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索額圖赴會時,本自蒙古通道,因土謝圖與准噶爾構兵,中道被阻,以致折回。索額圖與俄訂約,已于上回敘畢,只准噶爾構兵一事,還未說明,本回正要續說下去。卻說中長城外,就是蒙古地方,分作三大部:一部與長城相近,叫作漠南蒙古,亦稱內蒙古;內蒙古的北境,又有一部,叫作漠北喀爾喀蒙古,亦稱外蒙古,這兩部統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後裔;還有一部在西邊,叫作厄魯特蒙古,乃是元太師
歡,及瓦剌汗也先的後裔。漠南蒙古,內分六盟,清太宗時已先後歸附,獨喀爾喀、厄魯特兩大部,尚未帖服。喀爾喀還遣使乞盟,厄魯特從未通使,清朝亦視同化外,不去過問。只厄魯特自分四部,一名和碩特部,一名准噶爾部,一名杜爾伯特部,一名土爾扈特部。准噶爾部最強,順治年間,准噶爾部長巴圖爾渾臺吉,並吞附近部落,勢力漸盛。康熙初,渾臺吉死,其子僧格嗣立。僧格死,其子索諾木阿拉布坦嗣立。僧格弟噶爾丹,把侄兒殺死,篡了汗位,(外人稱頭目爲汗)並將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等部,盡行霸據;
于是向東略地,慾奪喀爾喀蒙古。
喀爾喀蒙古,舊分土謝圖、劄薩克、車臣三部,土謝圖與劄薩克相連,劄薩克汗,娶了一妾,人人說她是西施轉世,天女化身;此女又來作祟。豔名傳到土謝圖部,土謝圖汗,竟成了一個單相思病,他卻想出了一個計策,陽稱到劄薩克部賀喜,令部下包裹軍械,分載橐駝身上,假說是賀喜的送禮,隨帶了部役數百名,向劄薩克部進發。這蒙古地方,本沒有什麼宮室城郭,就使是頭目住所,也不過立個木柵,疊些土壘,便算了事。土謝圖汗既到,就有劄薩克部役接著,通報頭目。劄薩克汗出來迎入,席地而坐。土謝圖汗便道:“聞得貴汗新納寵姬,特來道賀!”劄薩克汗答道:“不敢當,不敢當!小妾已娶得多日了。”土謝圖汗道:“敝與貴部,雖系近鄰,有時也消息不通,直到近日方知,特備薄禮相遺,尚祈笑納。”劄薩克汗道:“這是更不敢拜領了。”土謝圖汗道:“這也何必客氣!只是貴姬豔名遠噪,叨在鄰誼,可否一容相見?”劄薩克汗道:“這又何妨。”說罷,便召愛姬出室,與土謝圖汗行相見禮。土謝圖汗見她颀長白皙,楚楚可人,不覺心旌搖曳,魂魄飛揚,即定一定神,召部役解囊入內,喝聲道:“何不動手?”劄薩克汗茫無頭緒,但見土謝圖汗的部役,從橐中取出物件,光芒閃閃,都是腰刀。好一分賀禮。劄薩克汗也管不得愛姬,轉身就逃。那位愛姬,正想隨走,怎奈兩腳如釘住一般,不能前行,被土謝圖汗攔腰抱住,出外就跑。喜可知也。這等部役一聲吆喝,趕了橐駝,都回去了。
劄薩克汗既失愛姬,頓時大怒,召齊部役,來攻土謝圖部。土謝圖汗知劄薩克汗不肯幹休,急遣人聯絡車臣汗與劄薩克汗對敵。劄薩克汗不能抵當,率衆敗走。三部相哄,遂惹出一個大禍祟來。禍首非別,就是准噶爾部大頭目噶爾丹。其實禍首不是噶爾丹,乃是劄薩克的美姬。噶爾丹聞了此信,差人到劄薩克部,願與調停。劄薩克汗大喜,便叫原使到土謝圖部,索還愛妾。覆難收,索還何用?原使應命至土謝圖,坐索劄薩克汗的愛姬。看官!你想土謝圖汗費了好些心機,把這個美人兒,抱回取樂,哪裏肯原璧歸趙?已非全璧。偏這使人惡言辱罵,惱了土謝圖汗,將使人殺死。噶爾丹借詞報複,揚言借俄羅斯兵,來攻土謝圖。土謝圖汗大懼,忙整守備,待了數月,毫無影響,到邊界窺探,亦沒有俄兵入境,只有幾個外來喇嘛,四
遊牧。蒙俗向以遊牧爲生,鄰境往來,也是常事,土謝圖汗毫不在意。鎮日裏與搶來的美人調情飲酒,不防噶爾丹領了三萬勁騎,道出劄薩克部,越過杭愛山,直入土謝圖境,與遊牧喇嘛會合,使爲前導,引至土謝圖汗住所。時正夜靜,土謝圖汗擁著美人,酣臥帳中,忽覺得火焰飙起,呼聲震天,宛如千軍萬馬排山倒海而來,他也不辨是何
人馬,忙從帳後竄去。噶爾丹殺入帳中,不見一人,到
搜尋,只剩得一個美人兒,睡在
上,縮做一團。噶爾丹也不去驚她,命部騎在帳外駐紮,自回內室,做了劄薩克汗第三,慢慢的抱住
娃,享受個中滋味。一夕換得二郎君,畢竟美人有福。到了次日,複分兵爲兩路,一路東出,襲破車臣部,一路西出,襲破劄薩克部。假虞伐虩,噶爾丹頗有狡謀。他便踞著喀爾喀王庭,募集兵士數十萬,聲勢大張。
這喀爾喀三部人民,窮蹇無歸,只得投入漠南,到中乞降。康熙帝命尚書阿爾尼發粟赈贍,且借科爾沁
草地,暫畀遊牧。噶爾丹也遣使入貢,康熙帝便令阿爾尼勸谕噶爾丹,要他率衆西歸,盡還喀爾喀侵地。噶爾丹拒絕清命,反日夕練兵,竟于康熙二十九年,借追喀爾喀部衆爲名,選銳東犯,侵入內蒙古。尚書阿爾尼急率蒙古兵截擊。噶爾丹佯敗,沿途抛棄牲畜帳幙。蒙古兵貪利爭取,隊伍錯亂,噶爾丹返身來攻,阿爾尼不及整隊,被他一陣掩擊,殺得大敗虧輸,鼠竄而遁。
康熙帝得了敗報,定議征,先命裕
王福全爲撫遠大將軍,率同皇子允礽,出長城古北口,恭
王常甯爲安北大將軍,率同簡
王雅布,出長城喜
口,並命阿爾尼率舊部,會裕
王軍,聽裕
王節製。又別調盛京吉林及科爾沁兵助戰。車駕擬
幸邊外,調度各路大兵。是年七月,康熙帝啓銮出巡,方出長城,忽得探報,恭
王軍在喜
口九百裏外,被噶爾丹殺敗回來,康熙帝命諸軍急進;途次,又聞噶爾丹前鋒,已到烏蘭布通,距京師只七百裏,康熙帝倒也驚愕起來,飛诏征調裕
王軍,到烏蘭布通,會截敵兵。旋得裕
王軍報,已至烏蘭布通駐紮,帝心少安。
且說噶爾丹乘勝南趨,到烏蘭布通,遇著清營阻住,遂遣使入見裕王,略言追喀爾喀仇人,闌入內地,非敢妄思尺土,但教執畀土謝圖汗,即當班師。裕
王福全,把來使叱回。次日,兩軍對仗,噶爾丹用了駝城,依山爲陣。什麼叫作駝城?他用橐駝萬余,縛足臥地,背加箱垛,蒙蓋
氈,環列如柵,作爲前蔽,所以名叫駝城。前有象陣,後有駝城,倒是極妙巧對。清軍隔河立陣,前面純立火炮,遙轟中堅,自午至暮,駝皆倒斃,駝城中斷。清軍分作兩翼,越河陷陣,遂破敵疊,噶爾丹乘夜遁去。次日,遣喇嘛至清營乞和。福全飛報行在,有诏“速即進兵,毋中他緩兵之計”,于是福全急發兵追趕,已自不及。噶爾丹奔回厄魯特,遺失器械牲畜無算,複遣人赍書謝罪,誓不再來犯邊,康熙帝偶有不適,遂谕來使回報噶爾丹,嗣後不得犯喀爾喀一……
清史演義第27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