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蓋瑞·金德>尋找黃金船>第七節 “北極發現者號” 1988夏末

《尋找黃金船》第七節 “北極發現者號” 1988夏末

蓋瑞·金德作品

  “北極發現者號”于8 月28日晚上,沿著聖約翰河順流而下,航進大西洋,朝著“銀河二號”前進。一場熱帶風暴剛剛過去,海lang仍大,但空氣清涼宜人。“發現者”的航海xing能良好,又因爲有圓形的船頭,航行平穩,深受shui手喜愛。30日清晨,柏林漢測試了新裝的動力定位系統,結果令人滿意。下午,他們施放了1 萬英尺的纜繩,順便松開纜繩紐結;收回時,纜繩纏繞得緊密均勻。午夜時刻,裝好前推進器,然後朝幾海裏外的“銀河二號”前進。

  第二天,風和日麗,“發現者”在銀河二號附近遊巡,工程人員繼續調整shui下載具和推進器。由于天氣的關系,工作必須在9 月底以前結束。他們必須埋頭苦幹,因爲一開始進度就已經落後太多。接連三天,他們完成了甲板裝備和器具的准備和測試,准備首次施放shui下載具。左舷的載具施放臂重4噸,高10 英尺,是甲板上最大的裝備。一天早上,正當泰德爬上施放臂,准備把多甯用起重機舉起的400 磅重滑輪挂上時,突然想到忘了帶鐵絲,又爬了下來。就在這時,整個滑輪掉了下來,撞壞一個活塞,彈回甲板,砸壞所有的燈光,還把天花板撞了一個破洞。

  這正是柏林漢所擔憂的。再怎麼仔細准備、防範,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原來控製伸展臂的杆子生鏽,cha在下降的位置,多甯一打開電源,整個伸展臂立刻往下掉落。要不是泰德已經下來,當場就會被8000磅的鋼鐵壓成肉餅。

  9 月初,“發現者”還在測試現場遊巡;工作人員在甲板上測試載具、電子和shui壓機的線路和電腦功能。這次已經不是應急的shui下載具,而是湯米所謂的“完整載具”了。這個機器人能夠長時間在海底工作、探勘和記錄,然後選取物件帶到shui面上來。第一次測試時,天氣良好,海面平靜。鮑伯寫給新婚妻子的信中說:“技術上仍有困難等待解決,載具尚未下shui。大氣一直很好,希望不必把這麼好的天氣都用來調整裝備。”

  第3天,風速從微風轉到15節,海lang也達到3英尺,飓風來襲。9月5日、6 日兩天,風速高達50節。柏林漢站在吃shui線上25英尺的舵輪室,船邊的lang花沖到腳踝的高度。用四條纜繩固定在甲板上的載具,幾次因爲海lang的沖撞而松動,迫使他們冒著強風,以12條帆布條加以固定。

  大西洋的秋天已經來臨,以後的風lang將會更大,曆時更久。這次的飓風,兩天後逐漸減弱, 但仍然無法施放載具。再過三天,lang高只剩3英尺,風力也減弱到10節以下。尋找“中美洲”號的時間只剩3 周左右,一旦天氣轉壞,就只有等待來年了。

  1986年搜尋“銀河二號”時,聲納專家認爲它只是地質特征,沒有記錄精確的地點。鮑伯手上只有一張從一個角度拍攝的高解析度影像。而當時shui手開始記錄位置時,他們租用的“松川號”已經通過目標,所以不但照片角度傾斜,連聲納的正確位置都不能確定。幾天之後,當“發現者”開始沿著搜索線前進的時候,鮑伯必須提供精確的位置,好讓載具在20英尺的範圍內通過。

  發現“銀河二號”之後,鮑伯就一直思考如何確定目標的位置。他利用已知的數據, 加上猜測的數目, 仔細研究了幾個月之久。他利用三角和幾何,算出拍攝“銀河二號”時,聲納應該是在船後1835公尺的地方,再進一步算出當時的船只座標。 如此反複計算,逐一算出相距160公尺之內的幾個座標,畫出橢圓形的可能範圍。

  船上只有湯米、鮑伯和巴力三人心知肚明,其余的人都以爲他們還在前往“銀河”途中,目前只不過是測試地點而已。穆爾的解釋是:“我們要等到確定能夠進行工作時,才會前往煤堆。”事實上,他已經知道,湯米對新地點的興趣遠大于其他地點。

  9月10日上午,風勢平息,海lang不到2英尺。柏林漢以爲當天可能施放載具,但湯米沒有任何指示。當天午夜的航海日記寫著:“仍在待命之中。”

  11日上午11點半,載具順利放進海中。在等待它到達海底的一個半小時之間,大家吃過午飯就聚集在控製室。控製室地方不大,天花板很低,裝了隔音板;室溫維持在華氏60度到65度之間,以防電腦過熱;三邊的牆壁從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是電腦、熒幕和顯示器。位于正中的就是史格特的新測速系統,可以記錄所有的電腦資料,綜合整理海底收到的資料、圖片以及錄影畫面。利用這個系統,可以輕易調出先前儲存的資料。下午1點33分,海底的畫面出現在熒幕上。

  兩點過後,載具的各個系統都已檢查完畢,開始搜索第一號線。聲納的搜尋範圍廣達100 公尺;如果遭遇目標,影像先在聲納熒幕出現,三分鍾以後,載具通過目標,它的尾端將再次出現在攝影機上。

  去年夏天,他們花了三天搜尋12條路線,才終于看到15英尺外的船尾部分。現在使用的儀器,光線較強。靈敏度較高,他們希望很快就能發現目標。然而事情還是發生得太快,大出衆人意料之外。搜尋工作開始不到一個小時,穆爾發現左舷部分出現一些小目標;大家開始執行各自的工作。目標越來越多,穆爾大聲叫出方向和大小;史格特趕忙記錄。穆爾又大喊:“聲納有了接觸……越來越多,這回是真的接觸。”

  史格特一面盡速記錄,一面和柏林漢注視著熒幕上的影像。穆爾急促地報出目標的形狀、大小:“啊!大目標!這回可是千真萬確的了。”

  熒幕上出現了三個白se小物件,就在沈積層上方。穆爾說:“是人造的物件,好像是個碟子。這麼大的區域,居然第一次就有發現。”穆爾開心地笑了出來。

  湯米問他:“看得到100 公尺外的情形嗎?”穆爾回答:“沒辦法。現在是六、七十公尺的距離,我要確定沒有遺漏任何東西。”

  突然,一個圓形的yin影出現在熒幕的左下角。有人大叫:“快看!快看。”

  多甯大叫:“哇啊!哇啊!”湯米也大叫:“天啊!”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大家都沒有心理准備,七嘴八she,你一句我一句地說個不停。穆爾大叫:“大家都知道那是什麼。”熒幕上的爛泥堆中出現了一個側輪,金屬輪輻從中央往外延伸,還有一堆扭結的鐵堆;這一切的yin影都投射在海底的沙堆上。

  這時鮑伯要穆爾趕快拉起載具,根據他的計算,再過幾秒,載具將會撞上聲納影像上的物件。鮑伯說:“事實上,你正在通過差不多10公尺高的目標,必須拉高載具。”

  載具一拉高,一塊鑄鐵製造的曲柄的白se影像出現在載具下方兩英尺chu,位置就在側輪中心往上延伸3o……

尋找黃金船第七節 “北極發現者號” 1988夏末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七節 “北極發現者號” 1988夏末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