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機製的特殊還在于它在將人逼到地獄的最底層的同時,又促使人通過彎彎曲曲的渠道從地獄裏超、升華,達到那種最高的境界。兩種力總是同等的,又是同一個時候起作用的,就像一個離心運動的裝置,而力本身則來自于生命的律動。或者說,城堡機製啓動的動力就是k
內沖動之作用;這種力永遠只能在離心裝置內起作用,沖動越大,張力也越大,畫出的圓周也越大。但無論何時,城堡的引力總是與人的沖力相等,因爲死是生的前提。作爲外鄉人的k一旦走進了城堡,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絕對不能從根本上擺
城堡的控製,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被控製的前提下盡力反抗,去爭取他自己想要的東西。城堡呢,與其說是阻止他還不如說是誘導他下意識地達到目的。從k及其他角
身上
現的城堡機製的運動中,我們看到了人
驚人的深度,也看到了人
怎樣在層層廢墟之下自行發光,從而達到超
的生動奇觀。城堡機製的秘密就在于,沈淪與超
總是連在一起的;沒有向著最黑暗的深
的無限深入,真正的超
也談不上;人只能在沈淪的過程中超
,一旦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沈淪停止了,超
也就成爲失去了依據的癡人說夢。
腦子裏裝著城堡的模糊啓示(關于土地測量員的),又分析了自己的當下境之後,k開始行動了。行動就是進入前面所說的裝置,就是沈淪,這種沈淪是向著無底的境界的運動。首先他從一個土地測量員(至少自己堅信不疑)被貶爲學校勤雜工,後來又連這勤雜工的位置都沒保住,落到了最底層的傭人堆裏,而自己連傭人都不是。與此相伴的愛情方面的情況也相似,好不容易吊上了弗麗達,以爲和城堡討價還價有希望了,沒想到克拉姆讓他步步受挫,最後還從他手中奪走了弗麗達,讓他落得一場空。每一步的放棄都有過一番激烈的抗爭(自欺),一番沖破限製的自我發揮,同時也是對城堡強大引力的真實
驗。不反抗,不下沈,又怎麼
會得到城堡的引力到底有多大?當城堡與k共同設定的土地測量員這個位置離他越來越遙遠,k在現實中越來越不可挽救地下沈時,k還能做什麼?很明顯,擺在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進一步下沈,越努力,越下沈;越發揮,擺
困境的希望越小。不論他如何欺騙自己,經驗和理
也總在提醒他:只有一種運動,一條不是出路的路。不信邪的k並不因爲沒有出路就放棄行動,
內的魔鬼不會讓他這樣做,他只能向上掙紮,他在掙紮時滿腦子的克拉姆,而身
,在反作用中不由自主地在作逆向的運動。在城堡這樣的地方,一個人要想活得真實、純粹,要想追求理想,他就會不斷地沈淪。沈淪激發了生命的活力,使得人的能動
大放異彩,將精神世界不斷向前發展。每當k在向下的黑暗的生命隧道裏到達一個驿站,對于城堡的渴望就會進一步壓榨他,迫使他做出創造奇迹的大膽行爲。他昏頭昏腦,到
亂闖,無意中成就了人類最輝煌的業績,自己卻並不完全理解。這個一半自覺、一半糊塗的天才,看到的總是自身被排斥被唾棄的現實,這現實
現在弗麗達不可改變的憂心忡忡之中,
現在巴納巴斯暧昧的態度、村長的全盤拒絕式的陳述裏,也
現在農民們的嘲弄和吉沙小
冷冷的圓眼睛的嚴厲中。人人都負著城堡的使命,要將城堡那曲折的意圖付諸實施,那意圖便是將k的一切剝奪,打入冰冷的地獄,例看他在地獄裏如何與城堡交流。被城堡選中來做這個實驗的k,實在不能不說是幸運的。在與絕望的掙紮同時産生的強烈的渴望裏,他和城堡的無聲交流是那麼的頻繁,就好像他本人也變成了音樂,彙入了那天堂的莊嚴的音樂聲中。實際上,以代號“克拉姆”來稱呼的天堂之音,任何時候都不曾離開過k的腦際;它敦促他,喚醒他,驅趕著他
內的惰
,誘導他以決一死戰的意志將被禁煙的精神釋放。在這樣做時,被動的肉
注入了活力,竟也變得花樣很多,不乏靈活了。
k的一切鬥爭,一切烏七八糟的活動,都是人在現實(沈淪)中追求理想(超)的
現,理想永遠是一種缺乏,一種由于缺乏而産生的渴望,它從來不現身。城堡這種永不現身的高超機製在長期的作用中將k造就成一個高尚的、以理想當生活的人,一個終生奮鬥,永不停息的聖徒,只是這個聖徒同時又具有人的七情六慾,具有人皆有之的一切卑瑣品質,即具有人
。人
是使他達到彼岸的小船,是理想的載
,他可以意識到它,痛恨它,卻不能擺
它。意識到了人
醜惡的k並沒有隨波逐流,而是竭盡全力艱難地駕禦它,堅定不移地朝那雲霧中的目標行進。城堡往往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爲一種類似“氣味”的東西,每次k嗅到這種氣味之際,便是他不由自主地做下了一件卑劣的事之時。例如一開頭他出于沖動在電話裏向城堡當局撒謊,城堡就立刻從口頭上認可了他;他在熱情驅使下不顧一切地與克拉姆的情婦鬼混,克拉姆就用威嚴的聲音證實了三角關系並非是k單方面的幻想;他在絕望的等待期間闖進官員的雪橇裏偷酒喝,就
會到了城堡似的自由;他背叛弗麗達留在巴納巴斯家,就在他家裏獲悉了城堡統治村莊的秘密;他出于嫉妒趕走了助手,自己又被弗麗達抛棄,落入了更底層,就在那地方重又發現了新的奮鬥方向。總之,不動,不沖撞,不做壞事,“氣味”就不出現。每往下沈淪一次,對城堡的新的理解和渴望就隨這沈淪産生,在渴望中出現的城堡意象又刷新一次。而促成他行動、沖撞的又正是城堡本身。那種意志一會兒化身爲弗麗達,一會兒化身爲助手、小男孩、農民們、奧爾伽、巴納巴斯,一會兒又化身爲老板娘和佩碧之流,喚醒著他,牽引著他,誘導著他,讓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爆發中與城堡神交。逐漸成熟的他終于在某種程度上熟悉了這種無止境的沈淪,也漸漸地在下意識中有所感悟:那捉摸不定的天堂的音樂,也許正是發自人心最黑暗的深
。在文章那不是結尾的結尾中,他無怨無悔地呆在傭人的地下室裏,滿懷希望地瞪大眼睛等待“好運”的來臨。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傷感和懷舊的迹象。
巴納巴斯一家人沈淪的悲慘過程,正是一首人類自強不息地奮鬥、創造奇迹、追求最高境界的詩。淪落起源于追求,如果阿瑪麗娜不産生那次愛情,全家人不慫恿她,城堡的機製也就不會啓動。對理想的渴望啓動了寓言,于是沒有盡頭的沈淪開始了它的進程。城堡的第一步行動便是惡毒地嘲弄了世俗之愛,讓阿瑪麗啞,也讓這一家人看見可怕的真相。領略了城堡意志的這一家人既沒有大驚小怪也沒有消極厭世,而是每……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沈淪與超脫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