層木樁,寨柵每隔五、六尺……

《二軍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二軍師》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