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古代人物傳記>孔子傳>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第2小節

《孔子傳》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

第2小節
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孔子傳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上一小節]法積累資金,一心慾將自己的喪事辦得隆重些,排場些,足見他的一片誠心。而後來,自己的病竟漸漸地好了起來。當恢複了健康,談及此事時,自己竟斥責子路說:“吾本無家臣,爲何要讓有若做吾之家臣呢?此欺誰?欺天嗎?喪禮何必隆重,吾與其死于治喪的家臣之手,何如死于二三子之手,難道二三子能棄吾屍于野而不葬嗎?”他最擔心子路的安危,諄諄告誡說:“由啊,你好勇過人,當此衛guo多事之秋,你應甘居人後,勿需奮勇爭先。”

  子路卻不同意夫子的意見,他表態說:“食君之祿,必當忠君之事,豈能甘居人後呢?”

  因子路與高柴有公務在身,官差不自由,便先告辭離去了。孔子望著子路與高柴的背影,默立良久,然後歎息著說:“由與柴並仕衛guo,一旦衛guo有亂,柴可安然無恙,由則難保其身矣!”

  子貢問道:“夫子何發此感慨?”

  孔子心情沈重地回答說:“從其二人平日xing情和行事可以預料。柴外貌若愚,內心精細,且能深明大義,頗有明哲風度,遇到危難,定然能經權擇用,從容避害;由天xing好勇,素xing率直,只知一意孤行,不肯思前想後,頗似一魯莽漢,遇到危難,只知勇往直前,定然蹈殺身之禍。”說完,又長歎一聲。

  母qin的懷抱是溫暖的,祖guo的土地是芬芳的;飽受委屈的孩子,撲入母qin的懷抱,必然放聲痛哭;飽經憂患的赤子,踏上祖guo的土地,則感到甜蜜與幸福,感到安然與踏實;燕雀歸林,即刻感到了巢穴羽毛的柔軟,聽到了幼雛的歡歌;漁人歸港,一眼便瞥見了翹首仰望的父母與妻小,感觸到了草棚茅舍的溫馨。孔子一踏上祖guo的土地,頓時感到心曠神怡,仿佛突然年輕了許多,變成了少年,得了神通。他只覺得祖guo的紅日比異guo他鄉的既大又圓,就要將人炙化;祖guo的風是和煦的,多情的,不斷地撫摸著自己的面頰,撕扯著自己的yi襟,一個勁地往自己的心窩裏鑽;祖guo的空氣是清新的,shi潤的、像蜜一樣甘甜;祖guo的山是青的,shui是綠的,林木是蒼翠的,似乎正在往下淋漓著一滴一滴的綠油;祖guo的每一個人的面孔都是和善的,目光是柔和而多情的。他解開song襟,拿出那包泥土,又奉還給了祖guo的大地。他又想起了那棵刺疼了腳面的蓬草,不知現在已飄落到何方去了,是否墜入了泥潭,變成了汙垢?而自己卻已回到了故土,就要與家人團聚,似乎自己的命運,自己的歸宿,要比蓬草強些。十四年的時光,這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滴shui,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卻是如此的漫長啊!世事動亂,瞬息萬變,他的阙裏,他的孔宅,他的杏壇,他的qin友,他的故舊,該是怎樣的呢?他恨不能cha翅飛回故居,與qin人團聚……

  入夜,孔子獨自一人在杏壇周圍徘徊,空中有細紗似的薄雲在飄浮,一輪明月,捉迷藏似地時隱時現,朦胧的月光透過茂密的杏林篩于杏壇,一切尚隱約可辨。孔子撫摸著一棵棵銀杏樹,離去時只有碗口那麼粗,苗條條地直往上鑽,樹皮呈黃綠se,光滑滑、油膩膩的,用拇指輕輕一掐,便淌淚似地往外流著綠se的液汁。而今,樹已合抱,樹冠若傘,樹皮疤疤擦擦的,像厚厚的魚鱗老繭。時光易逝,連這些銀杏樹也都已經變得蒼老了。一陣涼風掠過,樹葉飄飛,最後落到了樹下,躺在那兒一動不動了。落葉歸根,自己總算是回來了,沒有客死異鄉,這是值得快慰的。然而,家鄉的巨變,卻不能不使他傷情。記得當年旅齊兩年,狼狽歸來時,賢惠的妻子是那樣熱情地接待他,知情地ti貼他,溫存地撫慰他;夾谷會盟凱旋歸來時,當夜,美麗的妻子是那樣的狂熱,那樣如醉如癡,躺在他的懷裏撒jiao,使出了一個妻子所能使出的一切解數,抒發對他的慶賀、崇敬和愛戴之情,使他幸福與陶醉。而今歸來,人去室空,他面對孤燈,孑然一身。可憐的跛腳哥哥伯尼也去世了,當時自己是得到了消息的,但卻未能趕回來吊孝。早期的學生,那“三桓”之一的孟懿子也去世了。往日的qin友,故舊,俱已老的老,亡的亡了。往日的杏壇,弟子往來如雲,而今卻一片荒蕪,蕭條冷落。整個孔宅,因年久失修,牆坍壁殘,一派衰敗景象……這就是東方哲人追求一生所得到的結果,這就是一個聖賢所落的可悲下場。然而,孔子卻絲毫也不懷疑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絲毫也不後悔自己所走過的道路,絲毫也沒有動搖“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他自己業已風燭殘年,看來難以實現夙願,但他堅信,他的弟子們,或者更遠的後人,定會有人去努力實現它。在經濟上,他近乎一貧如洗了,但他卻並不悲哀,他爲自己有那麼多賢弟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是他的寶貴財富,他是世上最大的富有者,怎樣的貴族,怎樣的富翁,怎樣的萬貫家私能抵得上他一個顔回,一個子路,一個子貢呢?弟子中定有若幹人繼承自己的事業,治guo平天下,使天下的億萬人都過上安逸幸福的生活,到那時,自己將含笑于九泉……

  孔鯉與子思走了過來。孔鯉將一件風yi披在父qin的身上,說:“父qin,夜已深了,小心著涼,請回吧!”

  “祖父旅途勞頓,該早些休息了。”這是子思那稚嫩的聲音。

  這次歸來,最使孔子感到快慰的就是子思,他長得細高挑,白淨臉,眉清目秀,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材。特別是他那聰明穎悟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他的父qin。孔子曾考問過他的學識,小小年紀,竟然通曉了“六藝”。人無不將希望寄予後代,看到自己的事業後繼有人,孔子怎能不由衷的喜悅和高興呢?這是他晚年最大的精神安慰!……

  “是呀,夜深了,你們也該早些休息了!”孔子似在自言自語地說。

  孔鯉上前攙扶著孔子,子思牽著祖父的手,往回走去……

  第二天一早,冉求便來請夫子了,他要陪夫子去拜見季康子與魯哀公。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華麗耀眼的服裝,春風得意,躊躇滿志。事實果然像歸guo時夫子所預料的那樣,季康子對他不是“小用”,而是“大用”,使他有了施展才幹的機會,在這次對齊戰鬥中立了大功。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應該歸功于夫子的教誨。夫子滿腹經綸,德高望重,有功于魯,如今回來就是三朝元老了,說出話來,誰能不聽?自己頗得季氏信任與重用,再把年輕有才幹的同學任用起來,那麼,夫子奔波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就可以首先在魯guo實現了!他今天特意打扮得這樣漂亮,一則表示對夫子的敬重,夫子一向是講究儀表的;二則表示自己的喜悅與興奮,告訴夫子自己的chu境與心情;三則表示自己的理想、願望與決心;四則向季氏與guo君表明孔門師徒不同凡俗。

  孔……

孔子傳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