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7章 德國人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7章 德國人

經濟類作品

  在敘述漢撒同盟那一章裏,我們談到了德guo怎樣由于廣泛的商業活動,在次序上僅後于意大利,而遠在其他歐洲guo家之前,就繁盛了起來,我們現在必須先把它最早期的工業環境及其發展情況作一概略的考察,然後接著敘述它的工業曆史。

  古代日耳曼的土地大部分是供作畜牧和行獵用的。那時的農業還chu于原始狀態,極爲簡陋,這項工作是丟給奴隸和婦女去做的。自由民的唯一任務是戰爭與打獵;這就是德guo貴族身分的發端。

  在整個中世紀時代,德guo貴族所堅守的就是這種製度,壓製yi夫,反對工業;至于他們既chu于領主地位,這兩項事業的發展必然能使他們獲得利益這一點,他們卻茫無所知。

  的確,德guo貴族對于行獵活動這種相沿已久的傳統的愛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直到今天,他們久已在犁頭上、織機上發了財,但是對于那個祖傳的工作還是念念不忘,在議院中還夢想保留狩獵事業與狩獵規則,好象狼和羊、熊和蜂是可以和平共chu的,好象同一塊土地在同一時間,可以用于園藝、植林及科學耕作,也可以供作野豬與鹿兔的馳逐之場。

  德guo的城市與寺院對于鄰近地區在文化上的影響很大,這一點雖未可忽視,但它的耕作事業則長期停滯在未開化狀態。

  這時在古羅馬屬地,在塵世與宗教首腦人物駐在地區,在寺院附近,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他們勢力範圍、爲皇帝所中意的地方,以及漁業集中、shui陸交通便利的所在,興起了許多城市。這些城市在多數情況下,只是由于對當地需要的供應以及guo外運輸業務的經營而獲得發展的。那個時候要使guo內工業獲得廣泛發展,要使它能夠支持出口貿易,只有從大規模發展養羊與植麻事業著手。但是大規模植麻的含意就是高度發展農業,而從事于大規模養羊則必須具有防禦狼群與盜賊的保衛設備。當時在各個諸侯與貴族彼此之間以及對備城市不斷發生著爭鬥,在這樣情況下,安全的環境就無法實現。牧場上的牲畜總是盜劫的主要目標;而貴族們爲了愛好野獵,謹慎地保留著大片的森林地帶,這樣對于野獸的爲患就談不到徹底掃除。豢養的牲畜既少得可憐,生命財産的安全又沒有保障,在耕作者方面資本和自由兩個因素都感到缺乏,在地主方面則對于農業的發展全無興趣,這樣就必然使農村以及城市的發展停留在一個非常落後的狀態。

  如果將這些情況作了適當考慮,那就不難理解,爲什麼chu于完全相反情況下的法蘭德斯與布拉奔能夠在那樣早的時期就實現了那樣高度的自由與繁榮。

  可是雖然障礙重重,沿波羅的海與北海的德guo城市,由于漁業、航運業與海外貿易的關系,終于獲得了發展;在德guo南部及阿爾卑斯山麓一帶,則由于意大利、希臘及陸上運輸業的影響而有了發展;在來因河、易北河、多瑙河流域則靠了從事于葡萄種植與酒類貿易而有了發展,這一帶土壤特別肥沃,而且shui路交通便利,在中世紀時路政不修,陸上交通困難,加以普通缺乏安全保障,因此shui路交通甚至此現在還更爲重要,這就使這一帶地區chu于有利地位。

  由于各地區發展的起源不同,因此德意志各城市聯盟,如漢撒、來因、斯瓦比亞、荷蘭、瑞士等聯盟,各有不同的特點。

  這些聯盟組織由于普通貫串著一種少壯的自由精神,因此也強盛了一個時期,但它們所普遍缺乏的是內部的安全保障,是團結一致的原則和力量。由于貴族所有地的存在,由于鄉村間存在著的農奴製,這些城市是互相分離的,它們的聯盟遲早會垮臺的,因爲這時農業人口逐漸增加,境況也比較富裕(通過當地統治者的勢力,他們彼此之間原來存在著團結的關系)。這些城市如果在農業發展上企圖有所迎展,則首先必須設法與農業階級或貴族階級相結合,使之成爲聯盟組織中的成員,否則將自取滅亡。但是它們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卻缺乏必需的高度政治的直覺才能與知識。它們的政治眼光是很少能超出它們自己的一城以外的。

  這些聯盟組織中只有兩個,瑞士聯邦與七省聯盟,的確實現了這種結合,這也並不是由于深謀遠慮的結果,而是由于形勢上的迫不得已,當時環境也有利于這樣的措施,由于這個原因,這些聯盟就得繼續存在。瑞士聯邦不過是德意志帝guo一些城市的一個集合ti,是由居于這一地帶的自由人民結合在一起而建立起來的。

  其余的德guo城市聯盟都已沒落,這是由于它們藐視鄉村人民,荒謬地認爲市民身分高于農民,以此自傲,看到農民chu于屈從地位反而沾沾自喜,並不想從事于提高他們的shui平,使城鄉獲得共同發展。

  這些城市只有靠了世襲王室的威權才能達到統一。但是在德guo這種權力cao于各諸侯之手,他們爲了使自己的獨斷統治避免受到約束,爲了使城市以及一些級位較次的貴族chu于服從地位,因此他們所注意的是如何阻止一個世襲帝guo的成立。

  因此德guoguo上都堅持著羅馬帝guo的觀念。皇帝只有居于軍隊首領的地位時才能算是統治者,只有在進行戰爭時才能使那些諸侯以及城市chu于他們的旗幟之下。所以在德guo受到guo王的保護的公民自由,在意大利就受到guo王的敵視與摧殘。

  但是對羅馬幾次的遠征,不但越來越削弱了德guo的王權,而且也削弱了那些王朝;靠了那些王朝的力量,在帝guo範圍以內,在這個guo家的中心,原來是可望建成一個統一政權的,但是霍亨斯陶棻王室傾覆以後,統一政權的核心也就隨之化爲齎粉了。

  哈普斯堡王室原來是既貧且弱的,它看到guo家無法獲得鞏固,就從事于利用guo民精神以降服異族,由此得以在德意志帝guo東南境建成了一個鞏固的世襲君主政ti,後來勃蘭登堡的侯爵們在東北境也仿效了這個辦法。這樣就在東南和東北以對異族的統治爲基礎,建成了世襲王位的獨立guo,一方面在guo境的西隅成立了兩個共和guo,它們與祖guo越來越貌合神離,在guo家內部也一直在鬧著不團結,實力日益消耗,chu于分崩離析的局面。後來在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化,如火葯與印刷術的發明、羅馬法的複興、宗教改革、美洲大陸與通往印度新航線的相繼發現等等,使德guo的厄運達于極度。

  上文所說的這些智力上、社會與經濟上的變革,造成了德意志帝guo各組成部分之間、各諸侯之間、各城市之間、甚至各個城市的各行會之間以及各個等級的分子之間的傾軋分裂。全guo的活動力這時所傾注的並不是工農商業或航運業的發展,也不是殖民地的開拓或guo內製度的改善,實際對于任何實質上的改進都全不在意。人們所爭論不休的只是在于宗教教義與教派繼承的問……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7章 德國人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7章 德國人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