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九章 培訓科學家上一小節]何其他職業轉到科學工作上來。過去在科學發展的全盛時期中,人們都特別重視把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吸引到科學界來。這種傾向已經逐漸消失了,有必要把它恢複過來。應該提供教育上和經濟上的有效便利條件並廣爲宣傳,以便使從事各種工業,農業和辦公室工作的人經過幾年的訓練後就可以實際參加和負責科學工作。
可以立刻投入科學工作的這類新兵便是實驗室助理員。
他們已經在實際科學工作中起了這麼大的作用,但卻不受人注意。吸收他們的辦法就是消除研究人員和助理員之間的界限,並擴大他們目前極爲不足的變成正式科學家的手段。
我們必須發展業余科學學會——就是在目前這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以便使人們不再把這些業余科學學會看作是科學娛樂活動,而把它們看作是在發展科學工作中起著積極、負責和公認的作用的組織。有大量問題由能夠相互配合進行觀察的業余愛好者學會來解決,可以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解決得一樣好,即令不比他們更爲高明。當然在天文學和氣象學中已經在這樣做,可以很容易地把這個做法擴大到大多數其他領域中去。
有一些男女退休人員也可能對科學感到興趣。這是一個過去沒有利用過的科學人才來源,而且這個來源還有增多之勢。科學研究中存在大量重複的和艱苦的觀察工作以及分類工作和協調工作。這種工作雖然極爲重要,在少年氣盛的人看來,卻是特別煩人的工作,對于想總結自己一生的工作成果而不想改變自己工作成果的人說來,卻可能是合宜的。在文獻和書目學領域中已經做了大量這種工作,可是在科學界中,迄今仍沒有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以便利用這支樂意相助的力量。應該有可能在花費不多的情況下,不但保證一切有相當能力的這類人員,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自由出入實驗室和圖書館並在家中使用工作上需要的儀器,而且還保證他們的工作得到應有的重視。
吸收新人員的指導機關
迄今吸收新科學工作人員的事宜大多並無一定辦法或由大學任命委員會之類互不配合的機構來理。我們需要某種機構負責吸收新科研人員,以作爲合理的科學組織方式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機構當然應該同教育當局保持最密切的配合。只有經濟學家的教科書才會說,進入任何職業的人數是由該職業的需要量自動決定的。實際上,由于人們對前景不明,總是會存在供需之間的差距的;
而且,除了就業情況的周期變動之外,在某些部門中還存在長期人手過剩現象,而在另外部門則存在長期的人員不足現象。不能要求毫無世經驗的學生具備預見能力,但卻可以由一個權威機關來代勞,因爲它不僅能夠調查科學現狀,而且可以了解它將來的一切發展計劃。由于科學發展具有難以逆料的
質,當然這個權威機關的任務在科學界要比在幾乎任何其他行業中更爲艱巨。但是可以靠靈活
、特別是用適當調換職業的辦法,來克服這個困難。人員缺乏大概是妨礙迅速發展科學的限製
因素。事實上,在不少忽視潛在人才來源的人看來,情況已經是這樣了。所以一個吸收人才的機關,由于能夠相當准確地指出在各門類和各學科之中可能存在哪些人才,因而可以作出十分有價值的貢獻,從而防止由于意想不到的人員缺乏而使任何計劃擱淺。
我們已經強調指出過改革整個科學教學方法的重要了。我們不僅需要在教育的每一個階段提高對科學的重視程度,而且還需要對科學教學方法以及把科學教學同其他課程聯系起來的方法進行徹底的改革。科學教學的目的有二:提供已經從自然界獲得的系統知識基礎,並且有效地傳授過去和將來用來探索及檢驗這種知識的方法。不過這兩件事不是互不相關的。如果學生不了解知識是怎樣獲得的,如果學生不能夠以某種方式
身參加科學發現的過程,就絕對無法使他充分了解現有科學知識的全貌。現在的科學教學正是在後一方面失敗得最爲明顯。即便在講求實際的實驗室工作中,傳授科學方法的方式通常也仿佛僅僅包括測量和簡單的邏輯推理似的。幾乎沒有人嘗試過怎樣去發揮想象力以及怎樣去創立和檢驗種種假說,其原因部分在于傳統,部分在于經濟,我們已在上文述及了。我們所希望的是把科研當作科學教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這對于要把自己的科學知識用于日常生活或教學的人比對于有志在將來從事科研工作的人更爲必要。
在教育過程的各個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改革。在中學,主要是需要普遍改變對科學的態度。科學應當從一開始就是課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僅僅是附加的,甚或往往是可有可無的部分。不但要把科學作爲一門學科來教,而且要使它滲透到一切學科的內容中。應該指出並說明它在曆史上和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必須打破把科學與人文學科截然區別開來,甚至互相對立的傳統,並代之以科學的人文主義。同時,科學教學本身內容也必須人文化。需要對枯燥無味,就事論事的教學方法進行必要的改造,辦法不是求助于神秘的理論,而是強調說明科學進步本身的生氣勃勃和戲劇
的
質。在這裏,科學史如果不是象目前那樣孤立地來講授,而是密切聯系普通曆史教學來講授,就有助于改進現有的科學教條主義氣氛。這樣,科學史就會一方面說明人們所發現的科學原理是如何穩固地控製自然過程,另一方面又說明科學界在每一階段所提出的合乎理
的解釋、理論和假說不論多麼必要,卻又是多麼不穩定和具有臨時
質。單單過去的曆史是不夠的,不應該因爲科學的最新發展還沒有經過時間考驗,就不把它們包括進去。絕對有必要強調指出科學不僅過去有過變化而且還在不斷變化,有必要強調它是一種活動,不單是一堆事實而已。應該聯系日常生活的直接經驗,把科學具有什麼社會意義,它爲人類提供了多大力量,人類可以對科學派什麼用場以及人類在實際上已經給科學派了什麼用場都原原本本地說清楚而且使其具
化。
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暫時抛開生活中比較遙遠和比較暧昧的部分——太空和化學的奧秘——不去加以解釋,而變得越來越能夠應付日常生活活動了。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最早的活動,然而卻最後爲人們所理解。只有遵照這個方針,只有讓學生自己在他們已經接觸到的事物中去找出新關系來,而不是讓他們在人爲簡化的和不必要的抽象的實驗中去尋找新關系,才能向學生們傳授實用的科學方法。在諸如攝影和無線電之類愛好以及在自然史的整個領域中,……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九章 培訓科學家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