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南懷瑾>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第一章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第一章

南懷瑾作品

  關于中guo道家易學與醫理的研究,是中guo文化之寶藏,我早已希望集合中醫西醫及科學界等合並研究,一方面是將中guo固有的、偉大的應用哲學加以闡揚,另一方面也是對人類的一種貢獻。

易學與中guo醫理

  究竟《易經》的道理與中guo醫理有多大關系?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問題,要說起來,醫理與易學是沒有太大的直接關系。

  諸位一定會說,既無什麼太大的關系,還研究什麼呢?這就要說到道家了。

  在秦漢以前,春秋戰guo時代,道家有所謂“方士”之流,他們講求修道煉丹。這些丹道派思想的發展,是由《易經》的原理演繹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思想是與《易經》配合的。

  到了漢代以後,中醫的哲學思想,也經過演變,外加道家的影響,而使得醫理以《易經》的道理來诠釋了。也就是說,透過間接的關系,中guo醫理哲學思想,卻建立在《易經》的基礎上了。

  中guo文化的特se是偏重于抽象,偏向于玄妙,這正是智慧之學,但也在學習研究及了解方面,增加了許多的困難。

  中guo五千年的醫學曆史,許多學派發展下來愈來愈爲神奇,似乎是走入純哲學的範圍,但其實際應用的價值,卻很令人懷疑。

  所以,我們可以說,易學與醫理之間,只是形而上的哲理的關系,至于形而下的法則方面的運用,卻是大有問題的。

道家與中guo醫理

  如果要問什麼與中guo醫理關系最密切的話,道家方術思想對醫理影響的重大遠遠超過易學的。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又不能不承認中guo上古文化的特殊氣質與雄偉氣魄了。

  上古中guo文化的特點是:敢于假想,敢于追求。

  道家認爲所謂“人”這個生命,是可以經過修煉,使肉ti的人身長生不死,而達到神仙的境界:“與天地同ti,與日月同壽。”

  試看,這種想法是多麼的雄壯,有多麼大的氣魄與song襟。不論人類是否真正可以達到與日月同壽的目的,僅僅是這種假想,已夠得上偉大了,除了中guo人,世界上又有哪一個種族敢作此想呢?

  是的,西方文化宗教中提到了“永生”,但那仍是精神的、死後的事,與道家的假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道家的這種想法,正是像他們自己所說的:“宇宙在手,萬化由心。”

  事實上,道家並不只是想,並不只是敢于說說而已,他們真正致力于方法的尋求,真要征服人類的軀ti,真要控製人類的生命,在他們努力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成就,與中guo醫理關系至爲深切。

漢易

  提起《易經》來,很多人稱其爲群經之首,稱其爲經中之經,稱其爲哲學中之哲學。

  這話實在具有相當的道理,在所有的經典之中,似乎《易經》是包括了一切,《易經》就是智慧的結晶。

  在中guo五千年文化曆史中,關于《易經》方面,可以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漢易,第二個階段是宋易。

  簡單地講,易學包含了理、象、數三種學問。

  理——是以哲學的方式,解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理。

  象——是以理論科學方式,解釋宇宙間事物的現象。

  數——每一個現象都有數在其中,也是屬于科學的。

  漢易偏重象及數,是屬于科學xing的,也是與道家關聯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稱漢易爲道易的。

  而宋易所講求的是理,屬于儒易,與道家關系較淺(邵康節則走的漢易道家路線)。所以與中醫原始有關的也就是漢易了。

卦是什麼

  提到《易經》,大家都會想到伏羲畫八卦,究竟什麼是卦呢?

  卦者,挂也。是一種現象挂在我們的眼前,故而稱其爲卦。

  《易經》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現象,宇宙間共有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

  能夠觀察到宇宙的現象,將之歸納成八大類,畫成八卦,這豈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學,我們看到京戲中孔明出場,身穿yin陽八卦袍,就是說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爲代表的。

畫卦與爻

  卦既是宇宙的現象,慾把這個形象記錄下來就要畫,所以卦是畫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卦是抽象的代表,也可以說是圖案的符號,八卦也就是一種邏輯符號。

  卦的組成爲“爻”。

  什麼叫作“爻”呢?一直線爲一爻,稱爲“陽爻”,一直線中間隔斷也爲一爻,稱爲“yin爻”。

  卦就是由“yin爻”“陽爻”所組成的。

  我們再看“爻”字,是由兩個斜的十字所構成。

  照地球物理的解說,地球磁場與經度及緯度呈斜爻,這兩個斜爻也就代表宇宙間的一種形態,萬物皆系交錯而成。

  而這兩個交錯,恰成爲兩個十字架,爻字也正是兩個十字架的代表。

  我們的祖先伏羲氏,是否真的這樣畫卦,可能還是疑問,但中guo文字的起源,卻是由象形而始,也就是說由畫現象開始的,好像畫卦一樣。

如何畫卦

  寫字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可是畫卦卻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畫卦是由內向外一爻一爻地畫。這是畫卦的一個基本常識。

  雖然可以從上而下,從外而內地畫卦,但是最初畫卦的方法,是由內而外,是由下而上,這是有其重要道理在的。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命的功能,是由地球中心向外散發所産生的。

  以一個人爲單位來說,個人的行爲能力,也是由內而外的。

  這是《易經》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畫卦由內而外,由下而上的原因。

  下圖是伏羲所畫的先天八卦方位圖,可是這個八卦圖,在唐以前未見流傳,是在唐宋以後才出現的。是否是伏羲氏所畫,我們不作考據,在此不加討論,現在讓我們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現的意義。

  離卦——卦象是圓中一點,代表太陽。

  坎卦——上下外圍都是yin

  中間一畫陽爻象征光明,代表月亮。

  龔卦——正面下面破碎,代表風。

  震卦——下面陽,上面破碎,

  代表了震動,爲雷。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山,代表了山。

  兌卦——上面的缺口,表示了湖澤、海洋。

  大家看了這些yin爻陽爻,也許難以了解爲什麼會代表了日月天地、山澤風雷。但是我們要知道,最初所畫的這些卦,並不是像今天所畫的這樣直,這樣整齊,原始的畫法,yin爻可能只是兩點而已,所謂陽爻,不過是一塊整的而已。它的形狀也不一定是整齊的,而且卦是立ti的。

  所以,離卦的形……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第一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一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