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三度入選的最佳管理者——dell公司總裁邁克爾·德爾第2小節

三度入選的最佳管理者——dell公司總裁邁克爾·德爾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三度入選的最佳管理者——dell公司總裁邁克爾·德爾上一小節]新興的服務器業務到公司的網址運作。dell公司的網址運作的日盈利都在200萬美元以上,而這只占公司日盈利的5%。蓋茨在internet上下的賭注比誰都大,dell的網址豈能不讓他垂涎三尺,于是蓋茨決定尋找與德爾共同合作的基礎,除了兩人都是億萬富翁外(32歲時的德爾要比32歲時的蓋茨還要富有),他們都對技術的走向,及自己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se抱有獨到的見解。蓋茨說:“我們都確定我們的選擇,邁克爾和我一樣對電腦情有獨鍾。”德爾也說:“我們從事的工作是爲降低傳播技術的成本。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加強與供應商和用戶的聯系。”

  德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傑出成就,與那些神奇的軟件和芯片並無太大聯系,而是在于德爾敢于逆流而上、取人之異、獨得其利。實行電腦直銷並不是什麼創舉,如同山姆·沃爾頓把沃爾馬超市開到鄉村一樣並不是什麼超凡創意,沃爾頓之所以成其爲天才(當然也成了億萬富翁)在于他知道如何有條不紊地建立市場基礎,chuchu從小事做起,而德爾的過人之chu正在于他知道沃爾頓的原則同樣也能在電腦業所向披靡。dell公司的副總裁康爾特·托福爾說:“在我看來,邁克爾的天賦並沒有得到應得的肯定,對市場的每一絲動向都有敏銳的洞悉,是他創造了dell公司經營模式的要素。”

  盡管dell電腦的質量在pc業界已久負盛名,但德爾仍在舍金求玉地力圖降低生産的不合格比率。他發現提高質量的關鍵在于減少硬盤驅動器(電腦最敏感的部件)的生産步驟,以往生産硬盤驅動器要分爲30多個步驟(也就是說要被工人接觸30多次),這樣就增大了不合格品的幾率。經過改進生産線後,接觸次數被控製到了15次以內。結果,硬盤驅動器的廢品率降低了40%,而整機的不合格率也下降了20%。

  德爾也許不是個“成就大業的英雄”,但他對細微環節的一絲不苟總能讓他取得不俗的業績。看來邁克爾·德爾成爲億萬富翁並非偶然。

  

◇眼光放在50年後

  多數億萬富翁不會爲了吃一頓飯步行半個舊金山,但邁克爾·德爾卻樂此不疲,他喜歡穿著一件灰se的襯yi和黑se西褲在街上散步。這種“奢侈”的平民生活是比爾·蓋茨無法享有的,而德爾終將有一天也會失去。

  一次德爾在舊金山洽談業務,傍晚他又上街散步。碰巧遇到了舊金山市民爲限製汽車行駛區域而舉行遊行示威。示威者與警察發生了暴力沖突,午夜前已有250多名示威者被捕。德爾向喧囂的人群走去,眼前不斷出現刺滿紋身的示威者在搗毀汽車或在同警察混戰,但德爾似乎全然不在意。他站在一座新近落成的工廠前向身邊的人們解釋稅收和基礎建設的重要xing。之後,他來到了市政廳附近的一座叫star的高級飯店。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他悄悄走到桌旁坐下。他要了一杯白葡萄酒,但在用餐時,他卻滴酒未沾,後來他承認他很少飲酒。也許你會想到那一夜是個例外,因爲那天dell公司的gu票下跌了3美元,德爾自己的淨資産也損失了近1.5億美元。後來他對新聞界毫不隱諱地說:“每個人都圍著我追問我會怎麼辦,我只得告訴他們我也無能爲力。”在他無法控製局面時,德爾一向都很有自知之明。

  德爾在用餐時顯得風度翩翩,但如同其他商人一樣,他也有殘忍的一面。他會目不轉睛地瞪著你,告訴你他的競爭對手們終將會難逃厄運:“ibm缺乏進攻的銳氣;apple被dell奪去了大片市場,packard bell只會生産拙劣的機器,看看他們的複購指數就明白了,gateway只對首次用戶感興趣,到2040年還會有多少首次用戶?”德爾對康柏的嘲諷顯得尤爲尖刻。康柏公司在距dell奧斯丁總部僅160英裏的休斯頓。康柏的銷售量和上市gu金均爲dell公司的兩倍,這兩頭業界雄獅勢必在德克薩斯州展開一場殊死搏鬥。德爾的一些下屬似乎天生對康柏就懷有一種畏懼心理(他們常說:“我們頂多能幹得同康柏一樣好”),不過當康柏最近宣告了一項直銷計劃後,德爾的反應卻異常平靜:“我們都是最好的球員,不過dell打棒球,康柏打籃球,現在看來康柏也想到棒球場上出出風頭。”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籃球飛人邁克爾·喬丹曾嘗試轉行到一家叫伯明翰·巴倫斯的二流職業棒球隊打棒球,但他只取得了很一般的成績就悻悻而歸。想來康柏在直銷市場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德爾在休斯頓中上階層的居住區長大,以前他們住在曼哈頓的布郎克斯。父qin是一名牙醫,母qin是經紀人,父母希望小邁克爾以後能成爲一名醫生。上中學三年級時,德爾開始迷上了電腦,他喜歡把他那臺apple ⅱ拆散,又重新裝上。與此同時,一種經商的本能也在他內心蠢蠢慾動,“我一直相信有一天會有自己的公司。”爲了不讓父母失望,德爾在1983年進入得克薩斯大學作了一名醫學預科生,但那時他真正感興趣的是同電腦打交道。進校的第一學期他就從當地的電腦零售商那裏購回大量積壓的過時ibm pc。他在自己寢室裏對這些電腦進行改裝升級後又賣出去。他的“市場”並不限于學校,從地方律師事務所到衆多小公司,他挨家挨戶地去推銷自己的産品。一天他的室友把他留在寢室的存貨都堆到了門邊,德爾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說:“我猜,他大概是無法忍受了,于是我換了個地方住”。大學一年級結束時,德爾對父母說他想退學,他的父母執意不准。于是他同意如果那個夏天的銷售不令人滿意的話,他就回大學讀書。但那個夏天他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僅第一個月他就賣出了價值18萬美元的pc機,從此德爾再也沒有回到校園。不久他感到靠購買部件組裝pc機比改裝舊貨賺錢多。這樣他還可以以15%的優惠價把印有自己名字的成品機銷售給用戶。他的dell臺式pc從一開始就十分搶手,很快他就爲自己以後的發展積累了一筆雄厚的資金(德爾今天所以富甲一方,原因之一就是他從不願與投資合夥人分享財富)。後來,他把自己的所得作爲抵押到銀行貸款,不久德爾的名字受到了華爾街的關注。1987年10月,dell公司在gu市暴跌的情況下,審時度勢,大量購進了gold man sachs的gu份,次年首次報盤就獲利3000萬美元,德爾一人分得了1800萬美元的紅利。多數業界投機商都習慣在一chu大撈一筆後就轉而投資其他走勢看好的行業。對年僅23歲的德爾來說,一……

《三度入選的最佳管理者——dell公司總裁邁克爾·德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三度入選的最佳管理者——dell公司總裁邁克爾·德爾》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