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

《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

經濟類作品

  

a.a.阿爾欽 h.登姆塞茨

  資本主義社會的標志是資源由一些非政府組織如企業、家庭、市場所有和配置。資源的所有者通過專業化的協作來提高生産率,由此産生了對那種能促進合作的經濟組織的需求。當一家木材加工廠雇傭一位木工時,合作是在一個企業內部的專家之間達成的,而當一位木匠從伐木工那兒購買木料時,合作則是通過市場(或企業之間)來實現的。經濟組織理論必須正視兩個重要的問題——即要解釋那些決定通過專業化與合作生産的所得是否比在一個組織內(諸如企業)或是通過市場更高的條件,以及解釋這種組織的結構。

  一般認爲,企業的特征是通過比普通的市場擁有更爲優越的權利(如命令、強製或對行動的紀律約束等)來解決問題的。這是一種幻覺。企業並不擁有自己所有的投入,它也不具有命令、強製及對行動的紀律約束等權利,這同任何兩個人之間普通的市場合約沒有絲毫不同。對于因你損害我們的交換協議所導致的任何損失,我只有中止同你未來的業務或訴諸法院來獲得補償,從而對你進行“懲罰”。這一切確實是所有雇主都能做到的,他可以解雇或控告別人,正如我可以不再從我的食品商那兒購買食品以解雇他,或控告他發送劣質食物一樣。那麼,所謂的企業管理工人以及向他們分派任務的權力到底具有怎樣的內容呢?這確實同一個微不足道的消費者所具有的管理他的食品商,並向他分派各種任務的權力沒有什麼不同。單個的消費者向他的食品商所分派的任務,就是誘使食品商以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提供的商品。這一切確實是每個雇主對他的雇員都能做到的。至于他對工人的管理、指導或分派各種任務的說法,則是一種需要注明的令人費解的方面。它們事實上是雇主繼續參與使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約條件的再談判,他告訴雇員打印這份信件而不是發送那份文件,就像我告訴食品商賣給我金槍魚而不是那塊面包一樣。我沒有從食品商那兒繼續購買食品的合約。無論是雇主還是雇員都不會被那種必須繼續他們之間關系的合約義務所束縛。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長期合約不是我們所說的企業組織的實質。我的食品商可能會對我每天的報酬以及對他的服務和物品、甚至那些不常標價的物品的購買進行運算——因爲我不了解它們是什麼——並用他的行動來證實我對他的需求導向……他不是我的雇員。

  那麼一個食品商同他的雇主之間的關系與他同他的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究竟有哪些差別呢?差別就在于一個隊對投入的使用,以及在所有其他投入的合約安排中有些團tichu于一個集權的位置,它是一個隊生産進程中的集權的合約代理人——它並不具有更爲優越的強製xing指令或懲戒權力。一個隊生産進程的確切含義是什麼,以及它爲什麼會誘致一種被稱爲企業的合約形式呢?這些問題促成了本文的研究。

  計量問題(the metering problem)

  經濟組織通過投入所有者的合作,將會更好地利用它們的比較優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報酬的支付與生産率的一致xing。如果報酬的支付是隨機的,也不考慮生産者的努力,這種組織就沒有提供生産努力的激勵;如果報酬與生産率負相關,這種組織就是具有破壞xing的。因此,在經濟組織問題上有兩個至關重要的需求——計量投入的生産率以及對報酬的計量。

  計量問題有時可通過競爭xing市場上産品的交換來得到很好的解決。因爲在許多情形下,市場可以使生産率與報酬之間建立很密切的關聯。如果一位農民在現行市場價格下使小麥産出增加10%,他的收益也即增加10%。這種組織經濟的活動方式是對産出的直接計量,它反映了邊際産品及分配給資源所有者的報酬正好同它們産出的直接衡量相一致。這種分散的市場交換在促進生産專業化方面的成功,要求市場報酬的變化對相應的産出變化負責任。

  在經濟學的從邊際生産率到收入分配的經典關系中,貫穿著的一個內在假定是,存在一種組織(它或是市場,或是企業)能使報酬到資源的分配與它們的生産率相一致。經濟組織以及計量生産率與報酬的經濟方式問題,在生産與交換的經典分析中並沒有得到正視。相反,這種分析傾向于假定存在一種充分的或零成本的經濟方式,好像生産率能自動地創造出它的報酬似的。我們推測其因果導向是顛倒了——特定的報酬支付製度依賴于對特定生産率刺激的反應。如果經濟組織的計量能力很差,報酬與生産率之間只有松散的聯系,生産率將較低,但如果經濟組織的計量能力很強,生産率就較高。那麼,是什麼使得計量問題發生困難,從而誘致那些能節約計量費用的方式呢?

  隊生産(team production)

  當兩個人聯合將一重物運上卡車時,我們只能觀察到他們每天裝載的總重量,卻無法決定每個人的生産率。在隊生産條件下,如果僅僅觀察總産出,就很難確定單個人對他們聯合投入的産出所作出的貢獻。按照定義,産出應屬一個隊,而且它還不是每個分成員的分産出之和。隊生産z至少包括兩種投入xi和xj,a2z/axiazj≠o。其生産函數也不能分解爲僅包括投入xi或xj的兩個生産函數,因此,不能將z的兩個分生産函數之和作爲隊生産函數z。(舉一個分開的例子,z=axi2+bxj2可分解爲zi=axi2,zi=bxj2,z=zi+zj,這不是隊生産。)這裏的奧妙就在于z所獲得的一些生産技術大于xi和xj分別生産z時的情形。如果通過隊生産所獲得的産出大于z的分生産之和加上組織約束隊生産成員的成本,就會使用隊生産——這是本文的核心。

  對于通過合作行爲爲什麼能獲取收益,通常的解釋是依賴于它所從事的交換與生産比分別加總的生産具有比較優勢的專業化原理。但正如上文所表明的,合作活動的所得來源中包含著一個隊的運作,在這裏單個的合作xing投入並不能産出同一的可以加總成衡量總産出的分産品。這種合作xing的生産活動,我們在這裏稱之爲隊生産,由它來衡量邊際生産率,以及與之相一致的比分生産函數更爲昂貴的報酬支付量。

  再重複一下,隊生産是這樣一種生産:(1)使用幾種類型的資源;(2)其産品不是每一參與合作的資源的分産出之和,由一個追加的因素創造了隊組織問題;(3)隊生産所使用的所有資源不屬于一個人。

  我們並不想探究所有聯合使用的資源爲什麼不是爲一個人所有,而是想了解在隊投入的所有者之間所使用……

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