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六章 科學的應用第2小節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六章 科學的應用

第2小節
貝爾納作品

  [續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六章 科學的應用上一小節]複雜的工業實驗室網和一個完整的經驗科學ti系。

  在改進了工業生産過程以後,下一步顯然就是要對這種過程完全加以控製,不過只有當充分了解了生産過程的xing質的時候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又意味著要有一個真正勝任的科學理論,十九世紀的最偉大進步之一就是爲化學提供了這樣一個理論,使化學工業能夠不再象冶金工業過去和現在那樣,依靠嘗試xing的和lang費很大的實驗向前發展,而是遵照明確的推理方法向前發展。推理過程實際上決不是那麼簡單的。理論往往證明不能勝任,實踐有時會跑在前面,需要理論迎頭趕上它。科學和技術就是這樣地相互促進。例如,雖然蒸汽機的發明主要淵源于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確立的液ti可以蒸發膨脹的理論,但是蒸氣機的實際運轉卻帶來那個理論沒有想象到的結果,尤其說明了先前的一些關于熱的xing質的科學觀念是很不夠的。一旦克服了這個缺陷,就使蒸氣機得到進一步的改進並促使人們發明了別的熱力機。

  但是只有當人們對生産過程的基本xing質有了十分廣泛的知識,以致有可能發明前所未有的嶄新生産過程、亦即利用傳統方法所無法設想的生産過程的時候(例如,新染料和特種葯品的化學合成就是這樣),工業和科學才能夠最徹底地結合起來。當人們從純科學角度發現的一個效應可以應用于某種工業用途——如電報或電燈——的時候,就會更直接地産生同樣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有了一個徹底科學化的工業,一個完全靠了科學創始和發展的工業。用于電力生産和供應的電氣器材工業和用于改善通訊的電氣器材工業是當代這方面的最主要的例子。

  把科學應用于工業的這幾種不同的程度當然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科學和工業一起進步,工業中的科學成分的比重會逐漸增加而工業中的傳統成分的比重會逐漸減少。不過不同工業的發展速度必然是十分不均衡的。這不僅取決于對有關的生産方法進行科學描述的內在困難,例如在烹調和家畜馴養方面,而且主要取決于這些傳統工業的相對落後的經濟狀況。在這個問題上,主要考慮仍然是經濟xing質的考慮。直到現在,把生産——因而也就是科學研究——集中于重工業和可以在工廠中大量製造的商品的生産上仍然是比較方便的。生産者節約經營費用的需要支配了消費者的需要。假如把花在研究和改進機器製造上的時間和金錢用來研究和改進生活資料的生産、特別是食品和醫葯衛生用品的生産,我們就早已取得極大的進展了,不僅會過著更富裕的生活,而且會對生物學的問題有了深刻得多的認識。

  科學應用過程中的時間差距

  在科學原理第一次發現和第一次加以實際利用之間過去有,至今仍然有巨大的時間間距。這是科學的實際應用過程的最值得注意的特點之一。在科學發展的初期階段,這種差距可以看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對于第一次發現真空現象和把它應用于大批蒸氣機之間幾乎一百年的時間差距,我們就沒有必要感到驚訝了。可是即在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科學的功用的時候,這種差距仍然繼續存在。法拉第在1831年就發現了電磁感應的原理,而且製成了第一部發電機,利用機械力來産生電流。但是直到五十年後,第一部商用發電機才開始運轉,而且直到1881年,愛迪生才建成了第一所公用供電站。這種情況至今依然存在。

  例如,馮·勞厄在1912年第一次揭示的以x射線分析物質的可能xing,大ti上還沒有應用于工業。要了解造成這個差距的原因是一個包括科學、技術和經濟因素在內的十分困難的問題。在不同情況下,解釋也會大不相同,因爲這種差距並不是一律的。有時,甚至在很久以前,一種發現或發明幾乎馬上就得到采用而且迅速得到推廣,火葯和印刷術便是這樣。造成這種差距的科學上和技術上的原因可以迅速地消除掉。

  我們甚至可以消除第一個原因,辦法也就是把人們不僅觀察到新現象,而且把它作爲當代科學知識的一部分加以接受的那一時刻算作發現新現象的最早時刻。例如,我們一般都不認爲x射線和無線電是在人們首次注意到了這些現象的十八世紀發現的,而認爲它們是在一個世紀以後它們已經在科學界取得確定地位的時候發現的。技術上的困難則更爲嚴重。把實驗室的發現加以實際應用需要擴大規模和耗費更大力氣,而且只有當人們能夠找到改變規模所需要的不同xing質的材料時,才能有效地進行這種轉變。因此,實際工作原理比真空蒸氣機更爲簡單的高壓蒸氣機不得不等了一百年才製造出來,因爲可用的金屬經受不起必要的壓力。可是技術因素並不經常是一個限製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技術xing困難可以通過耗費金錢和時間、或者更准確地說單單通過耗費金錢來加以克服,因爲時間也就是金錢。我們正是在經濟因素中才能找到遲遲不采用科學成果的原因以及造成科學的實際應用的一般xing質的原因。

  伯恩哈特·j.斯特恩把這方面的情況歸納如下:

  “各種文化因素中最有力的顯然是經濟因素:爲了對敵對階級、對同一行業中的競爭者、對有關領域裏爭奪同一市場的對手們維持經濟優勢和霸權而作出的努力;引進新方法或新産品的費用(新方法或新産品的早期形態往往是粗糙的和沒有標准化的,但仍然是用來解決手頭具ti問題的革新項目之一);由于有了新發明而變得過時的機器和産品的貶值所帶來的損失;大規模法人企業的臃腫機構和僵硬作風(不敢限製生産以免擾亂有利可圖的市場);小規模企業進行必要基本投資的種種困難;資本主義危機的災難xing影響:在利潤製度範圍內,勞動者爲了防止自己由于技術發展而失業、由于喪失技能、由于勞動強度加強和工資降低而成爲犧牲其所作出的努力。還有一些政治因素,其本身就有自己的作用規律,可以用來妨礙技術改革,例如民族主義的限製作用;有毛病的專利法以及支持壓製技術革新的法院判例;頒發“永久xing”特許狀的製度,壟斷工業集團爲了本身的利益控製立法,反對危及他們的權益的有益革新的力量。”——《技術發展趨勢和guo家政策》,第59—60頁。

科學的有利可圖xing

  必須記住,自覺地把科學直接應用于造福人類的思想是一個比較新的現象,即使到現在,除了蘇聯和少數慈善組織之外,也沒有人嘗試這樣做。相反地過去和現在都一貫地把科學當作追求利潤的工農業生産中一個可變因素而加以利用。人們是依照科學對提高産品價值和降低成本的貢獻而看待科學並付給它報酬的。我們已經提及的基本……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六章 科學的應用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六章 科學的應用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