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二章、不求曝光,但求喜歡上一小節]上安裝一個電子裝置,追蹤他們的收視習慣,而個人電腦計數器公司則是用特殊的軟,在電腦上做同樣的事情。紐約華盛頓港的一家消費者研究調查公司
家采購日記公司(npd、national purchase diary),在一群抽樣的電腦上面安裝了這個軟
,追蹤這些人的上網遊訪習慣。到了一九九六年夏天,
家采購日記公司已經在全美
一萬多臺抽樣的家用電腦上面,安裝了個人電腦計數器軟
。
他們怎麼讓這些人同意接受這樣的監視?“我們告訴這些人,他們的貢獻很重要,而且,我們很感激這一點,”現在負責管理家采購日記公司個人電腦計數器計劃的科菲(steve coffey)說,他也是前尼爾森公司資料搜集部門的副總經理。這個計劃也提供參與者一些實質的回報,像是贈送家電用品、收音機、
晶花瓶或是咖啡馬克杯等。“而且,我們保護你的隱私權,“卡菲說:“你的資料顯示你去了‘熱
’(hotsex.com)網站,沒有人會知道。你的老板、老婆、女朋友都不會知道,甚至連‘熱
’網站都不知道。”
家采購日記公司怎麼
理搜集到的資料呢?它把這些資料編纂成一流網站的名單。這些資料被分爲不同類別,舉例來說、女
對那些網站的評價最高?男
又對那些網站評價最高?或者是競爭激烈的新聞網站、購物網站、成人網站、搜尋引擎等網站的比較結果。然後,
家采購日記公司再將這些資料賣給廣告公司、媒
企劃人員、軟硬
製造商、以及全球資訊網站的開發公司。
獲得最高評價的全球資訊網站一直是像雅虎、lycos、alta vista、infoseek這類的搜尋引擎公司,以及網景、微軟、美線上和電腦服務等公司的網路浏覽器軟
所設定的上網首頁。這些裏抓住最多注意力的地方。這類的網站獲得的“觸及率”(reach rating)介于十到三十八之間,這意味著,在每個月的調查期間、百分之十到三十八的網友至少訪問過這些網站一次以上。而這些也是掌握住最大量廣告預算的網站。
不過,這些網站的問題在于,它們就像是機場附近的廣告看板。很多人經過,但沒有幾個人花時間注意到它們。這些網站的廣告看板得到的“網頁鏈結率”(click—thru rate)通常非常低,這意味著只有一小部分網友(通常不到百分之一)會在廣告看板上用滑鼠輕輕點一下,去訪問這家刊登廣告的公司網站。
獲得次一級評價的網站是全球資訊網上最受歡迎的內容製作網站,這些網站在個人電腦計數器上的“觸及率”介于一到六之間。開拓者網站、c/net、迪土尼網站、資訊傳真網(zd net)、《今日美》網站、espn運動圈網站、呆伯特網站、《花花公子》網站、熱線網站、《華爾街日報》網路版、以及cnn網站都在這一類之中。
但是,如果你從大衆行銷的角度來考慮這些網站的廣告,這些數字並不十分吸引人。假設某個月上網遨遊的網友是兩千萬人。一個內容製作網站的觸及率如果是五,這個網站的到訪人數就是一百萬人(兩千萬人乘以零點零五)。如果你想要用某個行銷訊息接觸到一百萬人,收音機、報紙、雜志、或電視的每千人成本通常比較低,你花錢在這些媒上也比較劃得來。這些媒
都可以爲行銷訊息提供更豐富的形式,比較起來,某個人電腦熒幕上二乘四英寸的廣告就太簡單了——即使現在有可能運用動畫來爲這些一廣告看板增添生命力。
當某個消費者真正輕按廣告看板時,全球資訊網才會發揮魔力。調查研究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到五的人會真正采取行動,輕按他們在某個內容製作網站上看到的廣告看板。因此,你得到的訪客不是一百萬人,而是兩萬五千人。如果這兩萬五千人是你産品或服務的絕佳潛在客戶,你花在網路廣告上的錢就充分值回票價了。如果他們不是你的客戶,如果這兩萬五千人只是一群好奇的訪客,在無意之間恰巧撞見你的廣告看板,你就是在費錢。
很多行銷人員已經了解到這個重要的事實。如果你想知道這種現象的形成情況,請看看網路概況公司(i/pro,internet profiles corp.)搜集整理的資料。位于舊金山的網路概況公司在幾十家建有網站的客戶公司裏安裝軟。網路概況公司的軟
監看這些網站伺服器電腦製作出的內部記錄檔案。個人電腦計數器公司監看的是個人電腦使用者的行爲模式,而網路概況公司則是監看網站自身的使用模式。
網路概況公司在研究過七十五個向它訂購調查服務的內容網站以後,得到結論:網站的訪客流量與廣告定價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弱”,網路概況公司的行銷研究部門副總裁艾文思(bob ivins)如此表示。事實上,廣告定價的點在關系圖上是四散布的。
舉例來說,以每千次的網頁閱覽數(impression)來計算,花花公子網站的廣告收費是在七點五美元到十美元之間;網景則是收取二十美元;開拓者網站索價七十五美元;而熱線網站則是要價一百五十美元。同樣是把廣告看板呈現在一千雙眼球之前,爲什麼其間的成本會有這樣大的差別?
我們不能用數字解釋背後的邏輯。因此,其間必然還有其他的原因。眼球是生而不平等的。由于産品或服務的不同,某些眼球顯然比其他眼球更有價值。很多行銷人員已經發現到,訪客的到訪經驗比訪客人數來得重要。如果一個網友一再地回到他鍾愛的網站,他比那些只到訪過一次就再也不回頭的顧客,更能接受這些廣告。這些老顧客更有可能輕按滑鼠,鏈結到你的産品促銷網站。一日這些有意購買的合格買主上門以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果了。
重獲控製
單向媒和雙向媒
(或稱爲互動媒
)之間的區分因素,不過就在于“控製”這件簡單的事情上。傳統媒
上的廣告是很具侵襲
的。行銷人員購買廣告版面或時間,而且他們對于廣告內容有完全的控製權。觀衆或讀者必須依照行銷人員的安排,觀看這個廣告。他們擁有的唯一資源,就是翻頁,或是轉臺。因此,廣告主可以暢所慾言。而且,他們有時候還把這種付費取得的特權發揮到荒謬的極致。舉例來說,速瘦
昔(slim-fast shake)公司的廣告口號說,每天喝兩次這種飲料,就可以得到“健康人生需要的均衡營養”,難道真的會有人相信嗎?或許不會。但是,如果你重複的次數夠多,……
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二章、不求曝光,但求喜歡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