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尋找黃金船第二節 “中美洲”號 1857年9月12日,星期六上一小節]消息太突然,大家又笑又哭,不敢相信。這些面臨死亡的人們認爲一生當中,從沒有像這樣好運當頭。
一位女士說:“在死神的獰視之下,希望的出現一下子擊潰了我們的自製。尖叫、大哭、噪泣,死亡的恐懼換成了希望的刺痛,僵硬的表情變成了激動的紅暈。大家熱淚盈眶,朋友、子、夫婦互相擁抱,充滿激動之情。”
愛德琳事後回憶:下午2 點,我們陷入絕望之時,突然聽到“一艘帆船!一艘帆船”的叫聲,接著就看到它朝我們開來。大家都爲此歡呼。遭遇風暴以來,我第一次流下感激的眼淚。強壯的男人都哭了,女人也大哭大笑,甲板上一片騒動。從船尾傳來船長的命令,才恢複了秩序。所有的眼睛都盯著逐漸接近的那艘船。
賀登船長站在後甲板上,望遠鏡對准東北方的黑點。他下令發射信號彈,再次升起求救旗幟。信號彈的聲音在海上可以傳播幾海裏,但煙幕卻立刻被大風吹散。然而,在漆黑的海面上,柏特船長還是看到了信號彈的強光。他把船頭對准西南方,逐漸接近“中美洲”號時,他發現船上挂著遇難求救的旗幟。柏特把他那艘只剩一支舵的破船朝“中美洲”號開去,可是在濤洶湧的海上掙紮了好久,仍然徒勞無功。
距離太遠,賀登船長無法判斷“海事號”的大小:它能容納全部600 人?還是只能救走幾個人?海如此之大,人員應該如何接運過去?賀登確定對方已經發現他們之後,要求站在身邊的蒙森法官到他的艙房去。
“他擔憂大家會爭先恐後,”蒙森法官後來回憶說,“他希望先救小孩和婦女,並需要幾位旅客幫忙維持秩序。”
船上還剩5 艘救生艇,“海事號”也會有救生艇。賀登估計“中美洲”號頂多只能再撐15小時,所以要求蒙森把全部旅客接上“海事號”。這時,“海事號”已經接近“中美洲”號船頭的迎風面了。
下午3 點鍾左右,柏特發現正在下沈的“中美洲”號。他繞過“中美洲”號船尾,到達右舷。兩船距離近到可以清楚地辨識柏特和手的面孔。“海事號”不到“中美洲”號一半大,船身進
,桅杆損壞,後斜桅被風吹掉,可是它是暴風雨中出現的救星,是衆人不敢夢想的救星。旅客高聲歡呼,都以爲可以安全獲救了。
依照柏特的說法,賀登向“海事號”致敬,“平靜得就像例行公事”。賀登大聲宣布:“我們正在下沈,請留在船旁直到天亮。”
柏特答複:“我一定盡力而爲。”
男人常會思考,遇到大火時應該如何應付,但真正面臨大火時,男人總是冷酷而令人厭惡,遲緩而卑鄙。船只遇難將要沈沒時,船長和手常常必須以槍口對准男人,阻止他們爭在婦孺之前,搶上救生艇。有時連船長和
手的行爲,都令人不敢恭維。4 天前的晚上,賀登才半開玩笑地轉換了船難的話題。他宣稱,如果他的船遇難,他一定與船共沈海底。這是海員的口頭禅。3 年前的一次船難,船長和
手搶了救生艇,自顧自地逃生。282名旅客中的259位——包括全部的小孩和婦女——全都淹死。賀登的朋友都知道,3 年來,賀登爲了這個故事寢食難安。現在他面對的是更大的災難,如果沒有光榮的求生方法,他絕不願忍辱偷生。
“中美洲”號有1艘金屬救生艇,另有5艘木艇。這種配備不是很恰當,卻是當時的習慣做法。前天晚上,一艘木造救生艇被飓風刮落,撞壞舵輪室掉進海中。每艘救生艇都有4 位槳人員、一位舵手,可以容納四、五十位旅客。但此時情況特殊,
槳人員壓力太大,每艘只能裝載15人到20人。“海事號”一靠近,賀登下令左右舷各准備一艘救生艇,然後分發救生
給婦孺。
第三艘救生艇一放下,就被海沖開,再回撞到船身,艇身粉碎,木片亂飛。
槳手極力穩住
中的兩艘,避開汽船船身。另一艘木艇平安放到
中,但金屬艇一下
,立刻就被大
撞翻下沈。
大艙中的婦女和小孩准備搭艇上“海事號”。爲了減輕重量,女士們必須掉內
、裙套,只穿一般
服,再套上救生
。年齡較大的小孩也要穿上救生
;幼小的就裹著毯子,由母
抱在懷裏。
很多婦女隨身帶著大量沒有交付保管的金錢,登艇時只准攜帶兩個20元的金幣。兩位女士交出兩袋金幣時,哭泣著打開袋子,甲板上灑滿了價值1.1萬美元的金幣。她們含淚宣布,想要的人可以自行拾取:“這是我們在加州所賺的全部財富,本來是要帶回家安享余年的。”
婦女們丟棄多余的物,穿上救生
時,船長派人下來宣布:船長請所有女士立刻到甲板集合。
她們服淩亂地牽著小孩走向通道。到達甲板時,海
仍大,
波到
飛濺,全身立刻
透。婦孺們奮力走到船邊,准備登上救生艇;5 個
手極力穩定艇身,避免碰撞或下沈。賀登船長下令,除非婦孺都已上了小艇,不准任何男人先上。一位男士說:“登上小艇的時候,旅客都極端冷靜自製,沒有男人企圖搶登。賀登船長的命令,大家都徹底遵守。”
臨上救生艇時,安妮·麥尼爾回頭看到賀登船長站在淋淋的甲板上,表情憂傷。船長說他要和船只共存亡。後來她回憶:“他用盡一切力量搶救別人。他真是個仁慈。慷慨的君子。如果他有過失的話,那也只是對屬下不夠嚴苛而已。”
讓婦孺登上小艇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他們坐在繩椅上,一次從甲板放下一個人。這時槳手必須極力穩住小艇,並且盡量靠近船身。一位女士回憶說:“繩椅其實只是一個活結,繞住腳部,沒有靠背,雙手必須抓著前面垂下的繩子。小艇只能在兩次
之間靠近船身,所以有時我們懸空等待海
退去。”
海先從船身退開,然後呼嘯而至,沖擊船身。小艇必須盡量接近,才能接到從甲板放下的婦孺,同時又必須和船身保持距離,避兔海
沖擊而碰撞船身。
將婦孺從甲板上往下吊時,先是懸在半空中,等海推高艇身、接近船身時,在船上拉住繩子的人必須立刻放手,讓坐在繩椅上的人墜下。有的人直接落人艇中,有的人掉進海裏,被旁人七手八腳地拉上來。海
速度既快。勁道又大、方向不定,想要直接落入艇中,實在艱難萬分。有人劃破皮膚、鼻青臉腫;有的扭傷腳踝,撞著肩腫;有的連續掉進海中3 次。
有的女人被引到繩椅的時候,瘋狂地尋找孩子、呼喚朋友,但聲都被混亂淹沒。有的在混亂中被匆匆丟下救生艇,才發現孩子不見了。有的幫忙照顧別人的孩子。賀登到
巡視,監督整個過程,……
尋找黃金船第二節 “中美洲”號 1857年9月12日,星期六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