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南懷瑾>論語別裁>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第2小節

《論語別裁》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

第2小節
南懷瑾作品

  [續論語別裁附錄 孔學新語自序上一小節]整理。于是漢儒們便極力注重考據、訓诂、疏釋等的工作,這種學術的風氣,就成爲漢代儒家學者特有其實的風格,這就是有名的漢學。現在外guo人把研究中guo文化的學問也統名叫做漢學,這是大有問題的,我們自己要把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不同意義分清楚。唐代儒者的學風,大ti還是因襲漢學,對于章句、訓诂、名物等類,更加詳證,但對義理並無特別的創見。到了宋代以後,更有理學家的儒者興起,自謂直承孔孟以後的心傳,大講其心xing微妙的義理,這就是宋儒的理學。與漢儒們只講訓诂、疏釋的學問,又別有一番面目。從此儒學從漢學的範疇tuo穎而出,一直誤認講義理之學便是儒家的主旨,相沿傳習,直到明代的儒者,仍然守此藩籬而不變。到了明末清初時代,有幾位儒家學者,對于平時靜坐而談心xing的理學,深惡痛絕,認爲這是坐致亡guo的原因,因此便提倡恢複樸學的路線,但求平實治學而不重玄談,仍然注重考據和訓诂的學問,以整治漢學爲標榜,這就是清儒的樸學。由此可知儒家的孔孟學術,雖然經漢、唐、宋、明、清的幾個時代的變動,治學的方法和路線雖有不同,但是尊崇孔孟,不敢離經叛道而加以新說,這是一仍不變的態度。雖然不是完全把他構成爲一宗教,但把孔子溫良恭儉讓的生平,塑成爲一個威嚴不可侵犯的聖人偶像,致使後生小子,望之卻步,實在大有瞞人眼目之嫌,罪過不淺!所以現代人憤憤然奮起要打倒孔家店,使開創二千多年老店的祖宗,也受牽連之過,豈不太冤枉了嗎?

  現在我們既要重新估價,再來研究《論語》,首先必須了解幾個前提。(一)《論語》是孔門弟子們所編記,先賢們幾經考據,認爲它大多是出于曾子或有子門人的編纂,這個觀念比較信實而可靠。(二)但是當孔門弟子編輯此書的時候,對于它的編輯ti系,已經經過詳密的研究,所以它的條理次序,都是井然不亂的。(三)所以此書不但僅爲孔子和孔門弟子們當時的言行錄,同時也便是孔子一生開萬世宗師的史料,爲漢代史家們編錄孔子曆史資料的淵源。由此可知研究《論語》,也等于直接研究孔子的生平。至于效法先聖,自立立人以至于治平之道,那是當然的本分事。(四)可是古代書冊是刻記于竹簡上的,所以文字極需簡練,後來發明了紙張筆墨,也是以卷幅抄寫卷起,但因古代的字ti屢經變更,所以一抄再抄,訛誤之chu,不免有所tuo節,因此少數地方,或加重複,或有tuo誤,或自增刪,都是難免的事實。(五)古代相傳的《論語》有三種,即《魯論》二十篇,和《齊論》二十二篇,又在孝景帝的時期,傳說魯恭王壞孔子故宅的牆壁,又得《古文論語》。但《古文論語》和《齊論》,到了漢魏之間,都已逐漸失傳,現在所傳誦的《論語》,就是《魯論》二十篇了。(六)至于《論語》的訓诂注疏,曆漢、唐、宋、明、清諸代,已經有詳實的考據,我們不必在此另作畫蛇添足的工作。至若極言xing命心xing的微言,自北宋五大儒的興起,也已經有一套完整的努力,我們也不必另創新說,再添枝葉。

  最後舉出我們現在所要講的,便是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ti驗,擺tuo二千余年的章句訓诂的範圍,重新來確定它章句訓诂的內義。主要的是將經史合參,以《論語》與《春秋》的史迹相融會,看到春秋戰guo時期政治社會的紊亂面目,以見孔子確立開創教化的曆史文化思想的精神;再來比照現代世界上的guo際間文化chao流,對于自己民族、guo家和曆史,確定今後應該要走的路線和方向。因此若能使一般陷于現代社會心理病態的人們,在我們講的文字言語以外去ti會,能夠求得一個解tuo的答案,建立一種卓然不拔,矗立于風雨艱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這便是我所要馨香禱祝的了。

  歲次壬寅(一九六二年)八月南懷瑾記于臺北

……

《論語別裁》全本在線閱讀完畢..
如果喜歡本書或本作者,您可以:
▷ 下載論語別裁TXT全本
▷ 浏覽南懷瑾其他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