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杜文和>聊齋先生>第10章 糊塗官·賢媳婦第2小節

《聊齋先生》第10章 糊塗官·賢媳婦

第2小節
杜文和作品

  [續聊齋先生第10章 糊塗官·賢媳婦上一小節]在堂上。三人上前一揖。

  康仁龍突然站起來:“你、你就是那個蒲松齡?”

  蒲松齡:“大人就是那個圈圈官?”

  “大膽。你們三個有什麼冤情?”

  張笃慶:“我等是來報案的。”

  “報什麼案?”

  李希梅:“柳家集你康大人的爹被人殺了。”

  “什麼?再說一遍。”

  李希梅:“大人的爹被人殺了。”

  康仁龍不免驚急:“誰殺的?”

  蒲松齡:“大人的爹是在下所殺,在下特來投案自首。”

  康仁龍大怒:“你殺了本大人的爹,你該當何罪?”

  蒲松齡:“按康大人的斷案邏輯,殺人家兒子的給人當兒子,殺人家丈夫的給人當丈夫,那殺人家爹的,該怎麼chu置,大人最是清楚,蒲松齡聽大人明斷。”

  康仁龍:“你、你,好你一個蒲松齡。”

  三人又是一揖,轉身並排離去。

  康仁龍蹦跳起來:“來人。”

  幕後轉出康利貞:“老爺少安毋躁,這三個人都是秀才,淄川有名的“郢中三友”。老爺不可造次。”

  康仁龍一屁gu跌坐在椅子上。

  “郢中三友”離開縣衙到了青雲寺。寺中古木寒鴉,梵鍾偶起,果是佛家清淨之地。

  李希梅:“寄身在這樣的地方苦讀,真會有一日三秋之感。”

  張笃慶:“其實在這種寒山敗寺中,我等共對一燈如豆,靜聽蒲兄談狐說鬼,何嘗不是人間第一快事?”

  蒲松齡歎一口氣:“我等共窗夜話,剪燈分讀,盡得書生之樂,其實內心也很慚愧。想我父母年事已高,還要日日勞作于幾畝薄田。哥哥嫂嫂,同樣日則耕耘農事,夜則紡紗織布。而我蒲松齡竟要避開家中的忙碌,躲到這地方總是捧著那幾本舊書搖頭晃腦……”

  李希梅:“這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顔如玉。”

  張笃慶:“十年寒窗時,一朝堂上人。”

  蒲松齡:“我真羨慕二位的心境。”

  李希梅:“蒲兄是不是擔心離家日久,怕嫂夫人一人在家……”

  張笃慶:“對,蒲兄一定是挂念嫂夫人了。”

  蒲松齡苦笑。門外有人影閃了一下。

  薄暮時分,張、李二人暫時離開僧舍。

  蒲松齡放下手頭的書卷,揉一揉眼睛,躺到chuang上閉目假寢。寺外一片沈寂。chuang底下突然鑽出一個人來,蒲松齡猛吃一驚。那人站在chuang前,刷地從腰間拔出一刀。

  蒲松齡:“你是什麼人?”

  “在下無名小卒,曾經當過山匪,現在康縣令手下當差。”

  蒲松齡:“你想幹什麼?”

  “殺你。”

  蒲松齡:“爲什麼要殺我?”

  “因爲康縣令要殺你。”

  蒲松齡:“那就動手吧,蒲松齡讀書讀得疲倦,總是那麼幾本‘四書’、‘五經’,味同嚼蠟,卻又不讀不行,正在苦惱,正想以一死了斷,你來得正是時候,動手吧。”

  那人拎起一只褲tui:“在下現在已經不想殺你了。”

  蒲松齡:“那爲什麼?”

  “爲了決定該不該殺你,我在跟蹤你的時候已經想了一路,到了青雲寺還沒有想定,又在chuang下考慮了兩個時辰,終于決定還是不殺先生。”

  蒲松齡:“這倒使我感到新鮮,那爲什麼?”

  “就因你是書生,讀書人心思整天花在書裏,不會上下走動,左右溝通,前後逢源,日日都是愁眉苦臉地讀書,這樣的人已經由老天罰了他苦刑,何必使他再添殺身之苦。其二,康縣令那人我明白,從不辦好事,他叫殺人,那人一定是好人。所以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不能殺你。”

  蒲松齡:“你不殺我,那如何回去交差?”

  “康老爺說了,刀上不見血不要回去見他。”說到這裏刀光一閃,他自己tui上的一塊肉已被削掉。刀刃上滴著鮮血。

  刺客雙手握刀打了一躬:“小人打擾了,請先生繼續讀書。”

  蒲松齡朗聲笑道:“你是不稱職的刺客。不稱職的縣令手下必有不稱職的刺客。”

  刺客帶傷而去,地上猶有殷殷血迹。

  再說這時候的蒲家,過門不久的蒲劉氏在丈夫離家之後便陷入了妯娌不和的痛苦。

  每天蒲劉氏總是早早起chuang,先去廚房做下一家人早晨的吃喝,又去切草喂驢、喂牛,再去井邊挑shui澆菜。蒲家二老在門口望著菜畦裏忙碌的蒲劉氏,心裏很是受用。

  蒲母總是說:“三媳婦幹啥事都利落。手腳勤快,心眼又賢惠。”

  蒲父也總是說:“這是老三修的,也是我們蒲家的福氣。沒想到這讀書人家的閨女,除了知書識理之外,勤儉持家過日子也是一把好手。”

  有一回,這一番話恰巧被大媳婦聽見。大媳婦剛起chuang,手裏還拿著梳子,她朝遠chu瞥了一眼,撇撇嘴,哼一聲,自回西廂房,還將門口的ji食盆踢了一腳。二老回頭看她。她就指桑罵槐:“這瘟ji,沒有事也起那麼早,跟人瞎忙。”

  蒲父想說什麼。蒲母趕緊用眼se止住。

  蒲劉氏忙完了地頭的事,系上圍裙,將饅頭稀粥送到北屋公公婆婆的房間。西廂房大媳婦端著碗,用筷子敲敲碗邊。東廂的二媳婦便也端碗走了過去。二人便咬起小話。

  大媳婦:“以前公公婆婆不都是自己到外面堂屋裏來吃飯,這老三家一過門,就壞了規矩,總把飯菜送到北屋去,把兩個老的都弄jiao了。”

  二媳婦:“爹ma常誇老三家肚裏有文化,知書識理,現在又該誇她孝順公婆了。”

  大媳婦:“她再孝順,也是老三家媳婦。老大老二家的在這裏站著,她老三家的總得服小。”

  二媳婦想附和什麼,見蒲劉氏走來,便不再說話。

  蒲劉氏舉起手中的饅頭籃:“大嫂,夠不夠,不夠再抓幾個饅頭。”

  大嫂別過臉去:“大嫂有手有腳,要添自會去廚房拿去。”

  蒲劉氏:“二嫂,你?”

  二嫂伸手慾拿,見大嫂丟了一個眼se,便說:“你還是送回廚房去吧。”

  蒲劉氏:“大嫂、二嫂,我新來乍到,有什麼不對的不懂的不周到的地方,還請二位嫂嫂指教。”

  大嫂:“誰不知老三家的是公公婆婆眼裏的紅人?我們兩個做嫂子的怎敢指教!”

  蒲劉氏:“大嫂、二嫂千萬不要生氣,meimei嫁到蒲家時間短,侍候公公婆婆的日子少,meimei到北屋多走幾趟,請兩位嫂子千萬不要介意。再說,老三不在家,meimei有時去北屋也是代老三向公公婆婆問一個安。這樣做如果有什麼不對,真的請兩位長嫂多多擔待。”

  大嫂別過臉去:“誰敢說老三家不對?萬一今後老三中了狀元,放了七省巡按,我們巴結還來不及呢。”

……

聊齋先生第10章 糊塗官·賢媳婦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0章 糊塗官·賢媳婦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