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張恨水>春明外史>第53回第2小節

《春明外史》第53回

第2小節
張恨水作品

  [續春明外史第53回上一小節]了。”楊杏園聽說,望著李冬青。李冬青回頭一看網籃,低頭拾落網繩去了。楊杏園道:“自從搬到這裏來,沒有事便和伯母來談談。來得慣了,過這門口,就想進來。今天伯母走了,明天走這門口過,才是有些感觸呢。”李冬青這時索xing不理網籃,低頭到屋裏去了。李老太太道:“外面坐著談談罷,將來不知道哪一年才相會哩。”李冬青先沒說話,半晌,才隔著屋子說道:“我有零碎小東西,得找一找呢。”好半天,李冬青才出來。對著天上望望道:“不早了,我們先上車罷。”楊杏園道:“早些上車好,免得找不到座位。”于是回去,叫了一個聽差來,將東西先解運上車站,一面打了一個電話,叫一輛大號汽車來。不到十分鍾的工夫,汽車的喇叭,已在門外響了。王ma舉著一點袖口,擦著眼睛,說道:“太太,汽車來了。”李老太太母子,和著楊杏園一路走出大門。王ma要看守房子,只送到大門口,手扶著門框,眼圈兒紅紅的,好象要流出眼淚的樣子。說道:“太太大小jie,路上保重點兒。”李冬青也是眼圈透著紅暈,先上車了。李老太太和王ma說了幾句互相慰勉的話,也帶著小麟兒上了車。

  他們三人坐了一排,楊杏園坐著倒座兒,卻見李冬青抽出手絹來擦眼睛。李老太太道:“王ma跟我多年,象一家人一樣,一說分手,我也怪舍不得的。”李冬青聽了這話,越發難受。李老太太又對楊杏園道:“冬青也和我一樣,最心慈不過,看見人家哭,是免不了流淚的。”李冬青對她母qin一笑,說道:“誰和你老人家一樣呢?”李老太太沒有回答什麼,大家靜坐了一會,汽車跑得快,一會兒就到了西車站。四人下得車來,走進車站,只見迎面花枝招展,一大群女賓笑著迎上前來,楊杏園看時,裏面都是李冬青的女朋友。史科蓮何太太也都在內。她們看見李冬青,早是繞了一個大圈圈,將她圍在中間。有幾個qin熱些的,索xing走上前和她牽著手,絮絮的談起別況來。那些人看見楊杏園代李冬青提著一個皮包,大家都不免看他一眼。其中何太太和史小jie還與他微笑著,點了一個頭。楊杏園見人家都望著他,大窘之下,執著小麟兒的手道:“我們買月臺票去。”說著,自離開了這一班女賓。他心裏想道:“許多男子喜歡看女子,女子總是害臊而走。而今許多女子看起我來,我是一個男子,一樣的害臊而走。由此說來,一個人被許多異xing的人所注意,大概總要起一種奇異的觀念的,這在心理學上,倒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自己一面想,一面低頭走著。擡頭一看,已走過了賣票chu。一轉身,看見一大群女賓,又說笑著走了過來。心又想,不要讓她們看見我這種傻樣,因自站在一邊,看那牆上的布告,讓女賓都和李冬青進了鐵柵欄門,才去買月臺票。

  楊杏園將月臺票買好時,那一班女賓們已不見了。他生怕李冬青找不到好座位,又不願以一個男子夾雜到女賓裏去,心裏十分爲難。只得牽著小麟兒的手,在月臺上走著,只向火車的窗子裏探望,看她們在哪裏。恰好李冬青的臉,在窗戶邊一閃,楊杏園將提包在窗眼裏送進去,又扶著小麟兒上車。因爲離這窗子不遠的地方,有一張露椅,便在那裏坐了。伸出手腕來,一看手上的手表,還只有九點鍾。這裏的車是十一點多鍾開,差不多還差三個鍾頭呢。自己覺得久坐在這裏,也很無意思,順步走到西車站食堂,要了一份早茶。原先在月臺上買了兩份日報,這時一面喝茶吃點心,一面看報。心想這一份早茶吃完,也就可以消磨一個鍾頭了。打開報來,正看了幾行,只聽有人說道:“怎麼不上車去?”楊杏園擡頭看時,卻見李冬青站在桌子邊,一只手拿著手絹擦臉。楊杏園道:“那裏女賓大多,我在那裏,什麼意思。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裏?”李冬青道:“我也不知道你在這裏,我是打算來喝一杯咖啡的,和你不期而遇哩。”楊杏園把左手邊的椅子一移,也沒有說什麼,李冬青便坐下了。楊杏園道:“也來一份早茶,好嗎?”李冬青道:“不,我只喝一杯咖啡得了。車上有一大班送行的人在那裏,我倒離開人家,在這裏快活嗎?”楊杏園果然叫茶房來一杯咖啡,李冬青只呷了兩口,起身便要走。楊杏園道:“這算什麼?巴巴的來喝咖啡,沒有喝又要走。”李冬青笑道:“只是丟了一班送行的人在那裏,心中老覺不安。”楊杏園道:“喝了這一杯咖啡去,也不見得她們就全走了。”李冬青只得又坐下,將一個茶匙,不住的在杯子裏攪,好讓它涼些。楊杏園笑道:“我們所談的時候不多了,應該找一點話說才好。”李冬青呷了一口咖啡,笑道:“你不是說了嗎?臨別言語轉無多。不如以後通信多說些罷。”楊杏園道:“也只好如此。”李冬青道:“我要去了,你不必再送罷。”楊杏園聽到她說:“我要去了”四個字,不覺爲之黯然。說道:“你且去,我一會兒再來車上看看。”李冬青道:“有一句極俗的言語,‘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你還不知道嗎?”楊杏園道:“送得老伯母到車站來,我還沒有說一句話,怎能不辭而去?”李冬青道:“既然這樣,我先去了。”說完,她放下咖啡杯子,就走出食堂去了。楊杏園又坐了一會,看看手表,已是十點多,心想女賓不全去,總也不多了,會了賬,走出食堂來。

  帳到月臺上,頂頭就碰見何太太,何太太笑道:“我說呢,楊先生怎樣倒先走了?”楊杏園心裏想要駁她怎樣兩個字,又駁不出來,卻說道:“嫂嫂爲什麼就走?”何太太道:“家裏有事,趕緊要回去料理。現在你可以到車上去,沒有女客了。”說著道了一聲“再見”,自去了。楊杏園心想,這人太心直口快些,越發不像以前了。心裏雖是這樣想,可是毫不考慮,一直就上車來。李氏母女,她們坐在一節茶房車上,三個人占了兩把椅子。女賓走了九停九,只有史科蓮在這裏。楊杏園上車來,史科蓮李冬青一同讓坐。楊杏園見這地方,是這節火車盡頭的一端,不至兩面受擠,說道:“這地方很好,何以揀得的?”史科蓮道:“在密斯李未來之先,我們就和茶房接洽好了。”楊杏園道:“如此說來,倒要謝謝諸位了。”史科蓮想道:“這是人家的事,怎樣要你來謝謝,這也奇怪了。”但是楊杏園和李冬青,都未留意此層。李老太太道:“正是這樣。在北京住著,冬青許多朋友,就像姊mei一樣。這一走起來,連我都舍不得。”史科蓮道:“你老人家府上搬走了,最是我心裏難受。除了密斯李待我許多好意不說,我有什麼爲難的事,都可以來請教,現在找不到這樣第二個人了。”李冬青對楊杏園將眼皮一撩,又對史科蓮一笑道:“我有什……

春明外史第53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53回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