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烏泥湖年譜1961年(一)上一小節]驚訝,說:“哪裏的圖書館?”
二毛說:“南京路圖書館。”
雯穎更爲震驚,說:“你哪來的錢搭車?”
二毛說:“我走去的。以前爸爸帶我們坐車去時,我覺得不太遠,沒想到……有那麼遠。”
雯穎一時無語,望著二毛,不知說什麼好。
大毛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二毛不會出事的。三毛,給二哥拿碗添飯。”三毛脆聲脆氣地答應著,跑進廚房。
二毛望著雯穎,膽怯道:“你沒有生氣吧?”
雯穎想了想,說:“你是一個小孩子,以後再有這樣的事,要先跟說一聲。查的結果怎麼樣?”
二毛臉上浮出笑容,說:“說對了,真是有這樣一個詩人,我們老師她居然不知道。不過,我並不覺得她的詩寫得怎麼好。”
雯穎想了想,說:“你有這樣的看法,也不錯。”
這天夜裏,雯穎久久難眠。她想,從學校到南京路圖書館是何等遠的一段路,二毛憑著怎樣的毅力和信心才徒步走到那裏去的呢?而大毛,居然已經可以成爲她精神上的一個依靠。時間是多麼快啊,自己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開始做,而孩子們竟都不知不覺地長大了。
次日清早,雯穎起對鏡梳理,發現了自己頭上的一根白發。她扯下這根白發,站到窗前,對著晨光看了半天。心想,孩子們都大了,而我就這麼老了。
林嘉禾從陸工地回到烏泥湖,沒想到在宿舍大門口碰到的第一個熟人竟是丁子恒。丁子恒剛從北京開會回來,背著行李,腳步匆匆。見到林嘉禾,丁子恒怔了一下,沒有立即叫出名字。林嘉禾1958年底被下放到五三農場勞動改造,一年後,又轉到蒲圻陸
工地,從此便很少歸家。雖是同住一個宿舍,卻沒有人再見過他,不覺間已過了三年。
林嘉禾微一點頭,說:“丁工,好。”
丁子恒在愣怔中正歎惋經曆是一雙魔術般的手,它既悄無聲息地改變人心,亦大張旗鼓地改變人形。聽林嘉禾開了口,他迅速鎮定住自己,說:“林……林工?是你?你還好吧?”
林嘉禾說:“怎麼說呢?回來看病的。”
丁子恒說:“怎麼了?”
林嘉禾說:“懷疑黃疸肝炎。”
丁子恒說:“……陸樞紐,怎麼樣?”
林嘉禾說:“我在施工總隊被監督勞動,只是那裏的一個勤雜工,沒辦法答你這個問題。”
丁子恒被噎啞了口。林嘉禾說:“聽說你在石牌組?壩址是不是要定在那裏?”
丁子恒說:“很難說。”
林嘉禾說:“三鬥坪不行嗎?”
丁子恒說:“現在把重點放在石牌是考慮戰爭因素。”
林嘉禾說:“石牌我跑遍了。那裏怎麼能做壩址?清理出一個施工現場都不容易。你們是怎麼論證的?”
丁子恒說:“你說的前一個問題確實存在。而後一個問題,我也沒法回答你。”
林嘉禾露一絲苦笑,說:“對不起,其實我也知道我不該這份心。”兩人對話到此結束,默然間彼此拉開距離,各自走路。
林嘉禾到家時,妻子邢紫汀尚未下班。爲他開門的是兒子林問天。林問天見是林嘉禾,愣了幾秒,然後扭頭折回房間。
林嘉禾心裏頓覺不悅,他板下臉,厲聲說:“不管我是什麼人,是個好人還是個混蛋,我都是你爸爸,你想改變也改變不了。”
林問天無精打采地坐在沙發上,低聲問道:“爸爸,你怎麼回來了?”
林嘉禾緩和了語氣,說:“我最近身不太好,工地醫務所大夫懷疑我得了黃疸
肝炎,領導批准我回來檢查一下。你怎麼沒上班?”
林問天說:“我三班倒,今天是夜班。”
林嘉禾說:“工作怎麼樣?”
林問天說:“能怎麼樣?”
林嘉禾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林問天說:“還在鍋爐房。領導讓勞動鍛煉。”
林嘉禾說:“領導沒說讓你鍛煉多久?”
林問天說:“沒有。他不想要你鍛煉時,自然會通知你。”
林嘉禾說:“始終就只你一個在鍛煉?”
林問天說:“新分去的大學生只有我一個人在鍋爐房鍛煉。”
林嘉禾說:“這豈不是很不公平?”
林問天說:“我沒有覺得不公平。人家的爸爸又不是右派,而我的卻是。”
林嘉禾大爲吃驚,說:“跟這有關嗎?我是我,你是你呀!”
林問天說:“怎麼可能你是你,我是我呢?用您的話說,你是我爸爸,這一點永遠改變不了。”
林嘉禾啞口無言,時間便在這無言中停滯下來。屋裏靜靜的,彼此能聽到對方的呼吸之聲。直到邢紫汀下班回家,父子之間都再沒有交談一句。
林問天低落消沈的情緒,造成林嘉禾回家第一天的嚴重失眠。心痛的感覺一次次地折磨著他,這份心痛來自兒子。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林問天從一個活潑的孩子成長爲一個富于朝氣的青年,從來都只見他的快樂和明朗,並且無時無刻地用他的這份快樂和明朗感染他周圍的人。然而,現在他的臉上不僅朝氣盡失,而且還顯出幾分滄桑之感。而他什麼也沒有做錯,錯的是他的父,因爲他父
是個右派。林嘉禾想,做父
的其實又有何錯?右派本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別人強加。單人匹馬,如何能抵擋得住四面八方的巨大壓力?
這一天或許注定是林問天倒黴的日子。
大學畢業後的林問天被分配到近郊的化工廠。一同分去的大學生,幾乎都被安排在化驗室、技術科等部門。惟獨林問天,被派到鍋爐房。林問天于驚愕中不解其故,便去問領導。領導說,也沒什麼嘛,鍋爐房恰恰缺人,放在這裏也只是暫時的,權當鍛煉鍛煉吧。林問天覺得此言不無道理,便認真地在鍋爐燒起了鍋爐。鍋爐房三班倒,很是辛苦。帶林問天的劉師傅只比林問天大幾歲,是廠裏的勞動模範,平常跟林問天講述當年工人的勞苦以及人生道理,林問天倒也覺得頗有收益,心想自己這樣家庭出身的人,也應該知道勞動人民是怎麼生活怎麼工作的。大半年便這麼鍛煉過去了,直到林嘉禾回來。
林嘉禾的不公平之說,似乎是點撥了一下林問天。雖然他當時沒說什麼,次日卻去了廠辦,就鍛煉時間提出詢問。領導批評道:年輕人,不要著急。連一年都不到,叫什麼鍛煉?尤其你這樣家庭出身的人,更得樹立正確思想,革命工作不分貴賤,需要你幹什麼就幹什麼才是。只有安心工作,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林問天還想表白一番,但廠領導卻已經沒了同他說話的興致。這使林問天的自尊心大受傷害,整整一天,他都郁郁……
烏泥湖年譜1961年(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