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古萊姆是個古城,建立在一座圓錐形的岩崖頂上,夏朗德河在底下的草原中蜿蜒而過。岩崖靠佩裏戈爾山谷方面連著一帶小山,在巴黎到波爾多的大路經過的地方,山脈突然中斷;岩崖便是山脈的盡頭,地形象個海角,面臨三個風景秀麗的盆地。城牆,城門,以及矗立在岩崖高的殘余的堡壘,證明昂古萊姆在宗教戰爭時代形勢重要。城市位居要沖,從前是天主教徒和加爾文教徒必爭之地。不幸當年的優勢正是今日的弱點:城牆和陡峭的山崖使昂古萊姆沒法向夏朗德河邊伸展,變得死氣沈沈。我們這故事發生的時期,政府正往佩裏戈爾山谷方面擴建城市,沿著丘陵築起路來,蓋了一所省長公署,一所海軍學校和幾
軍事機關的房舍。可是商業在另一地區發展。附郭的烏莫鎮早在山岩下面和夏朗德河邊象一片野菌似的擴張,巴黎到波爾多的大路就在河邊經過。人人知道昂古萊姆的紙廠名氣很大,紙廠三百年來不能不設在夏朗德河同幾條支流上有瀑布的地方。政府在呂埃爾鎮上爲海軍辦著
內規模最大的鑄炮廠。運輸,驿站,旅館,製車,交通各業,所有依靠
陸要道的企業都麕集在昂古萊姆的山腳底下,避免進城的麻煩。皮革業,洗
作,一切與
源有關的商業,當然跟夏朗德河相去不遠;河邊還有酒棧,從
路來的各種原料的倉庫,有貨物過境的商號。烏莫因之成爲一個興旺富庶的市鎮,可以說是第二個昂古萊姆,受到上城嫉妒。政府機關,主教公署,法院,貴族,集中在上城。所以烏莫鎮盡管活躍,勢力一天天的增長,終究是昂古萊姆的附庸。上面是貴族和政權,底下是商業和財富;無論在什麼地方,這兩個陣營總是經常對立的;我們很難說上城和下城哪一個恨對方恨得更厲害。這局面在帝政時代還算緩和,自從王政複辟以後,九年之間變得嚴重了。住在昂古萊姆上城的多半是貴族或是年代悠久,靠産業過活的布爾喬亞,形成一個土生土長,從來不容外鄉人
足的幫口。難得有一戶從鄰省搬來的人家,在當地住到兩百年,和某一舊家結了
,勉強挨進去,而在本地人眼中還象是昨天新來的。那些古老的家庭蹲在岩石頂上,好比多疑的烏鴉;曆屆的省長,稅局局長和行政機關,四十年來一再嘗試,想叫他們歸化;他們出席官方的舞會宴會,卻始終不讓官方人士到他們家裏去。他們嘴皮刻薄,專愛挑剔,又忌妒,又啬刻,只跟自己人通婚,結成一個緊密的隊伍,不許一個人進去,也不許一個人出來;不知道近代的享受;認爲送子弟上巴黎是斷送青年。這種謹慎反映出那些家庭的落後的風俗習慣。他們抱著蔽塞的保王思想,沒有真正的宗教情緒,只曉得守齋念經,象他們住的城市和山岩一樣毫無生氣。可是在鄰近幾省之內,昂古萊姆的教育頗有名氣;四周的城鎮把女孩子送來進私塾,進修道院。不難想象,等級觀念對于昂古萊姆和烏莫之間的對立情緒影響極大。工商界有錢,貴族窮的居多。彼此都用輕視的態度出氣,輕視的程度也不相上下。昂古萊姆的布爾喬亞也卷入漩渦。上城的商人提到城關的商人,老是用一種無法形容的口吻說:“他是烏莫鎮上的!”王政複辟以後,政府把貴族放在突出的地位,讓他們存著一些只有社會大變革才能實現的希望,因而擴大了昂古萊姆和烏莫的精神距離,比地理的距離分隔得更清楚。當時擁護政府的貴族社會,在昂古萊姆比法
別的地方更偏狹。烏莫人的地位竟象印度的賤民。由此産生一
潛在而深刻的仇恨,不僅使一八三○年的革命那麼令人吃驚地一致,並且把長期維持法
社會秩序的各種因素摧毀了。宮廷貴族的傲慢使王上失去外省貴族的人心,外省貴族也傷害布爾喬亞的面子,促成他們叛離。因此,一個烏莫出身的人,葯房老板的兒子,能踏進德·巴日東太太府上,確是一次小小的革命。這革命是誰促成的呢?是拉馬丁和維克多·雨果,卡西米·德拉維涅和卡那利,貝朗瑞和夏多布裏昂,維勒曼和埃尼昂,蘇梅和蒂索,艾蒂安和達佛裏尼,邦雅曼·貢斯當和拉末耐,庫贊和米肖①,總之是老一輩的和小一輩的出名的文人,不分保王
自由
。德·巴日東太太喜愛文學藝術,那在昂古萊姆是荒唐的嗜好,大家公開惋惜的怪癖;可是我們描寫那女子的身世的時候不能不爲她的嗜好辯解。她是生來可以出名的,因爲
境不利而埋沒了,她的影響決定了呂西安的命運。
德·巴日東先生的高祖本姓米羅,原是波爾多的市政官,服務了許多年,由路易十三封爲貴族。路易十四時代,米羅的兒子改稱米羅·德·巴日東,在內廷衛隊中當軍官,結了一門極有錢的事,他的兒子在路易十五治下便幹脆稱爲德·巴日東先生。那位德·巴日東先生,市政官米羅的孫子,決心做一個地道的貴族,把祖傳的産業花得精光,家道就此中落。他的弟兄之中有兩個,現在這一代巴日東的叔祖,重新做買賣,至今波爾多商界中還有姓米羅的人。巴日東家的田産坐落在昂古萊姆②境內,原是從拉羅什富科家采邑中領取的租地;③那塊地和昂古萊姆城裏的一所屋子,所謂巴日東府,都是只能世襲,不准出讓的財産,所以一直傳到
子巴日東的孫子手裏。一七八九年這孫子喪失了土地的使用權,只能每年收一萬法郎上下的租金。如果他的祖父巴日東三世學著巴日東一世、二世的光輝的榜樣,這個可稱爲“啞巴”的巴日東五世也許早已成爲德·巴日東侯爵,同高門望族攀了
,象多少人一樣晉封爲公爵,做到貴族院議員,不至于一八○五年時娶到瑪麗-路易絲—阿娜依斯·德·奈格珀利斯小
,便覺得十分榮幸了。小
的父
是個蟄居家園的老鄉紳,外面久已無人知道,祖上倒是法
南方最古老的一個世家,他的一支是小房。當年聖路易手下被俘的人④中就有一個奈格珀利斯。大房的兒子在亨利四世時代娶了埃斯巴家的獨養女兒,承繼了埃斯巴那個有名的姓氏。現在這個鄉紳是小房中的小房,靠著妻子的産業,巴爾伯濟約近邊的一小塊田地過活。他極會經營,自己釀酒,自己到集上去粜麥子;只要能多積幾個錢,擴充一下莊園,決不怕人笑話。
①上述十六個人中除詩人卡那利是巴爾紮克虛構的以外,其他均系當時著名的詩人、作家。
②指昂古萊姆地區,首府便是昂古萊姆城。
③指封建時代下級貴族以納貢與效忠爲條件獲得的土地,只要履行義務,可以永遠使用。
④一二五○年法王聖路易(路易九世)率十字軍東征,在埃及戰敗被俘。
窮鄉僻壤接觸音樂和文學的機會很少,德·巴日東太太居然對音樂和文學感到興趣。大革……
幻滅二 德·巴日東太太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