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七章 科學和戰爭第2小節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七章 科學和戰爭

第2小節
貝爾納作品

  [續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七章 科學和戰爭上一小節]武器;有防彈防火的船只;還有火葯和易燃物。

  (10)我自信在和平時期,在建築方面、在建造公私紀念碑方面、在開鑿運河方面,我比得上任何人;我會雕塑大理石像、銅像和泥像;我在繪畫上也不比任何人差。我尤其願意負責雕刻永遠紀念你的父qin和十分傑出的斯福薩家族的銅馬。要是你認爲上述事項中有哪一些辦不到或者不切實際的話,我願意在你的花園或閣下樂于選擇的任何其他場所當場試驗。我卑恭地自薦如上。”——《大手稿》(codiceatlan-tico),第391頁以下。

  列奧納多在筆記本中記下的大量有關軍事的數據說明他的主要興趣在于軍事。他的主要興趣究竟是不是這樣,那是無關宏旨的。在這裏有關系的是:只是靠了自稱有這麼大的軍事才能,他才獲得了那麼重要的職位。伽利略自己就是帕維亞大學的軍事科學教授,而且他所以能夠把自己發明的望遠鏡賣給威尼斯元老院,完全是由于它在海戰中有用chu。不過早期的科學家們有時也對自己的發明遭到濫用的現象感到不安;例如,爲彈道學奠定基礎的塔塔格裏亞在爲《投彈技術》一書所寫的序言中寫道:

  “當我1531年居住在韋羅納市時,我有一個qin密朋友是舊城堡的軍械長。他是一個十分精通本門技術的有經驗的人。他的天賦也極好。有一天他問我怎樣瞄准才能使大炮具有最大的射程。我對大炮毫無實際知識,因爲我一生中從來沒有用火器、火繩槍、射石炮或者短槍射擊過,但是我不想使朋友掃興,還是答應很快向他提供這個問題的答案。(接著他敘述了自己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的經過。)

  結果,我就打算寫出一篇關于炮擊技術的論文,而且我想只試驗幾次,就使這種技術達到完善的地步,使人們在一切情況下都能瞄准射擊,因爲亞裏士多德在《物理學》第七卷第20節中說過:‘個別試驗是普遍xing的科學的基礎。’可是在這以後,有一天我在獨自思考想到這種技術可能損壞鄰guo、可能毀滅人類、特別是可能毀滅彼此之間不斷發生戰爭的基督教徒,而我卻想使這種技術臻于完善,我覺得這實在是一樁應該受到譴責的事,一樁可恥的事,一樁野蠻的事,應在上帝和人類面前受到嚴厲懲罰。因此,我不但把這種研究完全置諸腦後,轉而從事其他工作,而且把自己關于這一課題的計算和筆記全都撕掉燒毀。我對于自己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時間感到羞愧和懊悔,決心不再爲了討好朋友或傳授這類材料而把不由自主地留在記憶中的東西寫成文字,因爲這類題材是一種重大的罪過,是靈魂墮落的表現。”

  不過由于土耳其人恰好在最最虔誠的基督教guo王法guoguo王的挑動下,馬上就要進攻意大利了,他又改變了主張:

  “但在今天,由于眼看凶猛的惡狼就要沖向我們的羊群,而且看到我們的牧羊人已經聯合起來共同防禦敵人,我感到再把這些東西保密起來就不妥了。我決定把這些東西,部分書面發表、部分口頭發表,以便造福于基督徒,使大家不論在進攻共同敵人的時候或者在抗擊敵人進攻實行自衛的時候,都chu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我在此刻很後悔自己一度放棄這項工作,因爲我確信,要是自己堅持下去,我本來會發現一些極有價值的東西,因爲我仍然希望找到……我希望爵爺們不會輕視我的這本著作,以便更好地向閣下最傑出的政府的炮兵傳授有關他們的技術的理論,並且使他們能夠更熟練地加以應用。”

  實際上,塔塔格裏亞的著作和幾乎所有彈道學家的著作對于炮擊實踐並沒有多少實用價值,但它們卻證明很有助于力學的發展。把根據炮擊實踐提出的問題得出的新的力學概念和天文學概念結合起來的工作還有待于牛頓去完成。當時,天文學本身由于航海的需要,正在積極發展,因而已經部分具有軍事xing質、部分具有商業xing質。科學不僅在天文學和力學方面同戰爭發生聯系;而且,現代物理學在很多地方還得力于蓋裏克所發展的真空技術和摩擦電。他是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①在三十年戰爭中的總軍需官。他利用自己的地位進行了大規模的試驗。

  戰爭和工業革命

  科學和戰爭之間的這種聯系一直不斷地維持到現代。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是法guo兵工廠“火葯管理chu”的主管。法guo炮兵學校是在十八世紀中唯一系統地教授科學的地方。十八世紀後期和十九世紀初葉的大多數偉大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是在那些學校裏受業的。這類學校的另一個産物便是拿破侖。他是第一個受過科學教育的軍人。這和他的成就並不是毫無關系的。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偉大技術發展,特別是用煤來大規模熔化鐵的方法以及蒸氣機的采用都是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要求,製造大量大炮的直接結果。蒸氣機器缸的精密镗孔工藝應歸功于威耳金森的改進。正是由于這種精密的镗孔,瓦特的高效率的蒸氣機才變得同以前的氣壓機在實踐中大不相同。而威耳金森所以能夠有所改進,則是由于他在镗製炮管的過程中取得了經驗。朗福德在同一領域中發現了熱工當量。這就爲一切熱力機提供了基本理論。

  十九世紀

  十九世紀初葉的長期和平使戰爭對科學的相對重要xing(但不是絕對的重要xing)有所減少。例如,蒸汽機車就是同軍事需要關系不大的幾項主要發明之一。染料的發展證明是和炸葯的發展同等重要的推動化學進步的力量,雖然這兩者的化學過程是密切相關的。不過將近十九世紀末葉、特別是在普法戰爭之後和帝guo主義競爭開展以後,戰爭對科學的作用又開始再度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一方面,重金屬工業愈來愈仰賴于大炮和軍艦的定貨,另一方面,人們還在建立新的化學工業,以便在前此無法設想的規模上提供炸葯。大規模鋼鐵生産是一項對現代機械文明幾乎比任何其他因素貢獻都要大的技術發展。可是大規模鋼鐵生産卻是戰爭需要所直接促成的。貝塞麥在1854年克裏米亞戰爭開始時就發明了一種來複線大炮,可是卻找不到經得起這種張力的鐵,因而才去從事鋼鐵生産的研究而且大獲成功,與此同時,交通運輸工具電話、無線電、汽車運輸而特別是飛機等等的改進,使人們有可能一次調動和指揮幾百萬人,同時食品貯存方法和醫療設施的改進,也使這幾百萬人可以不受饑馑和疾病的影響而生活多年。

  直到經曆過上次大戰以後,人們才充分認識到這對戰爭來說意味著什麼。在這以前,雖然有個別目光遠大的科學家明白自己的工作正爲人類帶來怎樣的前景,不過大多數人卻認爲,科學已經使戰爭變得如此恐怖,再也沒有哪個guo家想從……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七章 科學和戰爭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七章 科學和戰爭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