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期望贏得爭論的誤區

《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期望贏得爭論的誤區

經濟類作品

  人在短短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當遇到問題時,你首先要再三地思索;思而不明,便去請教別人,再三思考,直到明了。多思索,多請教,人生哪還有什麼迷惑不解的事情。

  在長遠的人生旅途上,總會遭遇到各種問題,卡耐基也是如此。從他懂事到功成名就,這些年的經曆很少是順利的,遭遇過許多困難。可是當他晚年回首時,卻覺得當時並不迷惑,而且還把很多事情都做得很不錯。

  一個人做事,總會遇到迷惑而不知該怎麼辦;因爲人的智慧才能很有限。但在緊要關頭,往往會有一gu堅毅不屈的精神,覺得事到如今不進則退,只好向前沖刺。如果還是不成,也只有接受命運的安排了。

  所以卡耐基認爲,經營事業,一定要有始有終,以剛毅的精神推行既定計劃,不可輕言放棄。結果視爲困難的問題,也會雨過天晴,順利解決,達成目的。

  卡耐基覺得自己走過的大半生,迷惑的事情比較少。原因何在?就在于他擬定計劃之前,總是一再地考慮它是不是適合自己的經營。肯定以後,就馬上執行;如有不明白,就請教別人。被請教的第三者站在沒有損益的公正立場,往往能客觀的替他分析和研製;而他覺得很有道理的,就會馬上采用實施。如果第三者的意見並不貼切的話,就再請教其他人士。如果請教之後,都得到同樣的意見時,那就沒錯了,就決定做下去了。

  一個人的才智畢竟是有限的,憑自己一個人,再怎麼苦思煩惱,不明白的地方,還是不明白。不過自己能解決的事,要盡可能自己思索解決;想不通的地方,才去請教別人。由此來看能擁有很多可以依賴、請教的前輩,實在是很幸運的。

  但如果自己有私心,對別人的良言相勸就會聽不進去。所謂“忠言逆耳”,就是此意。因此卡耐基勸告青年人,當然要有夢想和希望;但對“慾望”,應該抑製到某一種程度;這樣,前途才會平坦、開朗。

  承認錯誤雖然是一件好事,但願意承認錯誤的人究竟很少。因此,心理學家高伯特說,人們只在不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無傷大雅”地認錯。這話雖然說來不勝幽默,但到底是事實。由此,也等于證明,你要別人認錯,是一件蠢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即便是認錯了,但是內心仍舊是不服,對你也不見得有什麼好chu

  既然認錯的人如此之少,而爭辯的目的也不外是想顯出別人的錯的,所以爭辯就很不必要。英guo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手法是“把一種面臨爭辯的事情暫且擱下”,你不要小看這拖延的措施,原來它可以産生一種意想不到的功效,那是讓別人有機會去反省自己的錯誤。大多數人在感覺事情未能解決時,總要自己花點時間來想一想的,如果錯誤確屬自己,那麼下一次你就要有所糾正,即使你嘴裏沒有承認錯誤。

  有一位英guo某大公司的經理,這家公司下面有很多代理商,常常寫信向他投訴種種有關代理商與代理商之間的待遇不公平的事,要求公司方面解釋,但是他的應付方法,卻是把信塞進一個寫著“待辦”字樣的文件櫃去。他說:“應該立刻予以答複,但我明白,如果答複就等于和他爭辯,爭辯的結果不外是對人說‘你錯了’,這樣不如索xing暫時不理。”

  事情的最後歸結如何?他笑著回答說:“我每隔一段時間把這些‘待辦’的信拿出來看看,又放回文件櫃去,其中大部分的信在我第二次拿來看時,信裏所談的問題都已成爲過去或已無須答複。”

  有一位專家說:應酬的最高效果,是你絕對不使用任何強製手段而使對方照著你的意思去做。對于完全出于自願,比你要別人“怎麼怎麼”是好得多了。

  自然,那些專門要別人“怎麼怎麼”的人會提出抗議說:

  “我不是有意向別人唠叨,而是對方實在是個蠢材,如我不清楚講明要怎麼怎麼,對方就不能領悟。”

  提出這種抗議的人,應該自己有所了解,你之所以覺得對方是個蠢材,是由于經常低估對方的理解力,還是由于你的自我觀念太強,一切都喜歡自己拿主意。請注意,這兩項是你做人的弱點,而不是長chu,所以必須馬上改正過來。

  有四五位朋友組合而成的“小圈子”,一有空暇,他們就在一起玩。不久以後,其中一位很少參加了,原來大家都沒有再約他,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嫌他太喜歡拿主意,太喜歡要別人“怎麼怎麼”。表面看來,在一個遊樂的場合,誰要拿主意都無所謂,但日子久了,彼此內心會産生一種莫名的yin影,覺得和這樣一個人在一起玩,毫無樂趣可談,所以索xing不再約他。

  世界上很多傑出而又偉大的人物,都不是要人“怎麼怎麼”的。他們的本事,多半出于“使別人自願聽從他”。

  人類從個xing方面分析,可分爲三種類型,即“計算型”、“感情型”、“理智型”,但阿理斯的一本著作則認爲,“人全是感情動物”。

  照他的見解,人類一般是帶著感情的成分去做事的,問題只在于他的感情成分多少而已。

  感情是人類的優點,也是弱點,利用這種優點也是弱點去進行應酬,可以說事半功倍,因爲通常一件事情大多數人都用三分理智七分感情去判定的。但有些專家說,當你主動地爲了某一件事去進行應酬時,你自己如果充滿感情用事,就會失去應酬的正確xing,並且不能控製應酬場面了。

  阿裏斯德裏斯主張,主動地進行應酬時,應該用七分理智,三分感情,這樣多半是屬于成功的。

  某銀行的推銷員,成績超過其他老資格的同事,大家都感覺奇怪,後來研究結果,知道他專向原已認識的朋友入手,這樣他可以利用三分朋友的感情去襯托那本來是百分之百的理智xing應酬,因爲一買一賣本來談不到什麼感情的,好就買,不好就不買,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應酬不是討論,所以有些推銷員硬要糾正顧客的見解,那是不必要的。

  許多人說話時所常犯的語病是語言的雜音。雖然一些人談話風度很好,但是在他語言之間,卻有許多無意義的雜音。

  這樣的舉止極易引起我們的反感,對彼此之間的溝通不能産生任何效果。

  例如鼻子總是一哼一哼的,或是喉嚨裏好像老是不通暢,輕輕地嗽著;或是在每句開頭常用一個拖長的“唉”聲,好像每一句都要猶疑一陣才講出;或是說完一句,總加一個“嗯”,好像每句都怕人沒聽清楚的樣子。

  這些雜音使你本來很好的語言,好似玻璃蒙上了一層灰塵,大大減少了原有的光彩。

  有人喜歡在談話中,用許多不相幹、不必要的套話。例如什麼地方都加一句“自然啦”或“當然啦”這類的詞句;有人喜歡加上太……

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期望贏得爭論的誤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三 期望贏得爭論的誤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