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巧妙應酬的學問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巧妙應酬的學問

經濟類作品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何應酬恐怕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卡耐基對此有自己的心得。

  卡耐基認爲,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方式,從理論上說,無論如何也說不上是合理的。有許多事情,由于長期的習慣和惰xing,變成無理。但你不要企圖把這些不合理的習慣打破,不然的話,在應酬上,要遭遇到對方“心理上的抵抗”。所謂“心理上的抵抗”,是指對方認爲你不近人情,既然對方有些感覺,你的應酬效果就會大大減低。

  關于這些“不合理”的日常生活習慣和方式的例子太多了,最平常的小事,是日常見面那種禮貌。比如我們與友人見面,分明並無失禮之chu,但一定說:“真是失禮得很。”分明是別人邀請你去,但臨行時總會說句:“打擾你了!”你去某公司任職,分明不是某人介紹的,但他問起你時,你會說:

  “托你的面子,我進了某公司。”

  但如果你不說這種不合理的話,別人就會認爲你太不近人情了。不過,假如你到了歐洲或某些其他地方,你照上面的方式講這種禮貌話,就不合適了。

  在日本,公共汽車售票員向每個下車的乘客說:“多謝你!”對上車乘客說:“對不起,讓你等了很久”。如果guo內的公共汽車售票員對客人這樣說,恐怕客人要覺得這位售票員的神經有問題了。所以這種情況不是合理不合理的問題,是因爲每個地方的生活風俗習慣不同而需要注意。

  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別人對你,或你對別人都是一樣。

  在應酬上,“第一印象”不好的話,如要挽回,就要作很大的努力,“第一印象”要特別注意不可。

  怎樣給人以好的第一印象呢?卡耐基認爲,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服裝。

  有人會有異議:“服裝哪會成爲問題?應酬的內容最重要。”

  你看見一個成年人穿了一條牛仔褲,你會有輕佻的印象麼?你看某人穿的長褲褲管正中沒有一條線,你會有“不好看”之感麼?如果你的答複都是正面的,那麼你就不能不正視現實。留意你的服裝吧,這意思並不是叫你穿上最流行的、最時髦的yi服,只是請你穿得使人覺得有整齊、清潔之感,至于yi服是新、是舊,質料是好、是壞,都不成問題。

  美guo有許多家大公司對所屬雇員的裝扮都有“規格”,所謂規格自然不是指定要穿得怎麼好看或指定yi料,而是“觀感”的“shui准”。

  專家們所著的書中,提出應酬前的yi飾應注意的六點:

  一、鞋擦過了沒有?二、褲管有沒有線?三、襯衫的扣子全部扣好了沒有?四、剃了胡子沒有?五、梳好頭發沒有?六、yi服的皺紋是否注意到?

  不只在美guo如此,其實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樣。泰guo有一家保險公司的外勤員向公司報告,當他們向農民進行勸說工作時,穿得整齊比穿得不好,在生意成績上相差甚多,可見農民們本身雖然穿得不好,但對穿得整齊的人,總是較有信賴感的。

  所以,不要過份嘲笑“先敬羅yi後敬人”這種社會風習。

  我們進行應酬時,應該重視一下現實,要推己及人,不然的話,便會遭受一些不必要的失敗。

  對于陌生的人,我們應找個人介紹。以guo外的人壽保險經紀人爲例,他們去找新的主顧,現在都已采用“托人介紹”的方式,因爲有人介紹,就絕不會吃閉門羹。當然,替你寫介紹信的人,一定是在對方心目中,很有面子的,如果那是一個對方討厭的人,當然例外。

  現在社會上逐漸流行用名片加批若幹字句代替介紹信了,這是較好的辦法,因爲介紹信對方要拆開來看,有些人看了信拒絕信內所提事項時,會把原信退回來人,這時就使來者十分難堪;如果寫名片就不會有這種情形。

  卡迪克在他所著的《應酬之道》中說:“和陌生人首次見面,最好用介紹人做初次見面的話題。”這話是很中肯的。

  應酬時間的長短問題,在一種適當的應酬上,有很重要的價值。當然,我們要從應酬的本質、目的和種類去加以判定,不可一概而論。但我們要知道,現在的市內公用電話規定基本通話時間是三分鍾,這一規定是有過極深刻的研究才作出決定來的。它表示了一件小事情,應該在三分鍾內了結;

  如果事情不是一說即合,或需要辯論的,就可能花上一小時也說不定。但是一種不變的原則,就是我們應該盡量縮短應酬時間,要提防自己和對方産生“疲勞感”。因爲時間這種東西,有物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區別,當你和一位知己朋友談了一小時,而他一看手表,啊呀,12點了,快沒有公共汽車了,末班船也快開了……這樣的應酬,是使人感覺到,分明物理的時間只有20分鍾,心理上卻有一小時以上的感覺。有些人參與應酬,對于物理時間滿不在乎,卻很重視心理上的時間,那就是說,當他對于這場應酬有興趣時,他不計較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否則,心理上就有度日如年之感。

  但畢竟我們人類是被物理時間控製著來生活的,所以最好還是不要lang費時間,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別人,更要緊的是使應酬本身有效。

  卡耐基提醒我們記著,時間是應酬的最後一項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好好掌握時間吧。

  應酬學上有一條原則是:先適合別人的需求而達到自己的需求。但是非常遺憾,這個社會上,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人還不是多數,因爲人有怕吃虧的心理。

  但是,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來說明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人,卻總是運用這一套的,有時甚至可以反敗爲勝。

  日本有一份大報,前幾年總編輯換人,新人既未在報界擔任過較重要的職務,甚至“連采訪的大車都未坐過”(日本新記者在見習時多坐報社大車集ti出發,如果資格較老,就可以自己開車了),這句充滿敵意批評的話是出自一些新聞記者之口的,但是這些意見讓新任總編輯知道了。他上任第一天,便在“就任演講”中含笑對各位同事說:“我此次就任報社的職務,別說是做總編輯,就是當資料室職員的資格也有問題,因爲關于資料的調查統計方面,我只對經濟方面略知一二。所以我只有一種意願,希望坐坐新聞記者的大車,同時也希望由于坐了大車能得到各位外勤同事的ti驗,將來去某銀行請求他們合作,替本報同事辦一種接近市區的購房分期付款。……”

  他的話還未講完,會議室裏已是一片掌聲,大家都擁護他的上任了。

  有一位女歌星,從日本到香港,打算小住之後,再到東南亞表演歌舞。

  她需要一兩個短劇本,而在她心目中,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如果能夠爲她動筆就太好了。這位作家學貫中西,文筆風趣,但……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巧妙應酬的學問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三 巧妙應酬的學問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