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周恩來傳>五、顧全大局相忍爲黨

《周恩來傳》五、顧全大局相忍爲黨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對于李立三的“左”傾錯誤,共産guo際在7月時認爲:“是在策略上組織上工作上都犯了部分的錯誤”,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是在guo際路線之下工作的”。

  共産guo際不認爲是路線錯誤。

  周恩來、瞿秋白就是本著這一精神,回guo來糾正錯誤的。

  共産guo際下屬有一個東方部,部下分三個二級部,即遠東部、中東部、近東部。東方部部長名義上是庫西甯,副部長有馬基業爾、米夫等,米夫兼遠東部部長,實際上管中guodang。周恩來回guo,走的路線是先從莫斯科到柏林,然後乘坐從柏林去中guo東北的guo際列車回guo,在列車到達莫斯科站後,細心謹慎的周恩來,利用火車停留的時間,同馬基亞爾取得聯系,再一次問他:guo際的同志還有沒有新的意見?

  馬基亞爾回答說,沒有了,按照guo際七月決定改正就行了。

  “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可以說是完全按照共産guo際七月決定辦的,周恩來、瞿秋白等貫徹得很好。共産guo際遠東局的代表給六屆三中全會寫了信,說:讀了瞿秋臼、周恩來、李立三的發言,李立三“完全正確地了解了白己的錯誤”,“dang的路線常常是與guo際路線相適合的,從來就沒有兩條路線,只是曾經在這條正確的路線上有過不正確的傾向”。

  可是,正當局面已經扭轉,工作走向順利的時候,共産guo際看了李立三8月1日、3日在政治局的講話記錄,十分惱怒,于是把李立三的錯誤xing質升級,說它是“半托洛茨基主義盲動主義的路線”。共産guo際在10月發出了給中共中央的指示信,說是“在中guo革命最重要的時機,曾經有兩個在原則上根本不同的政治路線彼此對立著”,“這就是立三同志的路線,這就是反guo際的政治路線”。

  這樣,六屆三中全會就被放到了調和主義的地位,周恩來、瞿秋臼遭到了責難,正確變成了錯誤。在中共中央受到巨大壓力的時候,王明這個投機分子、野心家先于中共中央知道了共産guo際的精神,寫了《兩條路線底鬥爭》的小冊子,形成宗派來反對中央,使dang內十分紊亂,在臼se恐怖環境中chu于極危險的境地。毛澤東後來說:當時是共産guo際東方部領導人同王明合作,批評中guo較正確的兩位領導同志,說他們是對立三冒險派的調和主義,硬把這兩個人的威信壓下去。

  情況就是這樣,他們要把王明等人扶上臺,使中共中央置于共産guo際的絕對控製之下。爲了改組中guodang的領導,共産guo際主席團委員曼努意斯基提出召開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並派米夫來華直接cha手中guodang的內部事務。

  周恩來、瞿秋白開始時曾進行申辯,說明三中全會是按共産guo際的精神召開的。後來看到情況已發展到中央破産、dang內分裂的痛心局面,他們從照顧大局,相忍爲dang出發,就不再辯解,接受guo際決定,表示自己既已錯誤,應退出政治局,辭去中央職務,希望過去曾反對過立三錯誤的各方面的人團結一起,來執行guo際路線。由于中共中央的工作離不開周恩來,他在dang內的威信使他們不便抛開周恩來,他的辭職未獲允准。周恩來服從組織決定,繼續工作下去。chu于萬分痛苦中的周恩來,從大局出發,忍辱負重,維護了dang的統一和生存。

  1931年1月7日,米夫主持下在上海秘密召開了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會上,周恩來、瞿秋白被置于“被告”席上,事實上成爲主要的批判對象。周恩來被繼續留任,實際上是chu于留職察看的境地,chu境十分艱難。但爲了dang的統一,使大家認識在dang內鬥爭中清除派別觀念的重要xing,他在發言中仍然坦率地指出,中guo共産dangchu在困難時期,現在要加緊將它恢複與健全,如果說“凡是過去堅決執行立三路線者,或是指導機關主要負責同志,便是立三派,拿他們當派別看待,說他們不堪造就,這依然是立三路線的繼續,我們也是要反對的”。他盡量保護幹部,維持dang的元氣。

  四中全會後,中共中央爲米夫、王明所控製,接著就向各根據地派出“欽差大臣”,中央向外派出一個人都要由米夫布置。在中共中央內部,王明壓製周恩來。周恩來曾經向遠東局訴說,但是王明有共産guo際東方部作後臺,他的訴說毫無效果。周恩來極力保持住他所領導的中央軍委、特科和交通機關,不使王明派人打進來。例如王明曾經要派一個黃埔生黃第紅到中央軍委工作,而這個人實際上暗中已同蔣介石勾搭上。周恩來通過情報系統截到了黃第紅給蔣介石的效忠信,拿給王明看,王明才沒有話說。

  4月24日,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漢口被捕叛變。在南京打入guodang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的共産dang員錢壯飛得知後立即派人報告中央。周恩來在陳雲等協助下果斷地采取緊急措施,安全轉移了中共中央、江蘇省委和共産guo際遠東局的全部機構,guodang企圖一舉破壞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的計劃落了空。接著,躲住在周恩來寓所的向忠發,不聽周恩來的勸告,擅自外出,被guodang逮捕。周恩來正在設法營救,卻得到消息說向忠發已經叛變。周恩來冒險到自己的寓所去觀察聯絡信號,斷定向忠發已經帶人來搜查過,趕緊離開。從此,周恩來再難在上海秘密工作下去了。

  1931年12月上旬,周恩來離開上海,坐船經廣東省的汕頭、大埔,轉到福建永定繼續航行,于下旬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

  這時,王明已經先周恩來于10月間離開上海去了莫斯科。行前,王明曾經對周恩來說,到中央蘇區後,毛澤東只管政府的工作。周恩來離上海前,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又對周恩來說,到中央蘇區後,周恩來是蘇區中央局書記,毛澤東管政府,朱德管軍事。這都是說,不要毛澤東管軍事。周恩來到達中央蘇區後,糾正了當時蘇區存在的肅反擴大化的錯誤。在軍事方面,1932年1月9日,中共臨時中央發出了《中央關于爭取革命在一省與數省首先勝利的決議》,提出中央蘇區要“占取南昌、撫州、吉安等中心城市”。毛澤東找周恩來談了在蘇區打寨子的必要,而不應打大城市,周恩來聽取了毛澤東的意見。他致電中共臨時中央,說明紅軍目前攻打中心城市有困難。

  臨時中央回電說,至少要在撫州、吉安、贛州中途擇一個城市攻打。

  接到回電,周恩來只好召開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討論。會議決定打贛州。毛澤東表示反對,但多數通過。2月4日至3月7日,紅軍打贛州,久攻不克,在guodang軍大量增援的情況下,只好撤回。

  自此以後,周恩來不顧臨時中央的交代,一直主張毛澤東不應離開軍事的領導,而且對他言聽計從。3月30日,率紅軍東路軍行動的毛澤東電……

周恩來傳五、顧全大局相忍爲黨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五、顧全大局相忍爲黨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