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代以來,修神仙。煉丹道開始廣爲流行。那時,上古的陽家、道家及雜家的各種知識學說與方法,才真正地融彙在一起。
就連天文、地理,也都達到一種新的境界,呈現了新的面目。
東漢的魏伯陽,是曆史上著名的道家,他所著的一本書,名叫《參同契》,在中文化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這本《參同契》,揉合《易經》、《老》、《莊》,及神仙煉丹法于一爐,稱爲千古丹經之鼻祖,是中科學原始的基本要典。中
養生生命學的道理,也都包括在內,唯其中隱語甚多,外行人讀之頗爲費解。《參同契》中引用《易·系辭傳》所說:
法象莫大乎天地,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前一句的意思是說,自然界裏的法則,以天地爲最大。下一句則是以日月爲喻,說明人氣血的循環,就像日月在宇宙間運行一般。
兩漢的醫學及煉丹,皆以《易經》的陽與五行八卦的原理爲依歸。也就是說,五行的說法在那時已經開始了。有人也認爲五行之說並非上古開始,只不過漢代的僞造而已,但是以所使用度量衡的標准來看,可能兩漢以前早已存在。

“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物也。
陽合德而剛柔有
。”
這是從《易經·系辭傳》中節錄的一句。
所謂“乾坤其易之門邪”,對醫理來講,是指後代的時候,以易爲基礎,對人類生命加以計算,並研究針灸與十二經脈的關系。
由此而引出了十二辟卦,我們在下一段詳細說明十二辟卦,現在順便說到一個笑話。
有人著書立說,認爲《易經》只不過是研究兩問題的學說而已,他們的理由也是根據《系辭》中的這一段。
“乾陽物也,坤物也。”這不是分明說男女兩
的生殖器官嗎?再看《易經》之中,到
都是
陽,甚至
爻陽爻也都成了
的象征。所以說,這些人的結論就來了,《易》是研究
學的。
可是我們要明白,“物”在當時只作“東西懈釋。因爲《易經》的用語,被後人借用,後人的後人,難免又將祖父比孫子了,這也是中文化上的麻煩事。
十二辟卦是什麼?
辟是特別開辟的意思,而十二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長。根據乾坤二卦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其中有關節氣之劃分,是以中大陸中原爲標准)。
十二辟卦中,各卦經管一方,就像是諸侯各管一方一樣,所以又稱爲諸侯之卦或侯王之卦。
在這十二辟卦的圖中,由內向外分別是:
(1)卦名。
(2)卦象。
(3)十二地支所屬之月令。
(4)律呂。
(5)二十四節氣。
在這幾項之中,我們先要談一談律呂。
律呂是中音樂的一個名詞,看到音樂與曆法及氣象有了關系,難免使許多人大吃一驚。
實際上律呂是表示宇宙氣機的變化,同時說明了音律及曆法的關系。
中的曆法,本是一科專門的學問,也是一部氣象學。曆法是從黃帝開始的,那時用的是
曆,但以太陽的行度爲基准。
到了夏朝,就以寅月爲正月(現在農曆的正月)。
商湯時代,以五月爲正月,爲一歲之首(現在農曆的十二月)。
周朝則以子月(現在農曆的十一月)爲正月。
孔子刪《詩》、《書》,訂《禮》、《樂》,對于曆法則仍采用夏曆。
中一向是以曆法天文學享名世界的,但是現在卻落後于西方
家。以臺北之大,在校學生之多,僅有的一個圓山天文臺,幾乎要被改成兒童遊樂園了。怪不得臺灣的孩子,在外
連北鬥如何開始都不認識,其他
家的孩子爲此大感詫異,認爲天文曆法本是中
人的特長,想不到臺灣孩子連北鬥星都不認識。可歎!這也是題外之話。
在十二辟卦中,我們所看到的十二律呂,各代表一調。這十二個音調,與人的十二經脈甚有關系。
這些音聲是如何開始的呢?原來在黃帝的時候,一位樂師伶倫用昆侖山解谷所産十二根竹管並排起來,一端整齊,一端則階次長短不齊,在竹中置入葭灰(即以蘆葦燒成的灰)。
將這些竹管埋入空屋中的地下,不齊的一端在下,齊的一端在地面。
當氣象變化至一陽生時,即“地雷複”卦,冬至時,第一根管子中有氣沖出灰飛,吹起了黃鍾的宮音。
這個黃鍾之音,正說明了土地中的陽能,在一定的時間,向外放射。
人的氣脈,也像地球中的氣機一樣,隨著氣象的變化而動。
許多西方的朋友,認爲中的音樂難懂,不易引發感受。因爲中
的古樂是不平均的自然律,而西方音樂是平均律,比較適宜合奏的關系。(此節可參考《人文世界》一卷八期及二卷一、二期《律呂淺談》)
下面就要分別解釋十二辟卦中的每一卦了。
囗坤卦,亥月,節氣立冬小雪。
這是全之卦,天地間之放射能,此時已全部吸收入地,但
極則陽生,所以在十月立冬後,必會有小陽春,有一兩天風轉東南,當年諸葛亮借東風,就是通曉《易經》氣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後,西北風一定不會天天吹,根據氣象的推算,有一兩日必會刮起一陣東南風,所以故作玄虛,築壇祭風,反正一日借不到的話,二日三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東風。果然被他等到,大破曹
五十萬軍。
曹大敗之後,閉門讀《易》,研究到《周易》蠱卦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和立冬時,正值坤卦當令,其中有一陽來複的道理,哈哈大笑,悟出了東南風的道理。五十萬大軍的損失,才讀懂了《易經》,代價真不能說不大呀!
囗複卦,子月,節氣大雪冬至。
到了十一月,一陽來複。在卦上已看到了一陽之象,現在是陽火之始,地球所吸收的太陽之能,又開始向外放射了,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胃口不錯,消化能力也好起來了。冬至開始,正是人人高喊冬令進補的時候,一點也不錯,複卦早已告訴我們了。
囗臨卦,醜月,節氣小寒大寒。
現在的卦象,已有二陽了,雖是在十二月,可是春已暗中來臨,地球內部的放射能已漸升高,變化遂將透出外部了。
囗泰卦,寅月,節氣立春雨。
這是三三陽的卦,天地間至此時,地球已經是全部陽能充滿了……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第三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