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未來時速>第九章 搶占市場

《未來時速》第九章 搶占市場

經濟類作品

  要麼高速前進,要麼失敗。這個結論恰恰跟“超過危險”相反。

  ——理查德·麥克金,朗訊技術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客戶需要物美價廉的産品,並且立刻就要。任何一個商人,無論他是製造商、服務商,或者是供應商,都必須在保持物美價廉的同時盡可能地減少産品上市的時間。在過去10年裏高質量、低成本逐漸成爲商業的標志,而信息技術的最大貢獻就在于加速了這種轉變。

  沒有哪種工業像汽車業那樣具有減少時間和提高質量的雙重壓力。80年代,日本的汽車設計更新穎,其質量不斷提高,相比之下,美guo同行則要遜se得多。這是因爲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從提出新車型構想到批量生産只需3年時間,而美guo通常要花4~6年的時間,其成本也比日本高。

  美guo公司對此做出了反應。他們克服了存在于組織中諸如設計、製造及銷售渠道之間的障礙,提高了與外部合作夥伴之間的聯系。設計師、工程師、供應商、製造商及其他一些團ti開始使用電子通信這一手段組成一個更爲緊密的工作團隊,並因此將産品從設計到銷售的周期縮減了一多半的時間。通過對技術,包括汽車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使用,使汽車業中其他過程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工程師使用cad的3維模型功能,無需手工製作模型就可設計出一輛汽車。設計師檢查各部位是否能夠有效地結合,同時無需製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就能更改部分設計。使用數字信息流大大提高了支持系統的效率,這一點在第十二章中有更爲詳盡的闡述。但是值得注意,汽車製造商與供應商之間的電子鏈接已經把零部件交付中的出錯率降低了72%,把每周每輛汽車的勞工成本節約了8小時。

  消費者的受益是得到生産得更快更好的汽車。福特公司的快速、先進在整個汽車界具有相當的代表xing。在1990年,福特公司生産一輛汽車從提出構想到交付客戶要花5年多時間,每100輛汽車有150chu缺陷,或者每輛汽車有1.5chu缺陷。截止到1998年,福特公司已將其生産周期縮短了大半時間,甚至不到24個月。其缺陷率也從100輛汽車150chu缺陷下降到81chu。豐田汽車公司在使用信息系統方面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同一時期降低了相當百分比的次品率,並且其質量居于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汽車行業的整ti次品率降到小于1%。①

  ①本節的材料來源包括《新興的數字化經濟》,美guo商務部,1998年4月。也可在http://www.ecommerce.gov/dane3.htm得到這個文件,以及《j·d·鮑爾和同仁公司初期質量研究》,1987~1997。

  

在日益增長的複雜xing面前保持高速

  在一些工業當中,面對呈天文數字增長的複雜xing,産品發行很難與市場保持同步。就拿英特爾公司來說,它生産的芯片一直保持著90天這樣一個固定的生産周期,其芯片被配備在大量pc機上。盡管微chu理器的複雜xing持續上升。他們還是期望保持這一生産率。芯片中晶ti管的數目已經從1978年的8086芯片裏的2.9萬個上升到1998年的奔騰芯片裏的750萬個,在這20年裏微chu理器的xing能也提高了1萬倍。到2011年,英特爾公司預期開發出容納10億晶ti管的芯片。這種指數級的增長源于摩爾定律。該定律指出。微芯片的xing能每18到24個月就能翻一番。據此定律類推下去,如果汽車和食品也擁有和個人電腦一樣的發展趨勢,那麼,一輛中型汽車將只值27美元,而一盒麥片將只值1美分。

  英特爾公司在把越來越多的晶ti管塞到僅僅指甲蓋那麼大的芯片裏的同時,采用了多種管理手段。産品以及數字技術來維持其效率。70年代,英特爾實驗室裏的技術師們穿著工作服,拿著鑷子從一個工序到下一個工序夾取矽晶片。今天,英特爾公司的技術師們的工作環境比最好的手術室還要幹淨100倍,他們穿著的則是在人們可以在英特爾公司的電視廣告裏看到的那種“兔子服”,真正的服裝是白se的。英特爾宣稱,工作服在放到營銷人員近前時才變出閃亮的金屬se澤。現在,機器人來完成各道工序之間大量的晶片輸送工作。

  每一代芯片都要求成本高達10億美元的高産量工廠來製造。1998年,英特爾公司發表了一項創新的“精確複製”策略,該策略使英特爾公司的各個芯片工廠在質量和效率上維持一致的shui平。一個新的芯片從開發出來到出産于不同的製造工廠,有可能存在著成百上千個出錯的環節,爲了避免這些錯誤,英特爾公司很早就著手于製造設備的管理,確保將每個生産程序的可信度和高産量調整到最佳狀態。在所有工廠中精確複製那些最佳的生産環節,這樣一來,英特爾公司就可以把已經得到最好實踐的高産模式即時提供給任何一家新工廠。

  爲了減少設計工作中的出錯環節,英特爾公司的微chu理器産品部門中的高級副總裁阿爾伯特·于已經啓動了一項名爲“開發2000”,或者稱爲“d2000”的計劃,以保證每位設計工程師都能夠從公司裏最好的實踐中受益。通過對pentium和pentium pro芯片的研究,英特爾公司發現,設計師通常遇到的問題中有超過60%的部分已經在其他小組那裏得到了解決。同樣,在任何一種存在人爲因素的大規模設計或製造公司裏,您都很可能會發現和上述情況類似的重複勞動。

  爲了確保設計師們能夠在先前的基礎上展開工作,而不是每次都需要重新開始,阿爾伯特·于的部門創建了一種數據庫,容納了最著名的技術chu理方法。他們還使用一種浏覽界面來保證從它的6個不同設計場地都可以存取數據。英特爾公司還開發了一些軟件工具預先對電路設計的正確xing進行校驗,跟蹤製造缺陷,識別製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自1994年以來,上述所有這些包含在d2000計劃中的軟件工具已經幫助英特爾公司在新産品的研製中提高了近兩倍的速度。從芯片的最初設計到最終的批量生産,英特爾正在穩步實現d2000計劃的目標,這比起那種經過反複修改最終定型的方式高明多了。

  技術驅動對縮短上市時間所産生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製造業和高科技産業。在圖書出版業,信息工具已經把從手稿到樣書的周期減少到原來的一半,從18個月減少到9個月。而本書從定稿到出版甚至不到5個月。

  

將”第一”作爲企業綱領

  雖然銀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是信息技術的大用戶,但是作爲一個受管製……

未來時速第九章 搶占市場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九章 搶占市場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