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門站密個透風的人肉堆中鑽入車廂中另一堆人肉之中,那些個老老少少大鋪蓋卷把他和小雷死死頂在門口動彈不得,一車廂的酸臭汗味,鋪蓋卷上露著黑汗淋漓目光滯鈍含辛茹苦的臉,大包小裹中散發出黴腥味。
浙義理跟大夥兒掃築壩,出了一身汗,倒覺得自己那習慣
背痛輕多了。這病,只要不寫字不彈琴,就一點痛都感覺不到。“這是詩人的職業病。”義理爲自己發現了這個真理感到無比自豪。
隨後又煩。這一身臭汗,還得上那間臭氣熏天的廁所裏去洗。沒辦法,只好趟著臭進去,沖了涼,再進烏煙瘴氣的廚房裏去沖腳。廚房裏,“天下第一俗女人”滕柏菊正和門曉剛兩口子一起大呼小叫著用開
澆蟑螂,看著都惡心。煤氣竈上煮著幾鍋開
,三個人用勺子舀了向成群的蟑螂潑去,趕得黑壓壓的蟑螂滿牆爬。他們就滿牆澆。廚房地上已經成了河,冒著騰騰熱氣,熱
中蟑螂在作垂死掙紮。晚飯剛做完。人們留下一地的菜幫子、菜葉子、肉皮、
蛋殼,陸續有人又吃完了西瓜,一堆堆的西瓜皮又扔進來了。昨天就輪到冒守財值日,這小子沒做,想攢兩天一起做,可昨天的垃圾早已臭不可聞了。冒守財又說今天廁所發大
,等
退了再說。人們一個個走進走出,罵罵咧咧,都說冒守財不好。門曉剛最損,說:“冒守財窮根兒改不了,他家住窯洞,肯定是窯裏吃窯裏拉。”一聽這讓人不中聽的話,“天下第一俗女人”立即表示反對,要他“少糟改農村人,再胡吣小心這樓上的農村人聯合起來揍你!”門曉剛趕緊吐
頭告饒。
其實滕柏菊從山裏來,她最“種族歧視”,最不愛和農村來的人打交道,老想和小門、小沙、小季和義理這號城裏出身的套近乎。她尤其愛散布冒守財的壞話,借以博得大夥兒一笑,于是感覺自己一下子就不土氣了。可攻擊歸攻擊,她攻擊小冒行,別人就不能嘲笑小冒的苦出身,因爲當她的面笑話小冒土,就等于是在說她。滕大一走,門曉剛“呸”一聲,大笑起來,對義理說:“義理,我剛發現一個真理。你說爲什麼中
人在
內不愛
,一出了門比著勁兒愛
?我全明白了,咱們全他
是滕柏菊的幹活。咱們自個兒怎麼罵中
落後愚昧都行,一到外
,就是不許洋鬼子罵中
。因爲罵中
就是罵咱們自己。”義理正在油乎乎的洗菜池子裏用香皂搓自己雪白的腳,越搓越覺得髒,洗幹淨了腳,小
肚子又讓池沿兒上的油泥給蹭黑了,幹脆抓過小門手中的勺子,接了
往
上潑。
“這丫的也是人住的地方!”義理罵著。聽小門一說,忙點頭稱是。“就是啊,這道理多明白。可是寫歌兒時就不能這麼寫了,得寫成‘長相思/長別離/相見別離我懷念你/無論我走到哪裏/我們永遠不能分離’。的,我上次寫一首歌詞給斃了,就是你那個思路的。”
“唱唱,怎麼寫的?”難得義理這麼有興致,竟屑于跟門曉剛這號小人物說這麼長的話,小門趕緊得寸進尺。
義理很憂傷地念起來:“黃皮膚啊黃土地/中/你的命運刻在我深深的皺紋裏/唉/你掙不
的黃皮膚/唉/我掙不
的黃土地。這歌兒譜成那種滄桑味兒的,讓一男一女兩個粗嗓子的大腕兒唱,就像唱《意大利之夏》似的,准震倒北京。愣讓審節目的給斃了。思維方式簡單透了,一根線式的,不會拐個彎。這歌兒多愛
,比什麼‘長相思’感染吧?”
小門一個勁兒點頭:“就是,就是,比你所有的愛情詩都好。”
“啧,搭得上嗎?我說的是那種在中不愛
一出
比著勁兒愛
的意思,是爲一個歸
留學生晚會寫的主題歌。他們都說蓋了,在
外就這種感受。一張黃臉皮,張口中
話,你想不愛
都不行。想愛美
,人家得讓你愛呀。”
“喲,義理今天怎麼了,上廚房做詩來了?”進來的是胡義,現今小有名氣的青年翻譯家。他看廚房髒成這樣,幹脆不進門,一腳在裏一腳在外,“嘩”把一堆西瓜皮天女散花般扔進來,西瓜皮紛紛落,紅紅綠綠漂起來,“真像小時在
窪裏玩紙船。義理,我很同意你的觀點哎。就咱這黃臉幹兒,出去受人白眼兒。反正我不出去。我那幫同學開著‘皇冠’天天在外
憂
,心情老沈重,像是替全
中
人受難的耶稣似的。可是回來受受呀。住這樓裏愛
那才不容易。話又說回來了,
家也不需要咱們這號窮酸愛
者。”
義理打心裏恨透了這種扔東西的架式,還他念外
文學的呢,一點公德不講。這種人與其住破樓裏愛
,倒不如出
打工去,瞧他那自在樣兒,閑瘋了。但義理想利用胡義,就熱情邀他去自己家唱卡拉ok去,說是鐳射盤。
義理自打出了名,就跟窮弟兄們格格不入起來。有他自以爲是的原因,也有別人妒忌的原因。反正是木秀于林,不是風吹就是招風,總不如混在雜樹裏頭。可混在萬人坑裏的滋味也不好受,擠擠也受擠對,說不定哪天讓人家給踏在腳下呢,倒不如像現在這樣秀于林,讓他們恨著去。不過義理對胡義很瞧得起,主要是胡義會兩
外語,而義理只會中文。胡義這人好就好在不強出頭秀于林,但絕不會讓人踏在腳下。總比衆人高那麼一丁點兒,讓人妒忌也妒忌不起來,因爲有義理和沙新這樣的出大風頭的人把他給擋住了。最後落個清高自好,受人尊重不對人構成威脅。學外
文學的那夥子人都這樣,對中
的事兒不那麼上心,對外
知道得多了也不熱衷于吹捧外
月亮圓,跟哪兒都隔一層兒。好像中
沒他們也行,有他們也不覺得起什麼大作用。
可義理現在最用得上胡義。那次記者采訪義理,問他今後打算。義理一高興就說:“我的詩紅透中了,下一步該譯成外文與
際接軌了。”並發誓趕緊學英文,自個兒譯。可真揀起大學時念過的《新概念》英文就頭發炸,死活念不進去,別說譯什麼詩了。這才想起胡義來。
胡義是北京外語學院英文系的高才生,英文平之高自不待言,連那滿嗓子眼兒冒泡兒的法文也念得大氣不喘。他老婆是德文系的,現在某部
際司當翻譯。若能說動這兩口子給譯成英文德文和法文賣出去,沒准兒就能在40歲前得諾貝爾獎呢。中
一直沒人得過這個獎。林語堂獲得過提名,主要因爲林語堂有十幾本書是用英文寫的,評委能看懂。泰戈爾獲獎,也是因爲他能用英文寫詩。在這個西洋人把持評獎的時代,亞洲人想得獎沒有足夠的外文譯本怎麼行?
當然義理一開始並沒有先想到胡義兩口子。他一夜間紅得發紫,報上紛紛贊美,電視臺也播訪談,各大學請他去給詩社講課,……
混在北京第二章 人生代代無窮已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