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藏生死書第十四章 臨終修習上一小節]課,像其他人一樣,把燈熄掉上睡覺呢?」阿妮麗露就喃喃而言:「是……是。」但還是依然故我。
當時我是站在阿妮貝露這一邊的,但現在我卻看到了阿妮麗露的智慧。她整個人投入修行之中,她的生命變成持續不斷的禱詞長流。事實上,我認爲她的修行已經強到連做夢也在誦念,任何人修持到這種程度,將有很好的機會在中身裏解
。
阿妮麗露的去世,跟她在世時同樣安詳甯靜。她已經病了一陣子,一個冬天的早晨,大約九點左右,我的師母感覺到麗露很快就要過世。雖然當時她已經不能說話了,但仍然保持清醒。有人受命立即跑去請來住在附近的出上師杜竹千仁波切(dodrupchen rinpoche ),爲她做最後的指導和修頗瓦法
在我們家裏有一位老人名叫阿貝多傑(a-pe dorje ),一九八九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他在我們家爲五代人工作,他有祖父般的智慧和常識、非比尋常的道德力量和好心腸、調解爭論的天賦;這些特使得他成爲我心目中西藏一切善事的象征:一位粗壯、世俗、平凡而自然遵守教法精神的人。我小時候,他教我很多,尤其是強調一定要對別人好,即使別人傷害你,也不可以懷恨。他有天生的秉賦,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傳達精神價值;他幾乎可以誘使你展現一切潛能。阿貝多傑是一位說故事的高手,他可以講述格薩爾王史詩中的神話故事和英勇傳奇,讓小時候的我深深著迷。不管他走到那裏,都會帶來輕松的氣氛、喜悅和幽默,讓任何困難的情境變得不那麼複雜。我記得,即使他接近八十歲時,他還那麼輕快活潑,每天都還出去買東西,幾乎到他去世爲止。
阿貝多傑通常是每天早晨九點左右出外采購。他聽說阿妮麗露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就來到她的房間。他有大聲說話、幾乎是喊叫的習慣。「阿妮麗露,」他大聲叫,她張開眼睛。「我愛的女孩,」他以迷人的微笑熱情看著她:「現在是你表現真勇氣的時刻了,不要害怕,不要動搖。你的福報真大,能夠
近這麼多的偉大上師,從他們那兒接受教法。不僅如此,你也有非常珍貴的機會修行。你還有什麼好要求的呢?現在,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記住教法心要,尤其是上師們教給你的臨終開示。記在心中,不要散亂。」
「不必爲我們心,我們都很好。我現在就要去買東西了,也許當我回來時,就看不到你了。因此,我要向你說再見啦。」說完話,他露齒大笑。阿妮麗露神智還是清醒的,他說話的樣子讓她微笑著點頭接受。
阿貝多傑知道,當我們接近死亡時,必須要把我們的一切修行濃縮成一個「心要法門」。他對阿妮麗露所說的話,就是蓮花生大士臨終開示偈的第三行:「毫不散亂地進入教法的清晰覺察中。」
有些人已經認證了心,並在修行中加以穩定,對他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安住在本覺的狀態中。如果你沒有那種穩定
,就要在你的內心深
記住教法的精華,尤其是最重要的臨終法要。牢記在心中,想到你的上師,當你死亡的那一刻,把你的心和他結合爲一。臨終開示
最常用來突顯臨終中的影像,就是一位美麗的女演員坐在鏡子前面。她的最後演出即將開始,在走上舞臺之前,做最後一次的化妝和查看自己的模樣。同樣的情形,在死亡的那一刻,上師再度向我們介紹教法的主要真理--在心
的鏡子中--並向我們直接指出修行的心要。如果上師不在場,也必須有跟我們結善緣的道友在場提醒我們。
據說,這種教授的最佳時機是在外呼吸已經停止,而「內呼吸」尚未結束之前,雖然最安全的作法是在意識完全消失之前,分解過程尚在進行之中就要開始。如果在你死亡之前,沒有機會見到上師,你就需要事先接受這些開示,並熟悉它。
如果上師就在臨終者的邊,在我們的傳統裏,他就會依下述次序來做。首先,上師會宣布:「哦!覺悟家族的兒女,專心傾聽……」然後帶我們一步一步地走過分解的過程,他會以強烈的措辭,有力而清晰地強調開示的心要,讓我們在心中留下強烈的印象,並要求我們安住在心
中。如果我們做不到,而我們熟悉頗瓦法,他就會提醒我們修頗瓦法;否則,他就會替我們修頗瓦法。然後,上師會采取進一步的預防措施,說明死後中
經驗的
質,並強調它們全都是我們自心的投影,以信心激勵我們要在此刻認證這一點:「哦!兒女,不管你看到什麼,不管它有多麼恐怖,認證它是你自己的投影,認證它是你自己心的光芒、自然光。」最後,上師將教導我們記住諸佛的淨土,生起恭敬心,祈禱往生佛土。上師將複誦教法三次,停留在本覺之中,把他的加持導向臨終的弟子。臨終修習
臨終有三個主要的修習:
·上策,安住在心之中,或引發吾人修行的心要。
·中策,修轉換意識的頗瓦法。
·下策,依賴祈禱、恭敬心、發願的力量,以及覺者的加持。
誠如我所說過的,大圓滿法的無上修行者,已經在他們還活著時完全證悟心。因此,當他們去世時,只需要繼續安住在那個本覺的狀態中,因爲他們已經證得了諸佛的智慧心。對他們來說,死亡是終極解
的時刻——證悟的巅
時刻,修行的極致。《中
聞教得度》只有短短的一句話提醒這種修行者;「哦!大師,現在地光明已經發出。認證它,安住在修習之中。」
那些已經完成大圓滿法修行的人,據說死時「就像新生的嬰兒」,對于死亡一點牽挂都沒有。他們不需要關心什麼時候或在什麼地方死亡,他們也不需要任何的教法、開示或提醒。
「利根的中等修行人」,死時「就像街上的乞丐」。沒有人注意他們,沒有什麼事幹擾他們。由于他們修行上的穩定功夫,他們絕對不受四周環境的影響。不管是在忙碌的醫院裏,或是在慌亂吵雜的家中,他們都可以死得同樣自在。
我將永遠不會忘記我在西藏所認識的一位老瑜伽行者。他就像德童話故事中穿花
服的吹笛手,所有的小孩都會跟著他到
走。不管他走到哪裏,都會唱歌,吸引整個社區的人圍繞在四周,他就教他們修行和念誦觀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om manipadme hum )。他有一個大咒輪,每當有人送東西給他時,他就把它縫在
服裏,最後當他走動時,看來就像大咒輪。我也記得,他有一只狗隨著他到
走。他把那只狗當人看待,和狗吃同一個缽裏的東西,狗睡在他旁邊,把他當成最好的朋友,甚至經常對他說話。
沒有多少人真正理會他,……
西藏生死書第十四章 臨終修習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