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列入教育課程爲時較晚。它在中世紀教育中沒有地位原是不足爲奇的,可是在文藝複興中複活的人文主義也差不多同樣地毫不理睬它。在大學裏可以學到一些數學,航海學校甚至還教授數學,醫科學校也教授一點植物學和化學,如此而已。在十七和十八世紀,科學有了很大發展,但並不是由于它在教育中占著重要地位才有了發展,而恰恰是在它毫無地位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所有偉大的科學家就其科學知識而言都是自學出來的,盡管有了波義爾和牛頓的先例,科學並沒有在較老的大學中生根。十八世紀末葉,提供若幹充分的科學訓練的教育機構只有普裏斯特利和道爾頓所任教的英幾所非
教派研究院和拿破侖在那裏當過學生的法
炮兵學校。工業革命使科學的重要
提高了。在十九世紀,它逐漸開始進入了大學,後來又進入了中學。劍橋大學的第一任礦物學教授克拉克先生,由于就高級僧侶
甲上的寶石發表學術講演而獲得了教授職位。這是在一個科學學科中最早授予的教授職位之一。在另一方面,劍橋卻不允許當時最有才能的一位英
植物學家詹姆斯·史密斯爵士在那裏教書,因爲他既非大學成員,又非英
教會的成員。在阿諾德博士的拉格比中學中可以看到的科學的唯一痕迹便是那個不幸的馬丁。他把自己的書房變成了一所自然曆史博物館。當時的科學教學帶有一點激進主義的味道,因而受到了教會的猛烈反對,特別是在達爾文引起論戰之後。
當人們把科學接受下來的時候,科學要末好象是附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額外學科,要末就象是靈魂卑鄙,只講物質,舍棄經典而求科學的人們所選擇的道路。連t.h.赫胥黎和他的學生們的大力提倡,也不能把科學從這種景況中拯救出來,或許在劍橋除外。以這種方式把科學列入學校課程所造成的一個結果是:科學教學不是遵照早期科學家們學習科學的方法——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來進行,而是遵照原來古典學術的教學法來進行,換言之,主要是以講課或學術講演方式進行,除此之外,也不能不適當照顧到實際的實驗室活動。
科學數學的先驅們原以爲把科學納入教育課程會消除古典學術所特有的因循守舊、矯揉造作和往後看等缺點,可是他們卻大失所望。當代的人文主義者當初也同樣地認爲,學習古典作家的原著就能立即消除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乏味的學究作風和迷信。專業教師同他們二者相比也毫無遜。他們使理解化學反應和閱讀維吉爾的《伊尼德》一樣變成枯燥無味、背誦教條的事情。當時爲科學在教育中的用
辯護的主要理由是:科學可以讓小孩了解科學發現的成果,從而得到一點關于他們所在的宇宙的知識,同時通過學習科學方法,教他們學會用邏輯方法和歸納方法思維,他們在第一個目標上取得了某些有限的成就,但在第二個目標上卻一事無成。
也許可以希望受過中等或公立學校教育的有特權的社會成員對一百年前的初級物理和化學知識略知一二。不過他們所知道的也許不比現代的一個聰明的孩子由于對無線電感興趣或者對校外科學癖好發生興趣而獲得的知識更多。至于說到學習科學方法,那就完全是一個笑話。實際上,爲了教師的方便,爲了適應考試製度的要求,學生不但沒有必要學習科學方法,相反地倒有必要學習恰恰相反的東西,那就是全盤接受教師和教科書所教的東西並且在教師要求之下把它複述出來,不管他們自己是否覺得有意義。受過教育的人對招魂術或者占星術的騙局(更不用說種族理論或者流傳的神話等更危險的騙局了)的反應說明:在英或者德
進行了五十年的科學方法教育並沒有産生任何明顯效果。學習科學方法唯一之道是一條漫長而痛苦的個人經驗的道路。在改變教育製度或者社會製度以使這一點成爲可能之前,我們至多只能指望培養出少數能學到某些科學技術的人和爲數更少的能對這種技術加以利用和發展的人。
現在我們僅僅在這樣一個小範圍內來考慮教育製度中涉及科學的問題,暫時不希望科學從學生早年起就在全部教學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主導地位,象在蘇聯那樣(因爲那種希望只是一種幻想),並且僅僅集中力量來研究培養科學工作者的問題。即使這樣,目前的製度仍然有極其驚人的缺陷和效率低下的情況。除開某些專門致力于培養極少數兒童的特殊學校之外,學生在十四歲之前,換言之,直到我大部分兒童完成他們的學業的時候爲止,都學不到什麼科學知識。的確,在小學中教授了某些自然知識,轉彎抹角地講了一些
知識,不過,要是說這便是科學教育,那是太可笑了。教師對此是沒有責任的。即使有世界上最完美的課程表,一次向四十名學生講授科學也是極爲困難的。但是這個早期的限製有其嚴重的後果。第一,當孩子年齡還小,天生的好奇心還沒有被社會傳統磨掉的時候,不對他們講授科學,就會失去喚其他們對科學的持久興趣的最好機會。實際上,如果教育家們能花時間研究一下科學教學,他們就會發現:它的很多內容的確是適合幼小兒童的接受能力的。事實上,有可能而且有人已經把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傳授給六歲的兒童。
這些兒童有的甚至還不識字。
這個限製造成的另一後果是:許多有前程的科學新兵就在這一階段中失去了。這一點當然不限于科學。格雷和莫斯欽斯基的著作表明:能力超群的小學生中僅有百分之二十六能在中學裏繼續學習,而在不能繼續學習的那些學生當中,肯定有不少會成爲有前程的科學家。的確也有少數人在後來由于當上實驗室助理員而參與科學工作,不過人數寥寥無幾。
無線電業余科學家和其他科學愛好者人數頗多。這一事實就證明了的確存在著潛在的科學人才的巨大儲備。
科學開始在中等學校和公立學校占有一席之地了。然而所講授的科學知識還非常有限。一開頭就遇到一個不利條件:
在目前的教育製度下,中等學校和公立學校都不能不教一些平均智力低下的學生,這樣就錯過了培養真正有才能學生的機會。在大學階段就可以明顯看出由此造成的後果。至今還存在著一種反對科學的頑固的偏見。這種偏見淵源于公立學校的古典傳統。科學教師和學習科學的學生往往受到冷遇。就仿佛他們的專業興趣使他們在社會上低人一等似的。考試製度的傳統使科學教學僅限于物理學和化學,也許還有一點生物學,主要是爲有志于醫學的學生設置的,再就是少得可憐的植物……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四章 科學教育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