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陳忠實>白鹿原>第8章第2小節

《白鹿原》第8章

第2小節
陳忠實作品

  [續白鹿原第8章上一小節]媒聯煙,兄弟機會難得哩!可這是兩邊的事,子霖那邊好說不好說呢,冷先生說:“實話給你說吧,讓你當媒人,我還沒敢想勞駕你,是子霖的意思哩!”白嘉軒再也不好意思托辭推卸,就充當了一次媒漢的角se。在秋收秋播的大忙季節到來之前的消閑時日裏,這樁婚事按照通行的婚俗禮儀訂成了。

  秋收秋播完畢到地凍上糞前的暖融融的十月小陽春裏,早播的靠茬麥子眼看著忽忽往上躥,莊稼人便用黃牛和青騾套上光場的小石碌進行碾壓。麥無二旺,冬旺春不旺。川原上下,在綠蔥蔥的麥田裏,黃牛悠悠,青騾匆匆,間傳著莊稼漢悠揚的“亂彈”腔兒。白嘉軒獨自一人吆喝著青騾在大路南邊的麥田。裏轉圈,石碌濤底下不斷發出麥苗被壓折的“吱喳”聲。鹿子霖從大路上折過身踩著麥苗走過來十月行步不問路,麥子任人踩踏牲畜啃。鹿子霖站在地頭。白嘉軒一圈轉過來,喝住牲畜,就和鹿子霖在地頭蹲下來。鹿子霖說話爽快:“嘉軒哥!我給你還禮報恩來了。”白嘉軒不失莊重他說:“我哪有禮有恩啊!”鹿子霖熱情洋溢他說:“你給咱兆鵬說下一門好qin。滴shui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何況這是終身大事!”白嘉軒仍然不在意地笑笑。鹿子霖接著說:“冷大哥還有個二閨女,有意許給孝文。我向冷大哥自薦想從中撮合,八字也都掐了,沒麻達。就看你老哥的意思了……”白嘉軒蹲在那裏就啞了口。事情來得太突然。他說:“這事今日頭一回說破,我得先給老人說了……過三五日,我給你見個回話。”

  由鹿子霖作媒,把冷先生和白嘉軒聯結成qin家的事也辦得同樣順利。當一場凶猛的西北風帶來厚可盈尺的大雪,立即結束了給冬小麥造成春天返青錯覺的小陽春天氣,地凍天寒,凜冽的清晨裏,牛拉著糞車或牛馱著凍幹的糞袋,噴著白霧往來于場院和麥田之間。冷先生的二閨女訂qin給白家了,不過不是大兒子孝文,而是二兒子孝武。冷先生的大閨女訂給鹿子霖的大兒子鹿兆鵬,白嘉軒覺得自己的大兒子訂冷先生的二閨女有點那個,于是就提出了二兒子孝武。他回給鹿子霖的原話是:“我想給孝文訂娶個大點的閨女。咱屋裏急著用人(不便出口的一層意思是早抱孫子)。冷大哥的二閨女小了點兒。要是八字合,訂給孝武。”鹿子霖急于聯扯這門qin事,並不過多思考白嘉軒另外的意思,就說給冷先生。冷先生同意了。

  冷先生十分滿意兩個女兒終身大事的安頓。他不是瞅中白鹿兩家的財産,白鹿原上就家當來說,無論白家,無論鹿家,都算不上大富大財東;他喜歡他們的兒子,也崇敬他們的家道德行,都是正正經經的莊稼人;更重要的是出于他在白鹿鎮行醫久遠之計,無論鹿家,無論白家,要是得罪任何一家,他都難得在這個鎮子上立足;他也許不光憑他的冷峻的眼光看得出,而是憑他冷峻的神經感覺到了,“交農”事件之後白鹿兩家不好愈合的裂痕。他像調配葯方一樣,冷峻地設計而且實施了自己的調合方案,不管白嘉軒或鹿子霖心裏真恨假愛也不要緊,哪怕維持一種表面的和諧qin密也是好的。當兩宗qin事完成以後,冷先生在一個冬夜,訂了菜,溫了酒,請來了兩個qin家,以少有的熱情和感慨說:“不結qin是兩家,結了qin是一家。我這人話短言缺又不會拐彎,日後咱們無論誰和誰有啥成見,都當面說清,不許窩在肚裏,我是挂面調鹽------有言(鹽)在先。我們三人,我長幾歲,權且充個大貨,說幾句老話:我看白鹿村缺不了嘉軒弟,也缺不得子霖弟。你倆人捏合好一好百好。我是欽服你們兩家人的品行,可不是圖地多房寬牛高馬大。白鹿原上只有一個‘仁義’村莊,甭忘了是縣令qin自寫的栽的碑……”于是,由“交農”事件造成的白嘉軒和鹿子霖之間的芥蒂,不說化解,總之是被他們自覺自願地深深地掩藏起來了。其實倆人都需要維持這種局面。

  交上臘月,縣長何德治騎著馬上了白鹿原,專程來拜會白嘉軒,自然由白鹿倉總鄉約田福賢和第一保障所鄉約鹿子霖引路作陪。田福賢對何縣長說:“你坐在倉裏喝茶,我讓子霖把他叫來。”何縣長說:“不用。我登門拜訪。馬拴在倉裏喂著。”

  縣長的到來,使白嘉軒既感到突然,又深爲感動,趕忙挪椅子抹桌子敬茶遞煙。何縣長站在祭祀白家祖宗的桌子前打躬作揖,然後坐下。這個舉動使白嘉軒改變了對這個穿一身猴裏猴氣製服的縣長的初步印象。縣長戴一頂藏青se禮帽,方臉,天庭飽滿,短而直的鼻梁兒,不厚不薄恰到好chu的嘴chun,和藹而又自信。白嘉軒瞅著縣長心裏不無遺憾,要是穿上七品官服就會更氣魄,更像個縣令了,可惜他卻穿著一身猴裏猴氣的製服。何縣長說:“白先生,我想聘請你出任本縣參議會的議員。”白嘉軒頭一回聽到這個新名詞,一時弄不清含義,又不好意思問,因而也不便表示同意或拒絕,但他幾乎肯定猜斷那是一個官銜,就說:“嘉軒願學爲好人。自種自耕而食,自紡自織而yi,不願也不會做官。”何縣長笑了說:“我正是聞聽你是個好人,所以才請你作參議員。”隨之點燃一支白se的煙卷,解釋說:“卑職決心在滋shui縣推進民主政治,徹底恨除封建弊政。組建本縣第一屆參議會,就是讓民衆參與縣政,監督政府,傳達民衆意見。參議參議,顧名思義就是……”白嘉軒還是聽不明白,什麼民主,什麼封建,什麼政治,什麼民衆,什麼意見,這些新名詞堆砌起來,他愈加含糊。何縣長似乎意識到這一點,語言就注意了通俗化,而且與習慣用語相對照相注釋,“一句話,就是要民衆(就是黎民百姓)管理guo家大事(就是朝政),不是縣長說了算,而要民衆,就是百姓說了算。”白嘉軒聽懂了,也就不當一回事了:“百姓亂口紛紛,咋個說了算?聽張三的聽李四的,還是聽王麻子的?張三說種稠些好,李四說種稀點兒好,王麻子說稠了稀了隨便種,你說聽誰的,按誰說的下種子?古人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嘛!”何縣長很感興趣他說:“誰說的有道理就按誰說的辦。主事的家長要是個不懂種莊稼的外行,或者就是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你還能讓他主千口之家的家事嗎?封建弊政的關鍵就在這裏,登基一個開明皇帝能興幾年,傳給一個昏君就失丟江山,百姓跟著遭殃。反正以後的革命政府推進民主政治的核心正在于此,上至總統總督,下至鄙人在內,民衆相信你就選舉你,不相信你就罷免你……”白嘉軒起先驚奇地聽著,隨之就又不當一回事了:“我的天!越說越遠,越沒個邊兒了!”何縣長仍然認真他說:“白先生不相信這不要緊,將來的事實會證明我的話……

白鹿原第8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8章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