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山雨慾來風滿樓第2小節

山雨慾來風滿樓

第2小節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山雨慾來風滿樓上一小節]題常常是先入爲主,有它的一套固定不變的論點和模式,而且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他不等張學良把話說完,就很武斷地說:“關于抗日問題,你們不要聽信謠言,這事政府自然會管的。至于士氣問題,我來解決,我要向王曲軍官訓練團講話,我會說服他們的,唵。”

  10月27日上午,蔣介石在張、楊二將軍陪同下乘汽車來到西安郊區的王曲軍官訓練團,准備向訓練團軍官講話。

  這天,到會的軍官人數比較多,除軍官訓練團全ti人員外,還有西北“剿總”和十七路軍總部以及駐西安各部隊團長以上的軍官。據說,委員長有令:任何團以上軍官均不得缺席。

  因爲人多,沒有那麼大的禮堂可以容納,會場就臨時設在訓練團駐地廟內戲臺前的大院子裏。上午十時以前,參加會議的軍官都准時進入會場,專候“委座”光臨了。

  大約十點鍾左右,在嚴密警戒的王曲軍官訓練團駐地門外傳來一陣汽車的馬達聲,蔣介石的車隊到達軍訓團門口了。

  這時,早有一批軍官上前迎接。蔣介石下了汽車,即由張、楊二將軍陪同,緩步進入會場。頓時,軍樂高奏,全ti立正;也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掌聲。蔣介石揚了揚手,算是答禮,可面孔卻一直是板著的,不說也不笑,更顯得盛氣淩人,不可一世。然而,由于平時對蔣氏的尊容難得一見,所以不管他是怎樣的傲氣十足,人們還是象看什麼稀奇似的,都注意觀看。只見他身穿軍服,腰懸嶄新的金燦燦的有半截身子那麼長的指揮刀,腳登烏黑發亮的長統皮靴,戴著雪白的手套。但他人並不富態,似乎缺乏一般大人物挺song腆肚的那種派頭,而是瘦長臉,細高個,走起路來腰板挺得直直的,倒還精神,只是未免過于嚴肅了,一直繃著臉,面無表情,冷若冰霜。總之,從出場到離開,沒見他有個好臉se,沒露一絲笑容。

  那天,主要是他講話。他獨自站在主席臺上,張、楊二將軍都站在臺下隊列前面,其余軍官站在他們後面。他講話不轉彎抹角,而是直截了當,並注意聲調的抑揚頓挫,還是很有些煽動xing的。他這次講話實際是向中、高級軍官發出的繼續大舉“剿共”的動員令,也是對反對內戰、主張抗日的中、高級軍官所作的露骨的威脅。爲了論證他的諸如“攘外必先安內’之類的論調,他大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也談禮義廉恥、三綱五常,俨然以孔夫子和曾文正公的得意門徒自居。他還引經據典,大談所謂日寇是外敵,共産dang是內患等,叫人好不掃興。總之,那天他喋喋不休地講了很多,很多,可惜收效不佳,因爲他說的是鄉音很重的甯波官話,有些是聽懂了,也有些就難免有不知所雲之感,但他最後疾言厲se地所說的一段話,因爲講得稍微慢一點,大家還是聽清了,他分明說的是:“我們革命軍人先要明禮義,知廉恥。在家要盡孝,要孝順父母;爲guo要盡忠,要服從長官。這是我們革命軍人的本分。同時,我們革命軍人還要分清敵人的遠近,事情的緩急。我們最近的敵人是共産dang,爲害也最急;日本離我們很遠,爲害尚緩。如果遠近不分,緩急不辨,不積極剿共而輕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後倒置,便不是革命。那樣在家是不孝,爲guo是不忠;不忠不孝,便不能算一個革命軍人。guo家有法律、紀律在,對這樣不忠不孝的軍人,是要予以製裁的,是決不寬恕的,這一點,唵,唵,我希望諸位要特別加以注意,萬勿聽信共dang宣傳!”

  原先,人們還以爲,堂堂委員長、又是全guo海陸空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在這種隆重的集會上,定會發表些號召抗日、團結救guo的言論,也只有這樣,才象個guo家元首的樣子。沒想到這方面的言論他一句不講,念的還是那套使人早已聽厭了的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老調陳經,這不能不使聽衆大失所望。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爲在場的大多數中、高級軍官,都是愛guo的,尤其一部分東北籍軍官,對亡省亡家更有切膚之痛,加之,他們大多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dang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對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道理是愛聽的;而對于蔣氏的反共演說,對于他那套虛僞的所謂“四維八德”之類的說教,都覺得不是滋味,甚至很反感。在蔣的訓話還正在進行時,已有不少人顯得很不耐煩了,但出于禮貌,出于對張、楊二將軍的尊重,人們忍了,沒有交頭接耳,沒有在下面議論,沒有人遞條子,也沒有把他轟下臺,而是耐著xing子聽,總還算給了他點面子……

  可是,在蔣訓話完畢,離開了軍訓團駐地後,人們就再也忍耐不住了,大家議論紛紛,都很氣憤。張學良怕事情鬧大,當晚“即召集在王曲受訓的主要領導人和隊長講話,加以安慰,張說:‘大家要明白,蔣的講話,主要是對我說的,不是對你們,希望你們要安下心來,要知道我們今天是孤臣孽子,誰叫我們不爭氣把家鄉丟了呢?我們應當有最大的忍耐和克製。’經過張的安撫,大家的情緒才安定下來。”③但當時在軍訓團工作的黃顯聲等,仍然認爲蔣的這個講話很不好,應當找人“來駁斥蔣的這篇謬論……說明抗日是正確的。我(孫銘九——筆者)和黃顯聲商議後,派敢說話的苗劍秋秘書到軍官團來講一次話。”④

  在蔣講話後不久軍訓團的另一次集會上,苗劍秋激昂慷慨地說:“團結抗日,是救guo之策,是完全正確的;‘剿共’內戰,是亡guo政策,是絕對的荒謬。昨天竟有人說,日寇是外敵,共産dang是內患;這也就是說,日本是我們遠chu的敵人,共産dang是我們近chu的敵人。要我們不去打日本,而去打共産dang。我們東北被日寇占領了,東北人都成了亡省亡家的人,受到的苦chu太多了,現在居然還有人在這裏說這種話,我們東北人稍有血氣,就應該讓他走著進來,躺著出去!”

  這個講話,被特務獲悉,很快就報告到晏道剛那裏。晏要求張學良把講演人交出來,張爲緩和他與蔣的矛盾,一方面表示同意,虛與周旋,一方面又以畏罪潛逃之名將講演者送到北平,這件事無法追究,也就不了了之。不過後來黃顯聲還是爲此付出了沈重的代價。他因此被蔣痛恨,以致十多年後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慘遭殺害,也都與此事有關。

  但這些情況也說明: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日益高漲,蔣介石要扭轉西北局勢,讓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再去打內戰,進攻陝北革命根據地,是比較困難了。但蔣介石是個主觀唯心主義者,他是不大可能認真吸取經驗教訓的,所以他在離開西安、返回他以避壽爲名暫時居住的洛陽古都後,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調兵遣將,擴建機楊,積極爲一場新的剿共戰爭作准備。

  與此……

《山雨慾來風滿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山雨慾來風滿樓》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