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第3小節

《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

第3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上一小節]加上他對作爲一個殘余權利者身份的依賴,將使偷懶減少。建立與企業的古典經濟理論的追加聯系是必須的,享有殘余權利的人將如何監督投入呢?

  我們使用“監督”一詞來意指除它所含的紀律以外的一些活動,包括對産出績效的衡量,按比例地分配報酬,以及作爲監察與估計投入的邊際生産率的方式來觀察投入者的投入行爲,並給出應該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分派與指令(正如我們後面將要表明的,它還包括強製xing地終止或修改合約)。通過足球教練與足球隊長的對比也許有助于我們的理解。教練選擇戰略、戰術,並傳遞關于使用何種規則的指令,而隊長實際上是更接近隊員的績效的觀察者和報告者。後者是一個觀察xing的管理者,而前者則是一個監督xing的管理者。就現在的分析目的而言,所有這些活動都包括在“監督”的標簽下。原則上講,所有這些方面都是通過市場所進行的談判,但是,我們已假定,這種對邊際生産率的市場衡量以及對工作的再分派,在隊生産下也不是能很廉價地實施的,尤其是如我們的分析所表明的,市場中隊生産的團ti間的合約談判費用,並不比在這裏所注明的組織中對單個成員績效的監督費用更高。

  獲得殘余報酬的專家將成爲隊成員的監督者(即他將管理合作xing投入的使用)。監督者通過他所帶來的偷懶的減少來獲取他的殘余,這不僅包括經他同意支付給投入所有者的價格,而且包括觀察與指導這些投入的行爲與使用。管理與檢查隊生産中所使用的投入的方式,就是隊産出中單個投入的邊際生産率的計量方式。

  爲了對隊員進行紀律約束以減少偷懶,享有殘余權利的人必須具有修改合約以及在不終止或改變其他投入合約的情況下,給予個別成員激勵的權力。因此,隊成員在尋求增加他們的生産率時,不僅向監督者分派了享有殘余權利者的權利,而且還給予了他改變個別成員資格及隊的績效的權力。當然,每個隊員都可以終止他自己的成員資格(即離隊),但是只有監督者才可以在不中止隊本身及他與隊的聯系時,單方面地中止任何其他隊員的成員資格。唯有他可以增加或減少隊員,改變成員間的組合,並出售隊的殘余權利者——監督者的權利。這就是整個權利束:(1)是一個享有殘余權利的人;(2)觀察投入行爲;(3)這個集權的團ti對于所有投入合約是共同的,(4)改變隊的成員資格;(5)出售這些用來定義古典企業(即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的所有製(或雇主)的權利。我們的分析表明,“這些權利已經産生了結合,因爲它能比非集權的合約安排更好地解決隊生産中的偷懶-信息問題。

  每個隊員與企業所有者(即對所有投入合約是共同的團ti,以及享有殘余權利的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一種簡單的報酬合約(quid pro quo)。每個人都可從事買賣,雇員可“命令”隊的所有者向他支付貨幣,在同樣意義上雇主也可以指令隊員執行某些行動。雇員可以如雇主所能做到的那樣中止合約,因此,長期合約不是企業的本質屬xing。“強製”、“獨裁”、‘命令”也是與企業的概念和它的效率不相幹的一些屬xing

  概言之,在前面的關于更多的現金財富進入效用函數的假定下,企業的形成存在兩個必要條件:(1)通過隊導向的生産可能提高生産率,它所使用的生産技術,在直接衡量合作xing投入的邊際産品時是有費用的,它使得合作xing投入之間通過簡單的市場交換更難對偷懶予以限製;(2)通過觀察或確定投入的行爲來估計邊際生産率是經濟的。這兩個前提條件的同時存在導致了衆所周知的古典資本主義企業的合約組織:(a)聯合投入的生産;(b)有幾個投入的所有者;(c)有一個團ti對所有聯合投入的合約是共同的;(d)享有這些權利的人可以獨立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約,而與任何投入合約進行再談判;(e)他持有殘余的權利,(f)他具有出售他的集權的合約的殘余地位的權利。

  企業的其他理論

  作爲題外話要提及的是,我們是將企業理論置于科斯和奈特所提供的邏輯關系中加以討論的。我們關于企業的觀點並不一定與科斯的理論不一致,我們試圖將這一理論向前推進一步,並驗證一些受到駁斥的內涵。科斯的敏銳洞見是他使得市場的運作不是沒有費用的事實更加明確。我們並非不同意他關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市場交易的費用越高,在企業內部組織資源的比較優勢就越大的觀點,這是一個很難受到非議或反駁的觀點。但是,我們同樣也可以基于管理的費用而很容易地同意企業理論。因爲可以確信的事實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管理的費用越低,在企業內部組織資源的比較優勢就越大。爲了將這一理論向前推進,我們有必要了解企業的意義是什麼,並解釋在怎樣的環境下,“管理”資源的成本相對低于通過市場交易來配置資源的成本。我們所提出的古典企業理論是逐漸退出科斯所指引的路徑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在我們的解釋中,對隊生産、隊組織計量産出的困難,以及偷懶問題的考慮都是很重要的。但至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方面都是科斯理論所沒有的,科斯的分析發展到現在也只是表明了一些不受限製的合約,並沒有表現出更多的意義——既沒有殘余權利者的地位,也沒有雇員與分合約者的地位的區別(沒有任何我們下面所表明的意義)。而且,不真實的是,雇員一般以長期合約安排爲基礎,而被雇傭的人比一系列短期的或不定期的合約更多。

  我們所提出的一些追加要素的重要xing就在于解釋了爲什麼一個控製監督者的人有責任獲得殘余,也在于我們後邊所討論的公司、合夥經營和利潤分享製的含義。企業組織的這些可供選擇的形式只在市場費用的基礎上是很難解決的,我們的解釋也表明了古典企業的定義中的一些至關重要的方面迄今爲止還是缺乏的。

  此外,技術的發展有時會降低市場交易的費用,同時也會擴大企業的作用。如在織布中利用的“生産”(putting out)ti系,其投入主要是通過市場談判來組織的。隨著集中的動力源的發展,與動力源接近的從事隊生産的織布就更爲經濟,這無疑給織布工帶來談判(形成)合約的費用降低,然而,我們所觀察到的是在一個企業內組織投入的工廠ti系的開始。爲什麼呢?因爲織布者在購買他們使用的裝備中的動力源時,並不能像接觸電力線那樣而簡單地移向一個共同的動力源。現在,在設備的聯合使用中,隊生産就變得更加重要,因爲它包括工人之間的相互作用……

財産權利與製度變遷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02、生産、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第4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