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第2小節

《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上一小節]各種字詞。在網路的經濟ti系中,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交易的對象,不管賣方是誰。

  每天,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在運用這種自由交易的權利。網路概況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直到一九九六年六月爲止,美guo網站的用戶中,外guo人數的比率已經增加至總上網人數的百分之三十。稍早的六個月之前,也才只有百分之十五。換句話說,某些美guo的熱門網站中,有三分之一的人chao不是美guo人。上網到全球各地網站漫遊的風氣愈來愈盛之後,網友來自哪個guo家,以及網站設在哪裏,就變得愈來愈不重要了。地點不再成爲貿易的障礙。最重要的是人類的創造力、聰明才智以及技能。不管在哪裏,只要是會讓人刮目相看的網站就能夠立刻聲揚四海。

  小公司大績效、大公司更靈巧

  事實上,懂得運用網路全球觸角的先驅公司中,有一些是新興的網站發展公司。

  英guo的“網路媒ti”(web media)公司于一九九四年成立于倫敦,專門承包企業上網設站的各項事宜。該公司新任的業務主任諾斯(tarnya norse)說,公司成立還不到兩年,來自本土的生意就已經占了百分之九十之多。然而,比較大筆的生意卻是來自外guo,其中包括以se列、法guo、德guo、日本及其他六個guo家。

  雖然該公司只有大約五十名員工,但卻大有全球xing公司的架勢。大部分的主顧都是從網站上得知該公司的專業能力,其客戶群可謂散布全世界,包括美ti小鋪(bodyshop)、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網康、德guo航空公司(lufthansa)、及勞氏銀行(lloyd”s bank)。因此,它也引起了英guo廣告界天王上奇(maurice saatchi)的注目,並以大媒ti(megalomedia)創業基金買下該公司百分之二十的gu權。

  網路除了讓小公司有大績效之外,也讓大公司能具有小公司的優點:靈活、有彈xing、及回應快。

  以身價一百五十億美元的電腦業巨匠迪吉多來說,該公司的一小群程式設計師在一九九四年于加州的帕洛奧圖研究中心創造出搜尋引擎alta vista。在快步疾走的網路經濟步調中,該小組的成員也以靈活無比的身段快速上市、促銷並改進此一新産品。其機動靈活的身手,一如新成立的小公司。alta vista上市才沒幾個月,就成爲全球xing的品牌。全世界有很多公司要求使用alta vista做爲企業內部網路的搜尋引擎,因此,迪吉多得以坐享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簽約金。

  有時候,網路讓全球xing的大公司更能與人溝通。例證之一是韓guo的三星(samsung)公司。爲了吸引更多的海外韓裔人才回guo服務,三星在美guo的韓文報紙上大幅刊登求才廣告,但是幾乎徒勞無功。然而,當該公司設置英文網站“三星人力資源發展中心”之後,立刻吸引了人們的眼光。申請回韓guo總部工作的求職函如雪片般飛來。有百分之八十的求職者是在網路上填妥申請表格的,而且最後被錄取的人都是線上填表的求職者。

  很多公司都是以低成本成功地建立起全球xing的企業,如果真要把這些公司都列在名單上的話,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成。比如說,亞馬遜書店及虛擬葡萄園的顧客就幾乎遍布全球一百個guo家。這兩家公司都不曾在這些guo家開設店面,也幾乎不曾在美guo之外的guo家做廣告。

  全世界各地的網友也都能上網到個人電腦直銷商,如戴爾電腦(dell computer)及gateway 2000的網站,去了解它們賣些什麼樣的電腦,還可以從線上目錄選擇自己想要的配備,如記憶ti及硬碟的大小、chu理器的速度等。顧客在收到報價之後再鍵入信用卡號碼及送貨地址,然後把訂單傳到公司。不管何時,顧客都可以再登入網站查詢預期的到貨時間。

  根據戴爾公司的報告,該公司一九九六會計年度的營收總額爲五十二億美元,其中有百分之三十四的營收是源自guo外的訂單。該公司在一九九五年開設網站,當年的總營收是三十五億美元,其中也有百分之三十一來自海外。當然,網站並不完全是戴爾電腦海外業績提升的原因。但是,網站的確能夠大幅減低成本,因爲戴爾不再需要于全世界各地成立成本高昂的電話接單中心了。

  網路普及

  當然,網路並不是真的無所不達。事實上,各guo的網路基礎架構差異甚大。有些guo家的線路架構完善,可隨時接上網路,而有些guo家卻連電腦運算設備都沒有。

  衡量一個guo家的網路是否普及,最好的辦法就是計算位于該guo的電腦主機數目。主機可以是陽春型的電腦,也可以是大型的超級電腦。鋪設好的網路系統可以直接怏速地連上網際網路的主幹——也就是帶著資料流量往來各個主機之間的光纖網路。個人可以用家中的數據機撥號,或者是用公司、大學或其他機構的區域網路接上主機。每一個主機少則可供兩、三個人使用,多則好幾十人。但是根據網際網路協會(internet society)及其他商務團ti所提供的原則是:平均每十人用一架主機最爲理想。

  說得淺顯一點就是:當一個guo家中每十個人就擁有一部主機時,就表示這個guo家的網路架構已經是相當完善了。然而實際上,十比一的比率可能有過高之虞。但是也不需要爲此擔心,因爲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任何guo家做到這個程度。

  加州帕洛奧圖地區的研究公司“基棱”(killen & associates)曾經大規模搜集並研究全世界主機系統的資料。這項研究可能是目前從事各guo網路基礎架構的研究中,最值得稱道的一份。

  該調查顯示,美guo在一九九六年初,總共有三百七十萬架網路主機,除以總人口數二億六千三百萬,得到的數字是每七十人共用一架主機。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雖然美guo擁有的主機數目幾乎是全球一千萬架的三分之一,但是其人機的比率卻不是最完善的。反而是芬蘭以每二十四人共用一架主機榮獲桂冠。其他比美guo還高的guo家是瑞士與澳大利亞,兩者都是五十九人,紐西蘭則爲六十三人。

  我們大概會猜想,高度工業化的西歐,其比率應該緊迫在美guo之後。該項調查的結

  果是:荷蘭是八十八人,英guo卻是一百二十九人,德guo爲一百七十九人。法guo與西歐各guo相差最多,爲三百九十人。另外,在科技高度發達的蕞爾小guose列,其人機比也是落在這個範圍,爲一百八十三人。

  亞太地區的日本及其鄰近諸guo是網……

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八章、網際市場,小兵擅長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