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卡爾·波普爾>曆史決定論的貧困>i.曆史決定論的反自然主義學說

《曆史決定論的貧困》i.曆史決定論的反自然主義學說

卡爾·波普爾作品

  曆史決定論強烈反對社會學領域中的方法論自然主義,而聲稱物理學特有的某些方法不能應用于社會科學,因爲社會學與物理學之間有著深刻的差異。它告訴我們說,自然法則或“自然規律”在任何地方都是始終有效的;因爲物質世界受著在整個空間和時間之內不變的物質統一ti的支配。然而,社會學規律,或社會生活規律則隨著不同的地點和時期而有所不同。雖然曆史決定論承認,有許多典型的社會條件,並且可以觀察到這些條件有規律地一再發生,但它否認在社會生活中所發現的規律xing具有物質世界規律xing那種不變的xing質。因爲它們取決于曆史,取決于文化上的差異。它們取決于特定的曆史境況。例如,人們談到經濟規律時不應不加限定,而應該說封建時期的經濟規律,或早期工業時期的經濟規律等等,總要提到所說的規律在其中起作用的那個曆史時期。

  曆史決定論斷言,由于社會規律具有曆史相對xing,因而大多數的物理學方法不能應用于社會學。這種觀點所根據的典型的曆史決定論論點涉及到概括、實驗、社會現象的複雜xing、精確預測的困難以及方法論本質主義的意義。我將逐一討論這些論點。

1.概括

  按照曆史決定論的看法,在自然科學中,概括及其成功的可能xing在于普遍的齊自然(uniformity of nature),在于觀察到(也許不如說在于認定)在類似的條件下會發生類似的事情。這個原理被看作是在整個空間和時間內有效,據說它是物理學方法的基礎。

  曆史決定論堅持認爲,這個原理在社會學中必然是無用的。類似的條件只發生在單個曆史時期內。它們決不會在時過境遷時還繼續發生。因而社會中沒有可以作爲長期xing概括的根據的那種恒久的齊一xing——其實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我們沒有注意那些平凡的規律xing,例如下述的真命題:人類總是生活在集ti之中,或某些東西的供應是有限的,而另一些東西如空氣的供應是無限的,只有前者才能有市場價值或交換價值。

  按照曆史決定論者看來,忽視這種限製並試圖概括社會齊一xing的方法,無形中假定這些規律xing是永恒的;因此一種在方法論上很幼稚的觀點——認爲社會科學能夠采取物理學的概括方法——將造成一種錯誤的和可能誤人子弟的社會學理論。這種理論會否認社會發展、或者否認社會總是發生重要的變化。或者否認社會發展(如果有的活)可以影響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律。

  曆史決定論者常常強調,在這些錯誤的理論後面通常有一種辯解的意圖;而事實上,社會規律不變的假貧可能很容易被濫用于這些目的。首先,它似乎認爲,由于不愉快或不合意的事情是由不變的自然法則決定的,所以必須加以接受。例如人們引用了經濟學的“不可抗拒的規律”來證叨,用法律幹預工資交易是無效的。濫用持久xing假設的另一種辯解,助長了一種不可避免xing的普遍感覺,從而使人容易安靜而不加抗議地忍受不可避免的不幸。現在的一切將會永遠存在,試圖影響事件的進程,甚或對它作出評價,都是荒唐可笑的。人們並不對自然規律提出異議,而企圖推翻它們那就只能導致災難。

  曆史決定論者說,這是保守的和爲現實辯解的,甚至是宿命論的論點,是主張社會學應該采用自然主義方法的必然結論。

  曆史決定論者反對這些議論,認爲社會的齊一與自然科學齊一迥然不同。社會的齊一是隨著不同的曆史時期而改變的。而人的活動正是改變它們的力量。因爲社會的齊一不是自然法則,而是人爲的;而且雖然可以說它們依賴人類的本xing,它們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爲人類的本xing有力量改變它們,而且也許能控製它們。所以人類能夠使事情變得更好些或更糟些,積極的改革不一定無效。

  曆史決定論的這些傾向吸引著感到應該有所作爲的人,尤其是感到應該幹預人類事務並拒絕承認現有事態不可避免的那些人。趨向于有所作爲並反對任何暗自滿足的傾向,可以稱之爲“能動主義”。我將在第17和18節更多地談論曆史決定論與能動主義的關系;但我在這裏援引一位著名的曆史決定論者馬克思的一句衆所周知的勸誡,這句勸誡突出表達了“能動主義者”的見解:“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2.實驗

  物理學運用實驗方法;即它采用人工控製、人工隔離,以此來保證再現類似的條件及因此而産生的某種效應。這種方法的基礎顯然是,在條件類似的地方會發生類似的事情。曆史決定論者聲稱,這種方法對社會學是不適用的。他爭辯說,即使它是能夠適用的,也不是有用的。因爲,當類似的條件僅僅發生在某個時期內,任何實驗結果只有十分有限的意義。而且,人工隔離正好排除了社會學中極其重要的因素。有的經濟問題正是由于個人和集ti在經濟上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而魯賓遜·克魯索及其與世隔絕的個ti經濟決不可能成爲這種經濟的有價值模式。

  曆史決定論者進一步論證說,真正有價值的實驗是不存在的。大規模的社會學實驗決不是物理學意義上的實驗。它們不是爲了促進知識本身的發展,而是爲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這種實驗不是在一個與外部世界隔離的實驗室中進行的;相反,這種實驗改變了社會的條件。由于進行第一次實驗就改變了條件,這種實驗決不會在完全相似的條件下重複。

3.新穎xing

  上述論點值得推敲。我已說過,曆史決定論否認在完全相似的條件下重複大規模社會實驗的可能xing,因爲第二次進行實驗的條件必定受到以前進行的實驗的影響,這種議論依賴于這樣的觀念:社會猶如有機ti,它具有一種我們通常稱之爲曆史的記憶力。

  在生物學中,我們能夠談論某種有機ti的生活史,因爲有機ti部分地受過去事件的製約。如果這種事件重複發生,它們對于有經驗的有機ti,就失去了新穎xing,而帶有習慣的se彩。然而這正是爲什麼重複事件的經驗不是原來事件的經驗之故——爲什麼重複的經驗是新的。所以,被觀察事件的重複可能相當于觀察者産生了新的經驗。由于重複形成了新的習慣,因而産生了新的習慣條件。所以,我們對同一個有機ti重複某一實驗的全部條件——內部的和外部的——不可能十分相似而使我們能夠談論真正的重複。即使環境條件的完全重複也是與有機ti中的新條件相結合的,因爲有機ti從經驗中學習了。按照曆史決定論看來,這也適用于社會,因爲社會也有經驗:它也有它的曆史。社會只能緩慢地以它的曆史(部分)……

曆史決定論的貧困i.曆史決定論的反自然主義學說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i.曆史決定論的反自然主義學說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