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上一小節]路基礎架構成長最快的家。但是,該項研究的結果卻顯示,這些
家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比預期中慢很多。日本的人機比是四百六十六,香港是三百一十一,臺灣八百五十一,而韓
則是一千五百五十三。
根據主動媒的估計,在一九九五年終,日本網路商務的發展速度比美
慢了十八個月。但是到了一九九六年中,就只落後一年。根據日本郵電省(ministry of postsand telecommunication)的統計,在一九九六年初,日本的網路用戶約有一百六十萬人。主動媒
預期,到了一九九七年,日本網路商務的業務內容、網路用戶及商業網站就會完全趕上美
。
南美及拉丁美洲家的網路基礎架構通常比較差,智利是這個區域中最好的,人機比是一千五百六十二;其次是阿根廷,六千四百三十八;巴西是七千九百九十;委內瑞拉一萬八千零二十六;哥倫比亞一萬六千零四;尼加拉瓜則是二萬九千七百八十七。
果然不出我們意料之外,大部分非洲及中東家在這方面的成績相當不好。南非是該區的翹楚,其人機比是九百三十二,突尼西亞遠遠落在其後,爲十萬八千一百七十下,辛巴威是十一萬九千三百五十五;摩洛哥十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九,伊朗是二十三萬八千三百七十六,烏幹達爲三十三萬七千四百一十四。
但是,人機比表現最差的是人口最多的家。在該項調查中,中
大陸是墊底的幾個
家之一,超過五十萬人共用一架網路主機。印度雖然在某些高科技的領域小有聲名,但是在該項調查中卻敬陪未座,平均每一架主機有超過一百萬以上的人口共同使用。然而,一般卻認爲,這兩個
家在全球網路發展中是最具爆炸
成長潛力的。只要這些
家中有百分之二的人口上網,全球網路用戶的人數很快就會是目前的兩倍。
基棱預測,到了公元二千年的時候,全球網路主機的數目將成長十倍,總數將達一億。同時,該公司也預測,到那時候,網路使用者的總人數也會以同等的倍數成長,從一九九六年的三千萬,成長到二千年的二億五千萬——這實在是很難想像。假如這個預測成真的話,到了公元二千年的時候,全球的上網人數將和目前美的人口總數相當。
語言是一種病毒
即使全球各地的人都有辦法上網,也不表示每個人都有能力解讀網站內容。目前大部分的網站內容都是用英文寫成的,但是世界上卻有太多人對這個語言所知不多。
基棱際事業發展部門的總經理華許本(b. washburn)說:“在美
人的眼中,英語是宇宙的中心——現在如此,未來亦然。但是,現實並非如此。”
英語的確已經成爲全球最常用的商用語言。美也是最大的“文化”外銷
:電影、錄影帶、及電視節目。因此,英文就成爲全世界共通的第二外
語。但是,仍然有數十億以上的人口並不習慣使用英文。“特別是在想澄清一些技術
或商業
的問題時,”華許本說:“假如英文不是你的母語,閱讀英文對腦力與眼力都是一種折騰。有些人雖然做得到,但是很辛苦,就好像不斷在解答數學問題一樣。”
華許本說,我們必須照顧到不同語言族群的需要。“做爲生意人,我們爲什麼要把自己設限在某種語言之內?”
隨著時間的推移,網路可能會逐漸改變世界各語言的發展——就像資訊科技誕生之前的情況一樣。在十五世紀古騰堡(gutenberg)發明印刷術之前,拉丁文是學者使用的正統語言,也是教堂指定的神聖語言。在當時的情勢下,方言被認爲是鄙俗的。但是,印刷術的誕生使得希臘語、意大利語及其他非神聖的語言也能擁有自己的出版品,于是揭開了文藝複興的序幕,各種蟄伏的方言遂得以複蘇重生。
華許本認爲除了英文之外,網路上還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語言: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俄文及中文。他認爲荷蘭語可能也很重要,因爲有很多出版、電器及高科技公司都將總部設在荷蘭。另外他也認爲,韓文假以時日也會有其地位。
印刷術讓很多方言得以重生,同樣地,網路也很可能使一些原本沒什麼地位的語言揚威吐氣。在網路誕生之前,很多語言的基礎讀者群很小,所以這些小衆市場一直是書籍與雜志業者裹足不前的園地。因爲市場太小,相形之下,印刷及配送的成本也就太高了。現在,亞美尼亞語、斯瓦希裏語(swahili)、庫德語、音心第緒語,或其他更罕見語文的小衆族群也開始在網路上銷售各項産品、服務與資訊。網路商務的成本低廉,所以這些事業也許還有相當的獲利空間。就如同安德森(laurie anderson),音樂藝術表演者)所寫的:“語言,是一種病毒。”而且,它還可能是一種電腦病毒。由于少數人的努力,某些語言將重新引起世人的注目。
有時候,想從事際貿易的人並不需要大費周章地將網站翻譯成多種不同的語言。全世界有愈來愈多的網友,直接在他們的網路浏覽器上裝設語言自動翻譯程式。比如說,一家名爲全球連線(globalink)的公司就銷售一種可以與網景領航員配套使用的程式,稱爲網路譯者(web translator)。該程式可以把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的網頁翻成英文,反之亦然。在此同時,仍能維持網頁原有的超鏈結廣告、圖形及格式。這個程式最精采的地方在于.它能讓你上網時,感覺這一切都是原始的母語環境。
然而,就目前所知,這種軟很容易有誤譯的情況,經常無法正確解讀文法、成語、或模糊難定義的字詞,而且它也不僅文化差異。在可見的未來,唯有邀請精通兩
語言及文化的人從事翻譯工作,才能避免這些狀況。事實上,這也是基棱及很多其他咨詢顧問公司的專長。假如你真的想讓世界公民因爲你的網站具有貼心設計而驚豔不已,你就必須了解語言與文化是不可分離的。想在語言上“和稀泥”,很可能就會在不經意間讓人看出你對當地文化缺乏敬意。
的確,在網路上,很多産品都必須依照不同的文化來打造自己的面貌。就以最簡單的産品披薩爲例,它可能是最適合在網路上銷售的産品了(用電話訂購也很方便)。但是,我們從以下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同族群的人對披薩的不同喜好,的確是深受文化差異的影響。《美食與醇酒》(food & wire)雜志曾經刊載達美樂(domino)披薩所做的一項調查,該調查中指出,美人最喜歡的披薩餡料是意大利香腸——這點倒不令人……
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