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馬泰烏什對博羅維耶茨基所說,莫雷茨·韋爾特將近十一點才離家,他在展現于太陽光下的胡同裏,與其說穩穩當當地走著,還不如說蹒跚前進。他在考慮一個如何賺錢的計劃,所以對他路遇的躬身向他打招呼的熟人視而不見。他用那陷于沈思的遲鈍的眼光凝視人們,凝視著這座城市。
“怎麼辦?怎麼辦?”他翻來覆去地想著。
太陽亮堂堂地照在羅茲城上,照在成千上萬肅然屹立于禮拜天的靜寂和晶瑩沈澈的大氣中的煙囪之上。這些煙囪由于沒有被煙熏黑,蔚爲鐵鏽,好似一條條大的松樹杆子,受到春天蔚藍
的
空氣的浸蝕,因而腫脹起來了。
一群群的工人在假日裏,身上穿著淺的夏季
服,脖子上接著
彩鮮豔、惹人注目的領帶,頭上戴著帽檐閃閃發亮的便帽或者早已不摩登的高高的呢帽,手裏拿著傘。這些人衆象一條條繩索一樣,從大街兩旁的巷子裏被牽出來後,湧上了皮奧特科夫斯卡大街,聚集在人行道上頻繁地活動著。他們對于一切形式的壓迫都是安于接受的。女工們頭上戴的是各種
彩明亮、奇形怪狀的帽子,身上穿的是模特兒用的連
裙,肩上披著淺
的圍巾或者有篩孔的圍布。她們的頭發梳得很整齊,上面還塗著亮閃閃的發蠟,
著金發钗,有時還戴上假花。他們走路的步子細小緩慢,不斷用手推開人群,因爲她們害怕人們擠壞她們那過分漿硬了的連
裙和在頭上撐開的傘。這些傘就象許許多多五顔六
的大蝴蝶,飛蕩在這條流動著的灰
的人河上。這條河裏由于不斷增加從街旁小巷子裏仍在擁來的新人
,還在繼續膨脹。
人們把眼睛瞭望太陽,呼吸著他們感覺到的春天的空氣。由于身上假日服裝的糾纏,他們走起來很不靈便。對這街上相對的寂靜、自由、星期天的休息,他們也不善于利用。一雙雙凝視著某個目標的眼睛在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時,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他們的臉有的呈粉白、有的呈黃、有的呈灰
和土
,大都陷下去了,沒有血
,由于工廠對他們敲骨吸髓,使他們看起來更加可憐。這些人不是站在商店廉價貨的展銷部前,就好象一道道流
一樣,流到小酒店裏去了。
雨彙成了一道道溪流,從屋頂上、從破爛的檐道裏、從露臺上流下來,灑潑在過路人的頭頂和泥深路爛的人行道上。昨天下午的雪也溶化了,浸
了許多庭院和房前的地方,在蒙上了一層煤渣的牆上,挖出了一道道長長的黑
的溝道。
大街的磚地上到都是坑坑窪窪,上面覆蓋著許多粘糊糊的爛泥,在過路馬車的踐踏下,向人行道和散步的人不斷地噴濺著。
在象一條大帶子一樣一直延伸到了巴烏達的街道的兩旁,立著一排排緊靠在一起的房屋和類似意大利城堡的庭院。在庭院裏面有棉花倉庫,是普普通通用磚砌的,有三層,上面的灰土已經落了。裏面還有一些完全巴羅可式的房子,它們的鐵露臺鍍上了金。這些房子雖然有些傾斜,仍然十分美觀,在它們的壁緣上畫滿了長翅兒童的畫像,通過窗子,可以看見裏面一排排織布車
。一些斜到一邊的小木房聚集在一棟純粹用柏林文藝複興形式建成的宮室一側。這些房子的屋頂是綠
的,上面長滿了青苔。在它們後面的廣場上,聳立著一群工廠和它們魁偉的煙囪。這座宮室是用標准的紅磚砌成的,它所有的門框和窗框都是石頭做的,它的山牆上還有一幅大浮雕,雕畫著人們在這裏從事勞動的圖像。在宮室的兩旁,還有兩個售貨亭子。亭子的一邊有兩座塔,它們通過一條非常漂亮的鐵欄杆和宮室分隔開了。在欄杆的後面,就是工廠高大的圍牆。這裏還有一些十分高大、美觀的房子,很象博物館,但它們都是存放貨物的倉庫,其中一些具有各種形式的裝飾。在樓下,一些文藝複興式的女人雕像承托著一道古德意志式的磚砌的走廊。上面第二層樓的建築采取了洛珂珂的形式,在它的窗子的包邊上,畫著彎彎曲曲的線條,顯得美觀。這些線條一直伸到那鼓出來如同線軸一樣的閣樓上才終止。房子其他一些牆壁有如廟宇一樣的莊嚴,上面的大型綴飾雖然粗糙,但仍十分富麗堂皇。壁上挂著的大理石牌子上,還镌刻著一些金字:“莎亞·門德爾松”、“海爾曼·布霍爾茨”等等。
這是一個泥瓦匠們運用一切形式建築的集中地。這裏到聳立著塔樓,雕塑品把什麼都一層層地包圍著,可是它們又不斷被成千上萬個窗子分隔開了。還有許許多多石頭砌的露臺、閣樓、石雕女人像,它們的樣子頗似屋頂上的欄杆。在一座富麗堂皇的大門前,身穿仆服的守門人躺在天鵝絨沙發裏打瞌睡。街上的泥濘就象那可怕的糞
一樣,通過一些溝道,流到了院子裏。在一些辦公室、倉庫和簡陋的小商店裏,放滿了肮髒的七零八碎的物品。在高級旅館、餐廳或下等酒館門前,有一些窮人在曬太陽。百萬富翁乘坐著用美洲馬拉的漂亮的馬車奔馳在大街上,這種馬車每輛價值一萬盧布。可是那些踯躅街頭的窮人卻
于絕境,他們那發青的嘴
和銳利的目光反映了他們永遠遭受的饑餓。
“一座漂亮的城市。”莫雷茨站在梅耶爾市場的一個角落上喃喃地說著,他的兩只半睜半閉的眼睛望著這擠滿了街道兩旁、象許多無限長的堤壩一樣的一排排的房屋。“一座漂亮的城市,可是我在這兒能夠掙得什麼呢!”他感到煩惱地想著,走進了街角一家已經擠滿了人的糖果店。
“咖啡!”莫雷茨占了一個空位子後,對到奔跑著的小夥計喊道。他無意識地看了一下最後一期《柏林交易所信使報》①,又陷入了沈思。他想著從哪裏可以搞到錢,如何安排這幾小時前和他朋友一起洽商的棉花生意,才能賺得更多的錢。
①這個刊物自1869年出版。——原注。
馬烏雷齊·韋爾特是羅茲最典型的投機家。如果有一樁生意他自己幹得很順手,可以賺很多錢,就是危害朋友,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幹。
在他所生活的世界裏,欺騙、破産、失敗、各種謀勾當、剝削乃是每日的糧食,大家都貪婪地吃著。他們對幹得十分漂亮的下流勾當表示欣羨,他們在糖果店、酒店和辦公室裏談著越來越動聽的傳聞,對那些公開的欺騙表示贊賞,對千百萬計的金錢表示崇拜,不管這些錢是怎麼來的,不管它和旁人有什麼關系,是賺來的還是偷來的,只要是錢就行。
可是對于那些手腳不靈或者不走運的人來說,他所遇到的,只有嘲諷,只有嚴厲的審判、拒絕貸款和喪失信用。一個幸運者是一切都有的,如果說他今天失敗,虧損百分之二十五,那麼明天,那些被他偷盜的人就會給他更多的貸款,他損……
福地八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