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第五章:中國封建王朝的修複機製第4小節

《興盛與危機》第五章:中國封建王朝的修複機製

第4小節
金觀濤、劉青峰作品

  [續興盛與危機第五章:中國封建王朝的修複機製上一小節]者想取消guo家,或者想回到古代農村公社中去。

  馬克思曾論述不同的社會結構決定著人們不同的精神方式、他說;“從物質生産的一定形式産生;第一,一定的社會結構;第二,人對自然的一定關系。人們的guo家製度和人們的精神方式由這兩者決定,因而人們的精神生産的xing質也由這兩者決定”。根據這一原則,我們可以看到,中guo封建社會的宗法一ti化結構決定了人們(包括農民)的精神生産的xing質,農民的皇權主義和宗法思想,正好是家庭與guo家同構這種社會結構份必然反映。

  5.6第二塊修複模板:一ti化目標

  宗法家庭結構只是第一塊修複模板,它保存了guo家組織的一些基本原則,是滲透到社會各階級成員思想意識中的一種力量。在大動亂中,家庭結構是一種沒有象guo家組織那樣被粉碎的社會組織。第一塊修複模板的作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宗法家庭結構盡管是guo家組織的同構ti,但它們畢竟不是同一層次上的組織。guo家組織遠比家庭組織精細、複雜得多。更重要的是,中guo封建大guo要建立跨地域的政治統治,必須通過一ti化,即由信奉儒家guo家學說的儒生組成guo家官僚機器,這樣才能控製小農經濟所帶來的貴族化趨勢,保持統一大guo的形態。這一點,不能包含在宗法家庭結構之中。所以,在新王朝建立過程中,儒家guo家學說及一ti化,是更爲重要的第二塊修複模板。

  第二塊修複模板由如下兩個環節組成;第一,儒家guo家學說對建立新的guo家機構起著理論指導作用;第二,廣大儒生在新王朝建立過程中起著組織作用。第二快修複模板作用,表現在中guo曆次大動亂時期,無論是在豪門世家競相爭雄消活動中,還是在農民起義隊伍中,儒生都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階層。

  當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雲集響應之時,就有“魯諸儒持孔氏禮器(往)歸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孔子的八世孫孔甲(鲋)也投奔起義軍,“爲涉博士,卒與俱死”。西漢末年綠林赤眉大起義,當過縣獄吏的徐宣參加了起義軍,他後來成爲丞相。隋末翟讓、李密的瓦崗軍中,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的文士學人。這些人中有不少後來成爲唐代開guo的名臣賢相,如魏征、高季輔、戴胄、郭孝恪、杜正倫等。著名文士孔德紹在河北窦建德的起義隊伍中任中書令,負責起草各類公文。江南李子通手下有李百葯、殷芋等等。貴族知識分子車密在瓦崗軍中起的作用,更是衆所周知的。他在大海奪戰役中大敗張須陁,打得“河南郡縣爲之喪氣”。他力圖克服農民軍“旦夕偷生草間”的思想,提出了“取天下之策”,以改朝換代爲戰略目標。儒生祖君唐起草的《爲李密檄洛州文》列數了隋炀帝十大罪狀,是一將極富鼓動xing的戰鬥檄文,對全guoxing的反隋運動發生了重要影響。

  每當改朝換代的大動亂來臨時,儒生階層就會激烈地分化。這大件可分三類;一類是保皇派,積極參加鎮壓農民起義,妄圖拯救舊王朝的覆滅,如東漢末年著名大儒盧植、朱儁都是剿殺農民軍的最著名的軍事將領。第二類人積極參加反對舊王朝的鬥爭,甚至有的參加了農民軍起義隊伍。第三類是采取觀望態度的人,他們既不滿于舊王朝的統治,覺得它氣數已盡,又不願參加農民軍,認爲“草寇”終不能成大業。他們窺探形勢,坐待時機。一旦他們認爲有希望重建新王朝的“真龍天子”出現,他們就會主動地投靠,共圖大業。當然,也有不少儒生一直采取避亂的消極態度,我們講的第二塊修複模板的作用,主要是指第二、三類儒生所發揮的作用。

  中guo封建知識分子如何在亂世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方面,他們爲自己塑造了一個理想的典型——諸葛亮。諸葛亮自幼飽讀兵書,研究用兵治guo之道。黃巾起事天下大亂之時,他隱居南陽,號稱“臥龍”,雖足不出戶,但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直至劉備“三顧茅廬”,才將他請出山。一旦入世,他便發揮管仲、樂毅之才,在戰爭中出謀劃策,屢建奇功。入川後。他出任丞相;安邦定guo,製定guo家製度。他沒有個人政治野心,劉備白帝城托孤傳爲曆代佳話。唐代魏征則是治世輔佐天子的典範。這也是因爲他既具有雄才大略,勇于進谏,又沒有個人政治野心。諸葛亮和魏征爲中guo曆代知識分子所仰慕,這很能反映出中guo封建知識分子對自己在亂世和治世所賦有的使命的理解。

  在改朝換代的曆史時期,所謂“真龍天子”的出現,是第二塊模板真正發揮作用的標志。儒家學說中的君權神授、天人感應觀念,在動亂時期往往被人們借以證明真龍天子出世。古書上一說到某人可能成爲皇帝時,就說可以望見他頭頂上有紫se瑞氣,這預示著他是真龍天子,甚至星辰和八字也可以作證。確認“真龍天子”的地位,是儒家組建guo家的重要部分。不管“真龍天子”用什麼樣的天命se彩來塗抹自己,其意義在于,他是重建以皇帝爲中心的宗法一ti化結構的核心。有了“真龍天子”這個核心,就能吸引儒生和各種社會力量來重新組建guo家機器。大大小小的諸葛亮們才能展施自己的抱負和才能。

  事實上,在王朝修複過程中,只有第一塊模板與第二塊模板拼合在一起才能成功(圖13)。兩者的拼合,就意味著重新建立起一個有著宗法家庭同構ti的一ti化新王朝。曆史上有著三種不同的路徑來實現統一的目標:豪門世家利用農民大起義摧垮舊王朝的戰果,重建政權;農民起義首領建朝稱帝;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雖然這三種路徑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點是他們必須遵循的,這就是不論走什麼路徑,都必須在不同的曆史條件下完成兩塊模板的拼合的任務。

  曆史上由豪門世家建立新王朝的有東漢、唐、宋;由農民起義建立的新王朝有西漢與明朝;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完成修複任務的是元、清。第一類情況,我們在本書5.4部分已經順便分析過了。這裏,我們著重分析後兩種情況。

  西漢和明代這樣由農民起義建立起來的新王朝,不僅在世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就是在數以千百次計的中guo農民起義史中也只有此兩例。中guo農民起義軍曾建立過不少政權,但它們存在的時伺都很短。如果把西漢與明的政權建立,僅僅看作是農民起義首領蛻化爲地主階級的代表來解釋,那就把問題簡單化了。我們認爲,這兩次農民起義軍所以能夠修複封建王朝,是由于他們特別注意了第二塊模板的作用,利用儒生實現了一ti化,其首領也轉化爲封建帝王。

  劉邦出身于農民,當過亭長。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他殺沛縣縣令起事。其起義軍成份很複雜,有吹鼓手周勃……

興盛與危機第五章:中國封建王朝的修複機製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五章:中國封建王朝的修複機製第5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