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卡耐基經商之道二 經商成功的心理要素上一小節]化:事情不順利,待遇不公平,丟了辛苦掙來的錢,受了不該受的分諸如此類等等,怎麼能不叫人窩火憋氣呢?再說誰不如此?然而,消極情緒並不是人的本
,孩子的天
都是天真愉快的,即使受到了不良刺激也只是一時哭鬧,很快就會對一切都感興趣,就會興高采烈。人長大了,由于生活境遇的複雜,當然會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容易使人煩惱,但你可以少産生或不産生消極情緒,一旦産生了也可以把它控製住,把它壓縮到最低限度,把它轉化爲積極情緒,只要有積極的心理態度就可以做到。良好的自我狀態是構成成功心理的又一個要素,並且和積極的自我意識與明確的價值觀念緊密相關,相互影響。
有人說,一個人最好不要在心緒不佳的時候做出重要的選擇和決斷。這個忠告是很有道理的。
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這三種要素所構成的成功心理可以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交流積極有效、快速優質,可以使一個人的信息積累、知識雜交、潛能開發和人際關系的發展産生幾何級的遞增,産生能量的化學反應,可以使一個人有一種特殊的靈敏感,做出有利于得到發展獲取成功的選擇和決斷。許多智慧的火花、奇妙的設想和人生的轉折都是這樣産生的。與此相反,那就不會有什麼奇妙新鮮的機遇和創造。
有著良好的自我意識,不僅給自己帶來許多啓示,而且可以爲他帶來許多好。比如北京第80中學的甯鴻彬老師就是以積極的心態在平常的刺激與反應之間做出了不同尋常的選擇。
1983年,他參加中教師代表團訪問日本時聽日本教育委員會介紹:日本的許多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從來不考試。有些人聽了不以爲然,覺得考不考試的問題與己無關,但甯鴻彬聽了卻心頭一震,他從中得到了教學改革的啓示。他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把這種不考試的的精神貫徹進去,注重啓發學生認真學習的自覺
。
平時在家裏,甯鴻彬經常要照顧身不好的妻子吃中葯,原先要喝幾大碗,既麻煩又難受;後來改爲濃縮的葯丸,簡便多了。這種瑣事有誰會注意?但他卻由此想到:吃葯可以濃縮,語文教學爲什麼不可以濃縮?于是,他抛棄老一套講法,每講一課都要選角度,抓重點,把學生帶入積極參與和創造的意境。如講臧克家的詩《有的人》,他開個頭,便讓學生說出都有哪些種“有的人”。結果,學生接連說出了8種,比他講印象更深。
甯鴻彬積極的心理態度當然是因爲他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即自信主動意識,但也和明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的自我狀態密切相關,彼此支撐。
有一年,美家具商尼科爾斯的家裏突然起火,一切都燒光了,只留下一片殘存的焦松木。可這焦松木獨特的形狀和漂亮的木紋觸發了他的靈感。他從中悟出家具的仿紋樣式:
用碎玻璃片刮去沈灰,用砂紙打光,再塗一層清漆,便顯出溫暖的光澤和清晰的紋理。仿紋家具從此誕生,尼科爾斯因禍得福,生意十分興隆。
美艾士隆公司董事長布希耐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幾個小孩在玩一種又醜又髒的昆蟲,愛不釋手。他頓時聯想到:市面上銷售的玩具一般都是造型優美,
彩鮮豔的,爲什麼不能生産一些醜陋的玩具給孩子們玩呢?他于是安排研製,果然一炮打響,收益很大,醜陋玩具在市場上形成了一
熱
。
美聯合碳化鈣總公司在紐約新蓋了一座高達52層的總部大樓。老板和有關人士正在考慮如何廣爲宣傳之時,這一天,成千上萬的鴿子不知何故飛進了樓裏,把正在裝修的各個房間弄得一踏糊塗。公司裏一部分人正要把鴿子一趕了之,而公關顧問卻立刻下令關閉所有的門窗,不讓鴿子飛走。
然後他指示有關人員與動物保護委員會和新聞機構聯系,請專家來指導抓鴿子,請記者前來采訪報道……結果新聞媒界三天三夜連續報道這家公司的新鮮事,公司搞了一次不花錢卻又讓公衆家喻戶曉的公關活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些人爲什麼會如此聰明,靈機一動便生意興隆,發財致富?因爲在刺激與反應之間,他們的意識十分積極和敏銳,這就再一次證明了人只有在自信主動的狀態中才是聰明能幹,最具有能動
和創造力的,而且還由于他們都有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試想如果他們不認爲自己的事業最有價值,如果他們當時焦躁不安,心情煩悶,他們還會想出如此好的策略吧?
格是一個人的行爲表現較爲穩定的基本特征。
格具有穩定
,所以常言道:“江山易改,本
難移。”而一個人的
格在一定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之下已經形成了,難以改變。既然我們承認
格對人的發展有決定
的作用,那麼一個人還怎麼能發展積極心態,樹立成功心理呢?
其實,人的格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只是改起來不容易罷了。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人的
格是怎樣形成的。
美的有關專家曾對一對孿生
的女大學生進行了觀察研究。這對雙胞胎的
倆外貌相似,先天遺傳素質完全相同,家庭生活環境和所受教育的情況也相同,因爲這
倆一直在同一個小學、中學和大學接受教育。然而在遺傳、教育和環境如此相同的條件下,
倆在
格上卻很不相同。
善于說話與交際,自信主動,果斷勇敢;而
卻相反,缺乏獨立自主意識,說話辦事總是隨同
。有關專家找她們交談時,總是
先回答,
只是表示贊同,不愛說話,或稍作點補充。總之,
倆的
格明顯不同。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父母在她倆中認定一個是,另一個是
。從小到大就責成
照管
,對
的行爲負責,做
的榜樣,帶頭執行長輩委派的任務。這樣一來,
從小就形成了獨立、自主、善交際、較果敢的
格,而
卻養成了追從
的習慣。
這說明人的格是長期所接受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造就的,但對成年人來說,實際上是由心理態度所決定的。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心態,那就能夠改變自己的
格。這告訴我們:“本
難移”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爲一個人的
格是長期的行爲習慣所鑄造的,已經習以爲常了,若想在幾天裏一下子改變當然不大可能。但是,如果你能從改變自我意識做起,並聯系價值觀念、自我狀態,即通過這種要素的調整與改變,改變自己的心理態度,從而又改變了自己的行爲和習慣,那麼你就能夠按照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改變自己的
格。
所以從根本上說,仍然是以積極的自我意識即自信主動意識爲核心的三種因素在起作用,說……
卡耐基經商之道二 經商成功的心理要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