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周恩來傳>七、全國解放戰爭的副帥第2小節

《周恩來傳》七、全國解放戰爭的副帥

第2小節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周恩來傳七、全國解放戰爭的副帥上一小節]端,決戰階段的主要標志是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的序幕是濟南戰役。

  對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周恩來qin自起草了很多電報,對于兵力部署、作戰指揮、兵員物資補充等問題,都有過詳細的指示。1948年10月2日,周恩來就蔣介石從華北調兵增援錦州後,林彪對集中兵力攻錦州的方針發生動搖,並要華北楊(得志)、羅(瑞卿)、耿(飙)兵團支援東北一事,爲中央軍委起草了致林彪、羅榮桓電。電文中指出,“你們應靠自己的力量來對付津榆段可能增加或山海關北援之敵,而關鍵則是迅速攻克錦州,望努力爭取十天內外打下該城。”15日,錦州解放,殲滅敵人10多萬。17日,周恩來在爲中共中央起草的賀電中說:“這一勝利出現于你們今年秋季攻勢的開始階段,新的勝利必將繼續到來,望你們繼續努力,爲全殲東北蔣匪部隊,完全解放東北人民而戰!”指明了錦州戰役必將發展成爲解放全東北的大戰。

  10月19日,長春解放,東北解放的大局已定。在此情況下,20日,周恩來起草了中共中央致東北同電並告林彪、羅榮桓等,要他們加緊修通中長路陶賴昭至四平段,以便解放沈陽後迅速修通中長路全段並向北甯路推進。11月2日,沈陽、營口解放,遼沈戰役結束。蔣介石和傅作義對于平津地區的守軍是南下還是西撤舉棋不定,明爭暗鬥。9日,周恩來起草中共中央軍委致華北、東北有關領導同志的電報,說:傅作義“正徘徊于平、張、津、保之間,對堅守平、津或西退綏、包,似尚未下最後決心”。爲了抑留傅作義部隊于平、津、張、保地區,命令華北第三兵團西開協同第一兵團攻太原後北返,華北第三兵團停止執行圍攻歸綏計劃,以防傅部西退,等待東北野戰軍入關共同奪取平、津。這月上旬,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擴大原定的淮海戰役作戰規模,並指示華東、中原兩野戰軍協同作戰。

  1948年11月17日,周恩來起草了中央軍委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電,指出“在我勝利威脅下,蔣匪必將考慮其長江防線問題”,而“蔣匪嫡系24個師從華北海運江南,是蔣介石今天唯一可以使用的機動兵力”,“從全局看來,抑留蔣系24個師及傅系步騎16個師于華北來消滅,一則便利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二則將加速蔣匪統治的崩潰,使其江南防線無法組成,華東、中原兩野戰軍既可繼續在徐淮地區殲敵,也便東北野戰軍將來沿津浦路南下,直搗長江下遊。”電報要東北野戰軍考慮改變原定的休整到12月末的計劃,提前進關。18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東北野戰軍取捷徑以最快速度進關。29日,平津戰役開始。12月中旬起,周恩來協助毛澤東指導平津前線領導人開始同傅作義派來的人員進行談判,基本原則是爭取敵方放下武器。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至此,蔣介石guodang的精銳主力已被消滅。15日,天津解放。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長期以來,周恩來從事著同一些guodang將領的秘密聯系工作。1945年12月,他爲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的電報中,要他們做好爭取原西北軍將領的工作。在戰鄒發的關鍵時刻,這項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如1946年6月16日,周恩來電告中央,馮治安的副總司令張克俠已被guodang方面注意,現要將其妻子子女先送到解放區,請告徐冰洽辦。17日,他電告中共中央轉陳毅說,吳化文願意找出路,請陳毅聯系。後來,濟南戰役中,guodang整編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部約2萬人陣前起義,促使戰役提前12天結束,人民解放軍減少了二三千人的傷亡。淮海戰役開始,任guodang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的中共地下dang員何基沣、張克俠率部2萬多人起義,爲人民解放軍迅速切斷黃百韬兵團的退路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這也是使得淮海戰役擴大規模的因素。

  在指揮解放戰爭中,周恩來日夜繁忙,席不暇暖。他參與各戰備區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的決策,對許多戰役都曾以電報作出指示。他起草的指揮作戰的電報,最多時一晝夜達22份。1948年,爲了使部隊由遊擊戰爭過渡到正規戰爭,他爲中央軍委擬定了《關于統一解放軍全軍組織和番號的規定》。1949年6月,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發布命令,公布了中guo人民解放軍的軍旗、軍徽式樣。

  周恩來回到延安後,1946年12月16日,被任命兼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長。他領導了guodang統治區波瀾壯闊的第二條戰線。這條戰線,以學生爲主ti,有廣大工人、農民、教員、職員、愛guo民主人士等參加,展開了同guodang反動派的迅猛異常、一lang高過一lang的鬥爭。“從解放區自衛愛guo戰爭與蔣管區人民民主愛guo運動的配合發展和勝利中,取消大地主大資産階級的獨裁統治”。

  第二條戰線的基礎,是周恩來在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的長期工作中打下的。1945年的“一二·一”運動推動了全guo的愛guo民主運動。在中guo共産dang的號召下,一個以學生運動爲主的反內戰運動一時席卷了整個guodang統治區。1946年6月,周恩來批准中共南京局上海工委書記華崗的建議,決定組織上海各界代表到南京爲和平而請願。代表們6月23日在下關車站遭到大批特務圍攻和毆打,暴露了蔣介石不要和平的原形。從“一二·一”到“六·二三”的和平民主運動,爲形成第二條戰線,迎接更大規模的鬥爭作了准備。

  周恩來兼任中央城工部部長後,1949年1月,調整了guodang統治區的中共組織系統,以便配合解放戰爭,迎接全guo革命新gāo cháo。2月1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言,分析了蔣管區人民運動,指出這是“第二戰場”。他說:美帝guo主義侵略中guo、支持蔣介石打內戰的事實,激起了中guo人民去年年底的反美抗暴鬥爭,美蔣反動派更加陷于孤立。會議通過了迎接中guo革命新gāo cháo的指示,指出中guo政局將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全guo反帝反封建鬥爭的新的gāo cháo階段,現在是它的前夜,中guo共産dang的任務是爲爭取這一gāo cháo的到來及其勝利而鬥爭。

  1947年,學生運動gāo cháo疊起。5月5日,周恩來起草的中共中央指示中,要求guodang統治區的dang組織“保護我dang及民主進步力量,以繼續加緊開展人民運動”,“蔣管區城市工作,一切要從長期存在打算,以推動群衆鬥爭,開展統一戰線,如此,方能配合解放區勝利,推動全guo新gāo cháo的到來。”5月20……

周恩來傳七、全國解放戰爭的副帥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七、全國解放戰爭的副帥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