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自信主動才能成功?因爲唯有自信主動意識才能使人重視、發揮和強化人的主與能動
。但根本和核心並不等于整
結構。自信主動意識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那麼,成功心理的整
結構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呢?
就心理態度本身來講,基本上有三種要素,即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
如果要聯系支配影響外部表現和交際能力的心理機製,那就還要加上這樣四項要素:
即有效交流的反饋意識、求美創新的吸引意識、雙方皆贏的互利意識、求同存異的容納意識。
在構成成功心理的三種要素之中,心態積極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期望與要求,其實質也就是自信主動意識。如何認識評價自己,如何期望要求自己,必然會對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具的言談舉止以重要的人生選擇産生決定
的影響。因此說,自信主動意識即積極的自我意識是成功心理、積極心態的根本和核心。
價值觀念是指一個人認爲什麼是最重要、最喜歡、最需要的。它反映了一個人最主要的慾望、動機、追求的目標,所以它對一個人如何認識、評價、期望和要求自己的自我意識具有緊密的聯系和重要的影響。當然,一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形成和改變,又取決于自身的境和自我意識。所以,價值觀念與自我意識是密切相聯、相互影響和製約的,成爲心理態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成功心理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因爲現代社會裏人生的價值觀念必然是多元的,也應當是多元化的,而不可能把所有的人生價值觀念加以“標准化”,統一在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裏,而且,即使是同一個人由于所
境遇和自我意識的變化,其價值觀念也不會“從一而終”、一成不變。如有的人認爲“發財致富”最重要,你何必一定要他承認“出名成家”的價值最高呢?有的人認爲建立和維護美滿幸福的小家庭比什麼都好,你何必要他非去拚命進取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呢?近年來,人們在討論“女人該不該回家去”的問題,如果是由于男尊女卑的觀念而“回家”去,那就是落後和錯誤的傾向;如果是出于人生的自我選擇,那就無所謂正確與錯誤、進步與落後的區別,因爲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權力。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城市裏,主要問題不是“男尊女卑”的問題,而是“夫妻怎樣配合”的問題,何必要在“女人該不該回家去”的問題上非要討論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謂“正確”的結論來呢?應當說,在遵守法紀、誠實勞動、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之下,任何價值觀念、人生選擇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是合情合理的。
歧視和否定家務勞動、照顧家人的價值,其實質並不是“婦女解放”的新觀念,而是社會分工、各種勞動必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舊觀念。所以說,價值觀念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的。
正確與錯誤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准和模式去衡量,誰要這樣去衡量也是行不通的。
卡耐基說,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價值觀念不是不正確,而是不明確;更准確地說,是由于自我意識淡薄而造成價值觀念模糊不清。如果一個人習慣于隨大流常常不能作出自己的選擇,怎麼會有標新立異而又明確的價值觀念呢?所以說許多人的價值觀念不夠正確往往是由于不夠明確,因而更有必要強調“明確”。一個人沒有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念,那就不可能發展積極心態,樹立成功心理。
許多軍隊的轉業幹部在轉業安置的問題上最看重職業的安排是否與軍職的級別相當。團職軍人張道槐1982年轉業後被安排爲縣農辦的第11位副主任。張道槐對人生價值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他不安于這種現狀,他步行20多裏,回到老家照耀大隊去幹點實事。領導上又安排他挂名公社第6位副書記。但在張道槐的心目中“官位”的有無和高低並沒有多大價值,于是他便在一個“大躍進”年代遺留下來的廢豬場養起豬來。
他帶領了幾個人研製“快速養豬法”,試驗添加劑配方。
他們養了18頭豬,兩個月裏,每頭豬每天長二斤。但是好事多磨,不久豬場的所有財産分到各戶,被連根拔了,而且人們還紛紛傳說“團幹部養豬犯了錯誤”等等。張道槐又從當陽輾轉到廣州,繼續研製“快速養豬法”,曾經虧損20多萬元,但他認准了自己的選擇有價值,堅持不懈,幾經周折,終于獲得成功。他們創造的快速養緒法和飼料添加劑,經有關部門鑒定超過了美家委員會所定的標准,達到了
際先進
平。他們的産品已經銷到20多個省市,每年有一億元以上的産值。他們編寫的《快速養豬法》印發了700萬冊,可見社會效益的巨大。
張道槐的成功可以說主要歸功于他自信主動,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但如果沒有明確的屬于他自己的價值觀念,一個團職的轉業幹部怎麼會去走一條創造快速養豬法的路呢?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人們已經習以爲常,認爲某某事情大家都是這麼想的,這麼做的,自己也應該只能這麼想,這麼做。所以唯有如此才合乎人情常理、傳統習慣。其實,持這種觀點的人是錯誤的。這種習以爲常的狀態必然對自我意識與人生選擇産生消極的影響和嚴重的束縛。但自己又不甘願安于現狀,失去自我,于是心理難以平衡,也就難以保持良好的自我狀態,形成整個心理態度的不良循環。所以,明確的價值觀念是構成成功心理必不可少的一種要素。
良好的自我狀態是指一個人能否經常保持一種奮發向上、朝氣逢勃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能否選擇控製自己情感的心理機製。
很多舊的觀念認爲,人的言行大都是靠智商支配,但實際並非如此。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一個事實:人的非理成分很大,人有許多言行是靠一種感覺、一種情緒支配。理
與非理
對人的支配是很不平衡的。情感對人的影響之大,決不亞于智力和
力之和。人的情感如同人
的發電機,如果允許不良情緒經常造成“短路”之類的故障,這時有許多能量就要白白
費掉。如果能以積極的情緒對待一切,那就如同發電機不斷産生動力一樣,會有大量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情感的潛在威力足以證明能否選擇、控製情感對人的發展有多麼重要!
許多人把不良情緒當作自己生活中的固有成分,如苦悶、憂愁、顧慮、盛怒、煩燥、悲觀失望、顧影自憐、怨天尤人等,時間長了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些不良情緒就會象影子跟隨著你,壓抑你的活力,腐蝕你的靈魂。而你還經常爲自己的不良情緒辯護,使其合理……
卡耐基經商之道二 經商成功的心理要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