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第五章 把心帶回家

《西藏生死書》第五章 把心帶回家

索甲仁波切作品

  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許多世以來一直在追求真理的人,來到北印度一個安靜的地方,坐在菩提樹下。他發誓如果不發現真理就不起來。傳說,到了傍晚,他征服了愚癡的力量;第二天清晨,在金星劃破天空時,他長久以來的堅忍、修行和圓滿禅定,終于成就了人類存在的最終目標--覺醒。在那神聖的時刻,大地振動,好象「樂得醉醺醺」;經典上說:「任何地方都沒有人動怒、生病或憂傷;沒有人做壞事,沒有人傲慢,世界變得十分甯靜,猶如已達到圓滿的境界。」這個人被尊稱爲佛陀。以下是越南籍一行禅師對佛陀覺醒的美麗描述:

  喬達摩覺得拘禁他百世千生的監獄已經打破了,愚癡一直是監獄的看守人。由于愚癡,他的心被蒙蔽了,就好象月亮星辰被烏雲遮住一般。心受到無盡的妄想波lang蒙蔽,錯將現實世界分爲:主和客、自和他、存在和不存在、生和死;這些分別並進一步産生邪見--感覺、貪慾、執取和生存變化的牢獄。生老病死的苦,只是加厚牢獄的牆壁而已。唯一的工作就是把獄卒抓來,看清他的真面目。獄卒就是愚癡……獄卒一旦走了,監獄將會消失,再也不會重建。

  佛陀所看到的是我們對于真xing的愚癡,是一切輪回苦的根源;愚癡本身的根源則是心易于散亂的習氣。結束了心的散亂,將可結束輪回;他ti悟到其中關鍵就是透過禅修,把心帶回家,帶回它的真實本xing

  佛陀安詳而莊嚴的禅坐著,天空就在他的四周上方,好象在告訴我們:坐禅時,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開放,卻穩固在大地。天空就是我們絕對的本xing,沒有藩籬,無邊無際;大地則是我們相對的現實,我們的相對心和凡夫心。我們坐禅時的姿勢,象征我們正在連接絕對與相對、天空與大地、天堂與人間,就像鳥的雙翼,融合了我們如天空般的無死心xing,和虛幻有限的凡夫心地。

  學習禅坐,是你這輩子所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唯有透過禅修,你才能踏上發掘真xing的旅程,因而找到你想活得好、死得安詳所必須的定力和信心。禅修是通往覺悟之路。修心

  說明禅修的方法有很多,我也講過上千次了,但每次都不同,每次都是直接而清新的。

  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有許多人認識禅修的時代裏。禅修越來越被認爲是超越文化、宗教藩籬的法門,可以讓禅修者直接觸及他們的生命真理,可以當下就超越宗教教條,更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大ti來說,我們都遠離了真正的自我,在無歇止的活動中lang費生命;而禅坐可以帶我們回到真我,超越我們的習氣,讓我們真正ti悟和品嘗我們的整ti生命。我們的生命都消耗在緊張焦慮的奮鬥上,消耗在講求速度和打拼的漩渦中,消耗在競爭、執取、擁有和成就上,永遠以身外的活動和先入爲主的偏見讓自己喘不過氣來。禅坐剛好相反,它完全改變我們「正常的」運作模式,因爲禅坐就是無牽無挂的境界,沒有競爭,沒有想要去擁有或執取的慾望,沒有緊張焦慮的奮鬥,沒有成就的渴望:這是一種沒有野心的境界,既不接受也不拒絕,既不希望也不害怕;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慢慢纾解束縛的氣氛,把一切情緒和觀念,化爲自然素樸的虛空。

  佛教禅師知道心是多麼的有彈xing和可塑的。如果我們訓練它,什麼事都辦得到。事實上,我們早已經訓練有素;由于輪回,我們被訓練去嫉妒、執取、焦慮、憂傷、絕望和貪婪,被訓練得一旦面對刺激,就暴跳如雷。其實,我們已經被訓練到非常嚴重的地步,我們不必努力去激發,這些負面的情緒就會自動生起。因此,一切都是訓練和習氣的問題。如果我們坦白,我們很清楚,把心投入混淆的狀況中,我們很容易就成爲混淆yin郁的專家,耽于沈溺,容易養成奴xing。在禅坐中,把心致力于解tuo愚癡,我們將發現,時間一久,只要有耐心、紀律和正確的訓練,我們的心將開始解開它自己的結,並認識它自己本有的喜悅和清明。

  「訓練」心絕不是強迫把心壓製下來或加以洗腦。首先要直接而具ti地看清楚心的運作方式,你可以從靈修的教法或個人的禅修經驗裏得到這種知識。然後你可以開始馴服你的心,並娴熟地磨練它,讓它變得越來越柔軟;如此一來,你就可以成爲你自心的主人,把心發揮到最圓滿、最有利的地步。

  第八世紀的佛教上師寂天(shantideva )說:

  如果心這頭大象被正念的繩子從各方面綁住,

  那麼一切恐懼就會消失,

  完全的快樂就會來臨,

  一切敵人:我們情緒的虎、獅、象、熊、蛇,

  以及地獄的守護者;魔鬼和恐怖,

  全部都會因爲你控製了心和馴服了心,

  而被綁住,而被降服,

  因爲一切恐懼和無數的煩惱都來自心。

  就好象作家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辛苦鑽研,才能下筆如行雲流shui;也好象舞者必須花費相當大的心血和耐心苦練,才能翩翩起舞,因此,一旦你開始了解禅坐的效果,你將盡全力去學習,這需要你最大的毅力、熱忱、智慧和訓練。禅坐的心要

  禅坐是爲了喚醒我們自己像天空般的心xing,讓我們認識自己的真面目--不變的、構成整ti生死根本的純淨覺xing

  由于忙碌和散亂的心,長久以來我們就已經看不見內心深chu的自xing了,然而在禅坐的寂靜中,我們卻可以瞥見它,而且回歸自xing。我們的心,竟然無法保持片刻的甯靜;我們心,竟是如此焦慮不安,充滿成見,以致于有時候,我會認爲自己活在現代世界的城市中,就像死後的中yin身似的顛沛流離,備受煎熬。根據一些資料說,多達百分之十三的美guo人心理不正常,這個數字對于我們的生活方式說明了些什麼呢?

  我們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部分,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不知道應該認同或相信自己的哪一部分。這麼多矛盾的聲音、指揮和感覺爭相控製我們的內心生活,讓我們覺得自己散置各chu,沒有人留在家裏。

  而禅坐,就是要把心帶會家。

  在佛陀的教法裏,認爲有三件事情大大區分了你的禅坐,僅僅帶來暫時的放松、安詳和喜悅,可以成爲你的覺悟以及別人覺悟的重大原因。這三件事情,我們稱爲「初善、中善、後善」。

  初善來自于覺醒到我們和一切衆生基本上都有佛xing,爲了ti悟佛xing,我們必須破除無明,最後則滅苦。因此,每次我們在開始禅修之前,都要以這種覺醒爲動機,以下列過去一切諸佛祈禱文的精神,發願將我們的修行和生命,致力奉獻于一切衆生的覺悟:

  以此修行的力量和真理:

  願一切衆生都懂得快樂和快樂的原因;

  願一切衆生都tuo離痛……

西藏生死書第五章 把心帶回家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五章 把心帶回家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