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三脈時,曾指出三脈的顔,後來有許多人來問,不知這個顔
是否在人
解剖時可以看到,如果可以看到的話,那麼三脈就是一種神經或器官了,怎麼能說是無形呢?
現在我要鄭重告訴各位,在人解剖時,三脈是絕對看不見的,所謂的三脈顔
,是修煉氣脈有成就的人,在定境中,自己反視到自己
內,所看到的顔
;中脈打通時,定境中呈出一種藍
等景象,道家有一句話:
碧眼方瞳是神仙。
這就是說,修道有成就時,氣脈全通,兩眼藍,眼瞳定而有力,發出方楞似的光芒。這句話並不證明,白種人的碧眼就是中脈已通,請大家不要誤會,因爲道家是我們中
的産物。
在我們說到七輪時,曾提到每輪的脈數,心輪有八脈,喉輪則加倍,爲十六脈,頂輪又加倍,爲三十二脈,臍輪則爲六十四脈。
這些脈上下雨傘形放射交接,形成葫蘆狀(見上)。
再看這些脈的數字,從八至六十四,與《易經》的八卦,演變成十六卦、三十二卦,以及六十四卦,恰好是同一原理。
《易經》是畫宇宙的現象而得,而七輪的法則,正說明了人是一個小宇宙。
心輪的八脈,加上喉輪十六脈,加上頂輪的三十二脈,最後加上臍輪的六十四脈,一共合計得一百二十脈,配上地火風四大類的病種,歸納出人
可能産生的疾病的類別與部位。
現在又說到中奇經八脈的問題了。
“胍”字和“脈”字有沒有不同?這兩個字代表不同的意義。
但是中古代的醫書上,都在通用,如果從氣脈的道理來講,一定要認識清楚。
“胍”:血脈之脈,代表著血管及神經。
“脈”是氣脈的意思,與血管神經有關,但並非相同。
《內經》一書中所談到的“胍”與“脈”,有時意義是相通的,其實,有的地方是講血胍,有的地方,卻是講氣脈的問題。
西洋近代文化,也有許多談論氣脈問題的理論和書籍,有許多稱之爲超越的電磁波等等。
生活在二十世紀的我們,天天聽到高血壓呀,驗血呀,血糖呀,貧血呀,種種關于血的問題。
一個青年人,去看一個中醫老先生,聽到他說病人血不清的話,不免偷偷地暗自發笑,心中下了一個斷語,認爲中醫太不科學,沒有經過檢查,就說什麼血清不清的問題。
其實,現代的人,都是把“血”作表面的解釋,認爲就是血管中奔流的紅東西而已。
但是中古代的醫書上,“血”的真正含義是廣泛的。
“血”包含了人中各種的液
,除了血管中的血以外,所有的內分泌(荷爾蒙),人
內在的各種化合都包括在內,所以中醫的一句血不清,可能意味著內分泌不平衡。
因此,我們先要了解中醫學上“血”的含義,才能深入研究。
奇經八脈爲什麼如此重要呢?
在道家的經驗上來說,如果奇經八脈都暢通了,精神狀況便會達到一種超越的境界,就是:“精滿不思婬,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
奇經八脈如何才會打通?
在《黃帝內經》和道家的丹經裏,曾作過一個比喻,在十二經脈氣機充滿時候,才可能流溢分散到奇經八脈之路線中,就好像一條大河,或者庫,漲滿之後,自會流到特置的溝渠之中,可是十二經脈的氣機如何才能充滿呢?這就要靠修持的功夫和成就了。
許多道書以及孔子家信上也曾說過:食氣者壽。
道家的說法是:食肉者勇而悍,食谷者慧而夭,不食者神明而長壽。
許多人認爲,愛吃牛肉的民族,是富于侵略的。它是否也是根據道家的話,不得而知。而我們食五谷的人,雖然聰明智慧,難免多病而壽促,唯有不吃的人,才能長壽,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如此說來,我們還沒有長壽,豈不是先就要餓死了嗎?
其實,這個意思就是盡量少食而已,昨晚看見晚報上的一則科學新聞,說到西方醫學對于健康長壽的新理論,第一樁就是少食,三十歲以後尤應少吃脂肪及醣之類,他們的這種少食說法,道家在千年前就已經提倡了。
可是,提到少食或不食,卻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如果不知道運用氣脈的原理,不食是要命的事,道家的這句話,也是在說明氣脈的重要。
前十年,本人曾作賭徒式的試驗,一共有二十八天不食的經曆,這二十八天中只飲茶,偶爾也吃一根香蕉。在這一次的
驗中,發覺最危險的時候是第三天到第四天。
在第三天不食時,精力衰落,氣力耗完的樣子,一定要躺下了。此時最重要的是,心情坦然,要運用一種氣功,充滿胃裏的氣,使胃壁不會發生摩擦而出血。
過了第四天,頭腦清醒,精神充沛,也許就有碧眼方瞳的意味。
但是二十八天中,意識習慣上的食慾卻是仍然存在的。
中舊式的人家,時常有人把
的四腳放在活烏
的殼上,以取靈
長壽的吉祥,如果注意那些烏
,幾十年不吃不喝,只是時常伸出頭來吸氣(也許同時吸食了空氣中的小蟲和微生物),靈
會自通任脈,據說千年的靈
,就是食氣者壽的表征。
奇經八脈中的任督在哪裏?我們常看到現代的武俠小說,隨描寫著任督二脈,但是中
文化史上,最早提到任督二脈的,除了黃帝的《內經})外,就是《莊子》了。
《莊子·養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寓言,便提到:“緣督以爲經”,“中經首之會”。
可是《莊子》未提到任脈,有人說,《黃帝內經》實際上是戰時代的文化,那時齊
的方士們,研究道家的傳統文化而編寫了《內經》,這樁考據的事,不在本題討論之內,但是它實在證明了醫學發展史是很有問題的。
道家認爲任督二脈等于天地間之陽,說到這裏,我認爲大家應該丟掉八卦的包袱,根據這一法則而另尋科學的途徑,因爲氣脈與八卦的關系,是後人在唐、宋之間硬套上去的,如果中醫仍停留在八卦的圈子中打轉,就會變成前途有限,後患無窮了。因爲學醫的人精通《易經》的象數已不容易,何況象數之學與醫學聯姻,有對有不對的地方,不能太過牽強。
看一看人八脈圖,真像天空中的星鬥,難怪道家稱人爲一小天地了。但是,有關這一點,中醫與丹道家間理論並不完全聯系。
八脈的督脈和任脈,都起……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第六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