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南懷瑾>論語別裁>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

《論語別裁》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

南懷瑾作品

  髫年入學,初課四書;壯歲窮經,終慚三學。雖遊心于佛道,探xing命之真如;猶輸志于宏儒,樂治平之實際。況幹戈擾攘,河山之面目全非;世變頻仍,文教之精神隳裂。默言遁晦,滅迹何難。衆苦煎熬,離群非計。故當夜闌晝午,每與二三子溫故而知新。疑古證今,時感二十篇入奴而出主。講述積久,筆記盈篇。朋輩咐囑災梨,自愧見囿窺管。好在宮牆外望,明堂揖讓兩庑。徑道異行,雲辇留連一乘。六篇先講,相期慾盡全文。半部可安,會意何妨片羽。磚陳玉見,同揚洙泗之傳薪。諷頌雅言,一任尼山之桂杖。是爲序。

  時

  歲次壬寅(一九六二年)孔聖誕辰南懷瑾序于臺北寓居

孔學新語發凡

  我們作爲現代的一個人,既有很沈痛的悲慘遭遇,也有難逢難遇的幸運;使我們生當曆史文化空前巨變的chao流中。身當其沖的要負起開繼的責任。但是目前所遭遇的種種危難,除了個人身受其苦以外,並不足可怕。眼見我們曆史傳統的文化思想快要滅絕了,那才是值得震驚和悲哀的事!自從“五四運動”的先後時期,先我們一輩而老去了的青年們,爲了尋求救guo之路,不惜削足適履,大喊其“打倒孔家店”。雖然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些人到了晚年,轉而講述儒家的思想,重新提倡孔孟之學,用求內心的悔意,可是已形成了的風氣,大有排山倒海之勢,根本已無能爲力了!

  其實,孔家店在四十年前的那個時代,是否應該打倒,平心而論,實在很有問題,也不能盡將責任推向那些大打出手的人物。原因是孔家店開得太久了,經過二千多年的陳腐濫敗,許多好東西,都被前古那些店員們弄得黴濫不堪,還要硬說它是好東西,叫大家買來吃,這也是很不合理的事。可是在我們的文化裏,原有悠久曆史xing的老牌寶號,要把它洗測革新一番,本是應該的事,若隨便把它打倒,那就萬不可以。這是什麼原因呢?我有一個簡單的譬喻:我們那個老牌寶號的孔家店,他向來是出售米麥五谷等的糧食店,除非你成了仙佛,否則如果我們不吃五谷米糧,就要沒命了!固然而包牛排也一樣可以吃飽,但是它到底太稀松,不能長日充饑,而且我們也買不起,甚至不客氣的說:還吃得不太習慣,常常會患消化不良的毛病。至于說時令不對,新谷已經登場,我們要把本店裏的陳黴濫貨倒掉,添買新米,那是絕對可以的事。

  因些,就可了解孔家店被人打倒是不無原因的:

  第一,所講的義理不對。第二,內容的講法不合科學。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1)“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幾千年來,都把它解釋做父母死了,三年以後,還沒有改變了父母的舊道路,這樣才叫做孝子。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男盜女娼,他的子女豈不也要實行其舊業三年嗎?(2)“無友不如己者。”又解釋做交朋友都要交比自己好的,不要交不如自己的人。如果大家都如此,豈不是勢利待人嗎?其實,幾千年來,大家都把這些話解錯了,把孔子冤枉得太苦了!所以我現在就不怕挨罵,替他講個明白,爲孔子伸冤。這些毛病出在哪裏呢?古人和今人一樣,都是把《論語》當做一節一節的格言句讀,沒有看出它是實實在在首尾連貫的關系,而且每篇都不可以分割,每節都不可以支解。他們的錯誤,都錯在斷章取義,使整個義理支離破碎了。本來二十篇《論語》,都已經孔門弟子的悉心編排,都是首尾一貫,條理井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大家所講的第二個問題,認爲沒有ti系,不合科學分類的編排,也是很大的誤解。

  爲什麼古人會忽略這一點,一直就誤解內容,錯了二千多年呢?這也有個原因:因爲自漢代獨尊儒學以後,士大夫們“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思想,唯一的批發廠家,只有孔家一門,人雲亦雲,誰也不敢獨具異見,否則,不但紗帽兒戴不上,甚至,被士大夫所指責,被社會所唾棄,乃至把戴紗帽的家夥也會玩掉,所以誰都不敢推翻舊說,爲孔子伸冤啊!再加以到了明代以後科舉考試,必以四書的章句爲題,而四書的義解,又必宗朱熹的爲是。于是先賢有錯,大家就將錯就錯,一直就錯到現在,真是冤上加錯!

  現在,我們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論語》,每篇都條理井然,脈絡一貫。而且二十篇的編排,都是首尾呼應,等于一篇天yi無縫的好文章。如果要確切了解我們曆史傳統文化的思想精神,必須先要了解儒家孔孟之學,和研究孔子學術思想的ti系,然後才能觸類旁通,自然會把它融和起來了。至于內容方面,曆來的講解,錯誤之chu,屢見不鮮,也須一一加以明辨清楚,使大家能認識孔子之所以被尊爲聖人,的確是有其偉大的道理。如果認爲我是大膽的狂妄,居然敢推翻幾千年來的舊說,那我也只好引用孟子說的:“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何況我的發現,也正因爲有曆代先賢的啓發,加以力學、思辨和ti驗,才敢如此做爲,開創新說。其次,更要鄭重聲明,我不敢如宋明理學家們的無聊,明明是因佛道兩家的啓發,才對儒學有所發揮,卻爲了士大夫社會的地位,反而大罵佛老。我呢?假如這些見解確是對的,事實上,也只是因爲我在多年學佛,才悟出其中的道理。爲了深感世變的可怕,再不重整孔家店,大家精神上遭遇的危難,恐怕還會有更大的悲哀!所以我才講述二十年前的一得之見,貢獻于諸位後起之秀。希望大家能秉宋代大儒張橫渠先生的目標:“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爲今後我們的文化和曆史,擔承起更重大的責任。我既不想入孔廟吃冷豬頭,更不敢自己杜塞學問的根源。

  其次,我們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必須要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學術。要講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論語》是記載孔子的生平講學、和門弟子們言行的一部書。它雖然像語錄一樣用簡單的文字,記載那些教條式的名言懿行,但都是經過門弟子們的悉心編排,自有它的ti系條貫的。自唐以後,經過名儒們的圈點,沿習成風,大家便認爲《論語》的章節,就是這種支支節節的形式,隨便排列,誰也不敢跳出這傳統的範圍,重新加以注釋,所以就墨守成規,弄得問題叢生了!這種原因,雖然是學者因襲成見,困于師承之所致。但是,最大的責任,還是由于漢、宋諸儒的思想壟斷,以致贻誤至今!

  我們傳統的曆史文化,自秦漢統一以後,儒家的學術思想,已經獨尊天下,生當漢代的大儒們,正當經過戰guo與秦漢的大變亂之後,文化學術,支離破碎,亟須重加……

論語別裁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