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陳世旭>將軍鎮>第9章 余自悅

《將軍鎮》第9章 余自悅

陳世旭作品

  

  鎮上另一個有些來曆的人,是余自悅。

  余自悅祖上好幾代,就在九江城站穩了腳跟。他們在最繁華的西門口立著個門面,叫“浔陽樓”。襲用的那座早已不存的宋朝名樓的牌號,足見其自責。

  余自悅祖籍江西奉新。舊時稱“廣濟挑子(剃頭擔);揚州堂子(娼妓);奉新廚子”。奉新人在這贛北門戶、shui陸通行是很爲老實巴交的江西老表爭臉面的。當時,上下shui凡經過九江的人,很少會有人不知道浔陽樓。就是沒有進去過,那年深月久生出銅綠的牌匾,也是不會讓人忽視的。

  但這浔陽樓卻給余家帶來了恥辱。

  余家的恥辱日在民guo二十五年(他們特別記住了這個年號,而不是照新的說法叫一九三六年)。那天,從廬山的軍官訓練團了來了幾位軍官。浔陽樓見的頭面人物甚多,來幾個有身份的人並不爲奇。但廬山軍官訓練團是蔣委員長qin自當團長,陳誠當的副團長。來的這幾位氣度也很不凡,這對浔陽樓實在是一次有曆史意義的記錄。(浔陽樓再顯赫,畢竟茅房頭上的繡球。小地方的門頭再高,也高不過大地方的門檻去。)茶房(跑堂的)因此格外殷勤周到:請座,斟茶,上熱洋帕子,呈菜譜,點shui不漏。那時候講究“一堂二菜”,生意的好壞,先不先取決堂上的功夫。不似如今的許多guo營店面,服務人員的臉一張張幾近盾牌,仿佛自己是施主,顧客是乞食的。

  軍官之一先點了“三鮮”。

  “就一樣?”

  “上了再說。”

  很快就上菜了。氣騰騰冒著,油吱吱響著。

  “就這個?”

  軍官們很莊重地坐著。

  “各位長官只管吩咐。”

  茶房躬躬腰。

  “就這個?”

  軍官的話很金貴。

  茶房是個極靈泛的人,眼珠子轉得飛快。卻仍是不解其意。

  立刻就過來了堂頭(堂上負責人),一看桌面,立刻就說:

  “就來,就來。”

  很快又次第上了兩道“三鮮”:燒三鮮和燴三鮮。由堂頭qin自端上來。

  原來“三鮮”有燒、燴、炒之別。上一道炒三鮮,自然不等于就是“三鮮”,白馬非馬麼。

  “就這個?”

  軍官們的臉上仍是沒有表情。

  “請吩咐吧。”

  堂頭臉上堆滿餡笑。

  “這就是你們浔陽樓的三鮮?能否指點一二呢?”

  “不敢。這是炒三鮮,用的是生ji、腰花、魚片;這是燒三鮮,用的是熟ji、火tui、海參;這是燴三鮮,用的是ji丸……”

  “行了。”軍官眼睛直盯著堂頭,“你們怕是有一點店大欺客吧。”

  軍官生得白白淨淨,清清秀秀,很儒雅,不像個軍人,倒像書生。說話的聲音不大,但很有分量。

  堂頭經的事多,心裏很緊張,臉上仍從容:“不會的,不會的。浔陽樓從來童叟無欺。況且是長官們。”

  “那你自己看看,這是什麼魚片?海參又在哪裏?”

  正理論著,余自悅老子慌慌張張地從裏間跑來,連連拱手:

  “對不起,對不起,各位請海涵。真是太不巧了,恰好店裏缺貨,鱿魚、海參不湊手。海參就用魚肚代了,魚片本該用鱿魚的……”

  “那事先爲何不說明?”

  “怪我,怪我。我沒有向堂上交待。”

  “貴姓?”

  “免貴,姓余。”

  “你就是余老板?”

  “是的。”

  “幸會。”

  “莫客氣。”

  余自悅老子小心地應酬著,讓幾位軍官換了一張桌子。

  “今天我們幾個是給這位做壽。我們是慕名來的。”

  “謝謝各位賞光,蒙各位擡舉,我下廚,獻個醜,請各位見笑。”

  “那好,難得余老板有這樣的好意,這一回,壽星自己來點菜吧。”很儒雅的那位十分振奮。

  “要得。”一個四川口音的軍官應聲說,“先來個‘炮打響牙城’。”

  余自悅老子睜大眼睛看著那位四川口音者,等著下文。等了一會,見那個人也在看著他,才意識到那個人剛才報的是菜名:

  “長官剛才點的是……”

  “炮打響牙城。”四川口音很铿锵有力地又說了一遍。

  “……”余自悅老子用力咽了一口。

  “怎麼?”

  “……能、能不能、請、請教一下呢?”余自悅老子鼻子開始發亮。

  “請教?”四川口音尖聲笑起來,“我要的這道菜,在我們四川可是家常菜喲。你這裏到底是啥子名菜館麼?莫非我們走錯了地方?”說著他很失望地看看同僚,指住那個儒雅的軍官說:“你帶的啥子路麼?”

  那個軍官緩緩站起來:

  “余老板,你們浔陽樓門面上寫的可是‘笑納東南西北客’的啊。在這九江城裏,敢說八大菜系都來得一手的不就是你們浔陽樓麼?”

  說話之間,先前一壺滾shui似的浔陽樓已經寂靜如廟宇。食客們都屏了聲息,來觀候這場官司如何著落。那年頭,自己帶只死蒼蠅來塞在菜裏,然後同店主鬧事的並不少見,但那多是潑皮地痞所爲。今天的這幾位都是堂而皇之的人,他們的要求也都是正當的,並不是尋釁。

  余自悅老子半張著嘴,說不出話來,汗劈頭淋下。

  “既然如此,余老板,我們不難爲你了。”很儒雅的那位向同來的幾位拱了拱手,“今天是兄弟冒失了。很對不往諸位,走吧。”

  “不不,請留步……”

  余自悅老子嗫嗫嚅嚅地嘟哝。

  那時候余自悅的祖母還在。她渾身抖得篩糠一般站在旁邊看了半天,此刻竟顫巍巍地幾乎要跪下去。事情是無論如何無可挽回的了。幾位軍官很莊重地整了yi帽,很莊重地魚貫離開了桌子。那位很儒雅的軍官走在最後。經過余自悅老子身邊的時候,在他身邊很輕、卻讓周圍的人都聽得見地說:

  “浔陽樓怕是要敗在你手上了吧。”

  余自悅老子是個極要面子的人。第二天就摘了牌匾,接著就拍賣店面。“炮打響牙城”一炮就轟塌了矗立了幾十年的浔陽樓。

  來接手的是後來的“綠楊村”老板陸傳賢。

  陸傳賢原是余自悅祖父的徒弟。論起來,是余自悅老子的師兄弟。

  那時候有兩種學徒:一種是“容師學徒”,徒弟從屬的是老板而不是師傅,師傅離店,學徒並不隨從,別人認的也只是招牌,稱作“某某店的徒弟”;一種是一敬師學徒一,徒弟從屬的是師傅而不是老板,師傅受雇,被辭或告退,徒弟隨之去留,一gu稱作“某某師傅的徒弟”。敬師學徒拜師的頭一年,賺的工錢全部歸師傅,第二年才能得到一小部分,第三年得一gu。三年滿師後即可依身價出……

將軍鎮第9章 余自悅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9章 余自悅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