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黃仁宇>中國大曆史>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第2小節

《中國大曆史》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2小節
黃仁宇作品

  [續中國大曆史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上一小節]法庭”所判18000件刑案是當中發展之一部。英guo對叛徒的援助引起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世稱“無敵艦隊”(無從覺得她的安全已有相當保障。還要待到三十年戰爭結束,各guo在威士特法裏亞(westphalia)簽訂和約,荷蘭民guo之成立才獲普遍承認,事在1648年,去首先之軍事沖突已81年。

  各種演變互爲因果一再觸發,不免産生不少當初無從料及的後果。低地guo家南部爲首先發難抵抗西班牙的地方,事後卻仍在哈布斯堡統治之下。獨立者爲北部。喀爾文教派初由弗蘭德斯(flanders)傳入,日後成了荷蘭人的宗教;而今日之比利時和盧森堡繼續信夭主教。另外一段意外的發展則是聯合省(荷蘭民guo最初的稱呼)得到大量資本和技工的注入,以後她的紡織業有飛速的發展,奪走南方的優勢。

  哈布斯堡的鉗製既已推翻,羅馬教廷的壟斷也已解除。喀爾文派的改革教會(reformed church)並沒有立即帶來宗教上的和平。在解釋“命定論”(predestination)的時候,又構成所謂“抗議派”及“反抗議派”的沖突,可是兩派都無力號召充足的社會力量發動內戰。另外一段發展是,在抵抗西班牙的戰爭中,各地貴族站在人民這邊,戰後他們的産業大部喪失,雖然保有貴族頭銜,實際上已成了市民階級的雇員。在這情形之下,新guo家除了一意在資本主義的道路上走之外,沒有其他的邏輯足爲建guo的憑借了。所以這guo家出生于北海之濱,從此專心注意貿易和海上的權威,認爲這是立guo的宗旨。它的民法經過一段提倡,特別注重私人財産權,與shui上及guo際間的施用。萊頓(leyden)及尤特裏特(utrecht)兩chu大學也供給了智囊,解決了當中思想上和技術上的問題。在今後一個多世紀內,阿姆斯特丹成爲西方最前進的海運中心、海上保險業中心、商品的交易所和貨幣市場。亞當·斯密曾在《原富》以整節篇幅介紹阿姆斯特丹銀行的業務。這銀行是當日推進資本主義最有效的工具。

  只是這民guo的內地鄉村中各部分仍是出産nai油和ru酪的地區。各地根據過去之特許狀組成,內中的習慣法互不相同,于是只能以聯邦製維持。有了這兩級政府的伸縮xing,很多不合時宜的法律無須明文廢止,以後就在用進廢退的條件裏被淘汰。同時新的管製方式也可因試驗而生。所謂“聯合省”不僅是由有獨立主權的7個省組成,而且每—省內有些市鎮尚保存若幹獨立xing格。又如荷蘭印度公司是由好幾家公司合並而成,以後每一公司之後身自成一“廳”,保持著各別的董事會、船只和航行的日期。荷蘭的海軍由5個不同的海上公署聯合構成。阿姆斯特丹有它自身的郵政局,一直向外guo收發郵件至1752年。當日荷蘭省不過是荷蘭民guo七省之一,但它有全guo2/3的人口,也曾承辦聯邦3/4的經費,甚至堅持它有獨立的外交權,不受聯邦拘束。

  雖說如此紛纭,看來用貨幣管製的方式終能生效。資本主義最大的用場乃是“任之自然”的chu置,遂能利用地理上不平衡的地方獲得利潤。顯然在初期現代社會尤較今日有效。荷蘭民guo內部的緊張確實存在,但始終沒有發展到破裂的程度。從商業上的財富能反饋農業的情形看來,當日之作法應算成功。各種海堤、人造草場、風力抽shui機、牲口選擇xing的繁殖和排shui的運河不久也使這個新guo家整個改觀。

guo之例

  在17世紀,荷蘭民guo既爲英guo的對頭,也是後者的好榜樣。這兩個guo家交戰不止一次。可是英guo人也迎接一位荷蘭王子爲他們的guo王。如果這令人感到驚異,尚有世紀中期的內戰,一共兩次。弑君之後,朝代爲之中斷。此時的英guo也曾試驗爲民guo,也接受了獨裁製,回頭又有王室複辟,複辟不已,再來一次革命。即至今日也難有兩個曆史家對以上情事的看法全部相同。也就是說,通常的解釋很難說明爲什麼一個guo家要在一種周期上巡行兩圈才領悟了她本身的xing格。

  從宏觀曆史的角度來講,此中情節並無神秘之chu。17世紀初期,英guo不能在數目字上管理,至世紀末期情形已有極大好轉。當中的幾十個年代裏,這guo家不定的情勢引起很多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案,一般都有各走極端的趨向,例如專製皇權和議會至上說、大主教勞德(laud)的注重教會紀律和各教會的自創門戶、從軍事管製到共産主義。當時提倡這些辦法的人沒有省悟到,他們自己的立腳點已延伸到曆史經驗之外。從來沒有像英guo這樣大小的guo家也有適當的農業基礎可以樹立一種貨幣管製方式,從此她可以首尾相應如一座城大都邦之緊湊。

  要從這guo家內部與時代不合的情形看來,才可見得問題之大。英guo的封建製度早已崩潰,即莊園製度作爲一種製度也早不存在。中古以來土地占有的殘迹既無從調整,也仍然沒有掃除。最初封建ti製之下土地不得買賣,實際上則買賣層見疊出已好幾個世紀。當初賣主無妨“封”新業主爲他的“陪臣”,成交之後有“每年夏天采辦一朵薔被花”的義務。隸農在黑死病使人口減少時即已解放,事在14世紀。幾百年來他們持有耕種土地,傳之子孫.稱“抄本産業人”。習慣法保障他們不被逼著交莊,而他們也仍對業主盡不同的義務,在各種情形之下千差萬別。已改作現金付交之租費則因世紀的通貨膨脹,貶值到近于零點。詹姆士一世在位時,王室賣出了一部分地産,時人以價格低廉,有如贈予。可是現在看來,其價格已是當日100年的租金。在這段期間,租賃費的增加如果事屬可能,只能改稱爲“罰金”。有心計而帶侵略xing的地主能在約十余年內將其地産租金增加至4倍;無法增加的則全部凍結。有些地主令抄本産業人及租賃人接價之後退田;也有地主始終找不到手下的佃農。

  這樣雜亂無章的局面使若幹投機者旦夕成爲巨富,也使很多人江河日下。所有佃農雖有對土地之使用權,但法律上的地位不明,惶惶不可終日。這顯然不是保持社會安定的辦法,更談不上動員全guo的資源去對付一個極端帶竟爭xing的新世界。

  如果英guo此時集中于食品之生産,專門對付guo內及內地的需要,問題就簡單得多了。那樣則商業可以歸納于沿海都市之中,不和內地關聯。可是英guo的出口大都在羊背上,羊毛及毛織品占輸出物品75%至90%之間。牧羊業使英guo農業與商業關系至深,對海外市場價格的變遷極度敏感……

中國大曆史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