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曆史決定論的貧困iii. 對反自然主義學說的批評上一小節]議是,這種方法意味著對社會秩序采取”能動主義的”態度(參閱第①節),因而容易使我們不贊同反幹預主義者或“被動主義者”的觀點。這觀點認爲,假使我們對現存的社會經濟狀況不滿,乃是因爲我們不理解它們是怎樣起作用的和爲什麼能動的幹預只能使事情更糟。在這裏我必須承認,我當然絲毫不贊同這種“被動主義者”的觀點,我還認爲全面的反幹預主義政策是站不住的——即使以純邏輯的理由來說也是如此,因爲它的擁護者們不得不爲了防止幹預而推薦某種政治幹預。然而,技術方法本身在這個問題上是中立的(它本來就應該是中立的),而與反幹預主義不相容;相反,我認爲反幹預主義包含著一種技術方法,因爲斷言幹預主義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就是說某些政治行爲不能取得某些結果——取得的不是希望的結果。任何技術的最典型任務之一就是指出什麼是不能實現的。
更嚴密地考慮這一點是值得的。正如我在別表明的,所有的自然規律都可以表述爲斷定某事不可能發生;就是說,可以用諺語的方式表述爲一句話“你不能用竹籃子打
”。例如: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述爲:“你不能製造一臺永動機”,熱力學定律可以表述爲:“你不能製造一臺效率爲100%的機器”。對自然規律的這種闡述方法使其技術意義變得明顯,因此它可以被稱爲自然規律的“技術形式”。假如我們從這個意義上來考慮反幹預主義,那麼,我們馬上就可以看到,它很可以用這樣一些話來表述:“你不能得出如此結果”,或者,“如果沒有如此伴隨作用,你就不能取得如此結果。”但這表明反幹預主義可以被稱爲典型的技術論。
當然,社會科學領域並非只此而已。相反,我們的分析的意義在于這樣的事實:它使我們注意到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一種真正基本的相似。我想,社會科學規律或假說是存在的,它們與自然科學的規律或假說是相似的。鑒于這些社會學規律或假說的存在(不同于所謂“曆史規律”)常常受到懷疑,我現在要舉出一些例子:“你不能采用農業關稅而同時又減少生活費用,”——“在一個工業社會中你不能象組織生産者壓力集團那樣有效地組織消費者壓力集團。”——你不能有一個中央計劃社會的同時又保持具有競爭價格主要職能的價格製度。”——“你不能實現充分就業而又沒有通貨膨脹。”另一組例子可以取自權力政治:“你不能進行一場政治改革而又不産生對所要達到的目的來說是不可取的影響。(因此,要提防它們)。——“你不能進行一場政治改革而又不使反對力量加強到大致與改革的範圍成比例的程度。”(這也可以說是“總有與現實相聯系的利益”的技術推論)——”你不能進行革命而又不引起反抗。”還可以給這些例子再加上兩個,這兩個例子可以稱爲“柏拉圖的革命規律”(出自《理想
》第八卷)和“艾克頓勳爵的腐敗規律”,分別是:你不能進行一場成功的革命,如果統治階級沒有因內讧或戰敗而受致削弱的話。”——“你不能給一個人以控製他人的權力而又不誘使他去濫用權力”——這種誘惑大致隨著所掌握的權力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幾乎無人能夠抵禦這種誘惑。”在這裏我們沒有假定已有證據的力量支持這些其表述還有很大改進余地的假說。它們不過是漸進技術要討論和充實的那種類型的陳述的例子罷了。
盡管“工程”這個詞會帶來有異議的聯想,但我還是用“漸進的社會工程”來描述漸進技術結果的實際應用。這個詞之所以有用,乃是因爲需要有一個適用于各種社會上活動的詞(私人的活動和公衆的活動),這些活動要實現某個目的就得自覺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技術知識。漸進社會工程和自然工程一樣,都把目的置于技術領域之外。(技術之對待各種目的,只是看它們是否彼此相容或能否實現而已。)在這一點上,它和曆史決定論不同,因爲曆史決定論認爲人類活動的目的取決于曆史的力量,因而它包括在曆史決定論的範圍內。
正如自然工程的主要任務是設計機器和改造、維修機器一樣,漸進社會工程的任務是設計各種社會建構以及改造和運用已有的社會建構。這裏所用的“社會建構”(social institutions)這個詞的意義很廣泛,包括私人質的和公衆
質的東西。因此,我將用這個詞來描述一個企業,不論它是一個小商店還是一間保險公司,同樣也可以用這個詞來描述一所學校或一種“教育製度”,或一個警察部隊,或一個教堂,或一個法庭。漸進的技術師或工程師認識到,只有少數的社會建構是人們有意識地設計出來的,而絕大多數的社會建構只是“生長”出來的,是人類活動的未經設計的結果。然而,盡管漸進工程師對這種事實可能有極深刻的印象,但他作爲技術師或工程師將以“功能的”或“工具的”觀點來看待社會建構,他得把它們視爲達到某些目的的手段,或者認爲它們可以加以改變而服務于某些目的;認爲它們是機器而不是有機
。當然,這不是說,他將無視社會建構和實際工具之間的根本區別。恰恰相反,技術師以假說的形式來表述他的結果時,不但要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似,也要研究它們之間的區別。下面的例子表明,用技術形式來提出關于社會建構的假說確實是不困難的。“你不能建造連傻瓜也會幹的社會建構,即其功能不大依賴于人的建構,你充其量只能幫助人們進行工作以期達到社會建構的設計目的,從而減低人的因素所帶來的不確定
,成功與否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于人的創造
和知識。(社會建構好比堡壘。“白們不但要設計得好,而且要恰當配備人員。)”
漸進工程師的特有態度便是如此。他也許抱有把社會看作“整”的某些理想(例如社會的普遍福利),但他並不相信把社會作爲一個整
來重新設計的那種方法。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他總是采取能夠不斷改進的小規模的調整和再調整來實現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某些個人或集團的財富的積累或權力的增加;或者財富和權力的分配;或者保護個人或集團的某些“權利”等等。因此,公共的或政治的社會工程可以具有多種多樣的傾向,可以是極權主義的,也可以是自由主義的。(w·李普曼以“自由主義的議程”這個標題列舉了一些漸進改革的意義深遠的自由主義綱領的例子。)漸進工程師,例如蘇格拉底,知道他的知識多麼少。他知道我們只能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因此,他將一步一步地走,……
曆史決定論的貧困iii. 對反自然主義學說的批評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