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南懷瑾>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南懷瑾作品

  人類精神文明的延續,在言語文字之外,應該首推繪畫。上古之世,文字尚未形成之先,在人們的思想領域中,凡慾表達意識,傳播想象之時,唯有借畫圖作爲表示。中guo文化之先的八卦、符箓,與埃及的符咒,印度的梵文等,推源其始,都是先民圖畫想象之先河。降及後世,民智日繁,言語、文字、圖畫、雕刻、塑像,各自分爲系統。而繪畫內容,亦漸繁多;人物、翎毛、花卉、山shui、木石,由平面的線條畫,進而至于立ti。抽象與寫實並陳,神韻與物象間列。由此可見人類意識情態綜羅錯雜,不一而足。但自窮源溯本而觀,舉凡人類所有之言語、文字、圖畫等等,統爲後天情識之産品。形而上者,原爲一片空白,了無一物一事可以蹤迹。故禅門不取言語文字而直指。孔子以“繪事後素”爲向上全提,良有以也。

  由圖案繪畫而至于描寫人物、神像,在中guo畫史而言,據實可徵,首推漢代武梁詞石刻。過此以往,史料未經發現,大抵不敢隨便確定始作俑者,起于何代何人。自漢曆魏、晉、南北朝、唐、宋以還,佛教文化東來,佛像繪畫與人物素描,即形成一新的紀元,如衆所周知的雲岡石窟、敦煌壁畫,以及流傳的顧恺之的《維摩居士圖》,吳道子的觀音菩薩等,形神俱妙,但始終不離人位而導介衆生的神識想象,升華于天上人間。

  然自隋唐初期,隨佛教東來之後,由中北印度傳入西藏之密教佛像,神精筆工,形式繁多,頗與當時敦煌壁畫相類似。唯大行于邊睡,中原帝廷內苑供奉,亦少所概見。迨元朝以後,方見流行。明、清以來,民間稍有流傳而亦不普遍。在繪事而言,西藏的佛畫、雕塑,均與內地隋唐以前,同一法則。所有佛與菩薩之造形,大多都是細腰婀娜,身帶珠光寶氣,如佛經所謂“璎珞莊嚴”者也。宋元以後,凡內地之佛偈,大ti皆喜大肚粗腰,滿顸臃肚,肌ti以外,最好以不帶身外之物爲灑tuo。由此可見,隋唐以來之佛像,無論繪畫雕塑,多具有佛經內典的宗教氣氛,以及濃厚的印度文化se彩。宋元以後,畫像與雕塑,亦受禅宗之影響,具有農業社會的樸素,人位文化的平實。從此大概而言,要當如是。

  晚清以來,文明丕變,西藏密宗忽又普及內地。而中guo與流傳日本的顯密各宗,彼此互相融會。舊學、新說之外,連帶久秘邊睡之藏密佛像、圖畫、雕塑,無論爲單身、雙身或壇城(曼茶羅),已非昔日銅閉作風,大部公開流傳。抗戰時期,成都四川省立圖書館,曾經舉辦一次西藏密宗佛像原件的大展覽,洋洋大觀,見所未見。及今思之,當時這批博大文物,想已煙消雲散,不知是否尚在人間,頗爲怅然!

  初來臺灣時,顯教之經典畫像,亦廖廖少見,逞論密教文物,間或有之,大抵皆深藏不露,視爲絕不可公開的神聖瑰寶,不是視同拱壁,即是價值連城。佛說:“法無正末,隱顯由人。”今之行者,不知與時偕行之理,徒以抱殘守阙之愚,慾與科學時代之公開文明相拒,豈非自取滅裂。《易》乾文曰:“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此理不明,後又忽焉大變。凡藏人僧俗攜出之佛像,繪畫的、雕塑的,均可于海外各地隨便收購而得。而guo內行者缺乏整ti概念,不知從文化觀點作一統籌搜集,致使吾佛如來、諸大菩薩,亦皆隨時與勢易,流落他方。而二十余年後的今日,大多藏密佛像,已在美guo被人搜集而作學術xing、藝術xing、神秘xing的公開翻印,公開研究。無論爲單身的、雙身的、壇城的,皆有黑白集與彩se集之影印,與大幅像,小型像之銷售。青年學生留學彼邦者,或爲崇敬請購,或爲趣味欣賞,大ti都視爲奇異刺激而疑情頓起。guo故外流而家人乖睽,自家文化寶藏不識而求珍于異域,良可歎也!

  但在美guo而言,密宗畫像之搜集翻印,初由少數醫生,試用密宗的神秘修法,作醫學治療試驗。漸而擴充爲精神科學的研究,將擺tuo宗教se彩而形成新文化的一系。與原始宗教信仰的形式,已大異其趣。且已有人將蓮花生大師與各種壇城案,做成旅行袋或腰帶背心上之裝飾,蔚成一時風氣。思想形態古今變易,宗教信仰與物質文明互相抵觸,衛道者僅從表面視之,頗爲憂憤。殊不知未來科學發展的歸趨,正爲剖尋昔日宗教的目標,終無二致在。過去在民智未開之時,宗教以神秘作風指示生命的真谛。現今以後,科學以精詳剖析,探討生命神秘之究竟。即俗即真,空有不二,不受形拘,但求神髓,終至兩不相妨而相成也。

  唯今guoguo密宗藝術佛像之公開出版,質疑函詢,爭論繁興。今就其中問題之荦荦大者,並此寄語。

  一爲密宗畫像之形態問題。

  如由表面視之,此類畫像已失去顯教佛像莊嚴慈祥本se,且坦然言之,卻易使人生起猙獰怖畏之反感,何況大多不類人形,又異習見物像,其故爲何?曰:在佛而言佛,一切佛皆就ti、相、用而取法、報、化三身之別名。顯教佛像之莊嚴慈祥面目,乃表示本xing清淨法身之本來。密教佛像之奇形異態者,乃表示化身、報身之各具因緣。諸如多目、多頭、多手、多足、多身、異類身等等,統爲佛學內涵之表。舉一言之,如大威德金剛像之怪異,實皆爲顯教教義之圖形,舊稱謂之表法。如雲:九面者,即表大乘九部契經。二角者,表真俗二谛。三十四手,加身語意三門,即表三十七品。十六足者,表十六空。右足所蹈人獸等八物,表八成就。左足所蹈鹫等八禽,表八自在。躬形,表無挂礙。發豎,表度一切苦厄。他如有身具三十六足者,即爲三十七菩提道品之表法。十八手者,即爲大般若之十八空,亦爲十八界。三眼者,即三明,亦爲佛眼、慧眼、法眼之示相。九個頭者,爲九次第定,亦示大乘以十度爲首。兩只角者,即爲智慧莊嚴、福德莊嚴之示現。其面爲牛頭者,即具大力之意。凡此含有印度文化習慣觀念,尊重牛的象征。風土人情不同,不必拘爲一談。全身櫻洛莊嚴者,表示一切差別智的圓滿。腳下有許多的牛鬼蛇神,人非人等,即表示解tuo下界,破除魔軍,升華絕俗之意。其他畫像如六臂者,即表六度法相。四臂者,示慈悲喜舍風規。凡此等等,皆爲佛經義理之圖形,故爲淺智衆生,由識圖而明義而已。是以經說大威德金剛,即爲大智文殊師利化身。舉此一例,余由智者類推可知,不必—一詳說。

  至于各種壇城表法,與人身氣穴亦有關聯。如蓮花爲心脈氣輪,三角爲海底脈氣輪,但視初生嬰兒之外形即知會yin爲三角地帶也。在此附帶說明今日針灸之學,一般皆未仔細研究及此。蓋人身之氣穴,並非完全如圓形,正如天ti星星相……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西藏密宗藝術新論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西藏密宗藝術新論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