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乾隆皇帝>43 劉統勳解疑訪李衛 墨君子論盜會學政

《乾隆皇帝》43 劉統勳解疑訪李衛 墨君子論盜會學政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已經鼓起的膿包兒,無緣無故地又消了腫。弘皙、弘昇及時收篷韬晦,乾隆無論如何耐心,再也釣不起這群沈到淵底的魚來。只好等著劉統勳追查孫嘉淦僞奏折一案結果。劉統勳以爲,上書房奏折進出都有登記,極易清查的,他丟下手頭幾個大案,qin自到上書房清理。可怪的是偏偏沒有這一份奏折的記檔文字,莊qin王允祿素來不管這些細事,弘曉在上書房、軍機chu兩頭忙,兩頭不照影。劉統勳qin自登門詢問,都是一句話:“這是接本司的事,怎麼問起我們來?我們當王爺,連這樣的事都要一一過問?”

  劉統勳這才曉得事情並不那麼簡單,軍機chu派人來催,傳了鄂爾泰的話:“這個案子查了一個月,劉統勳毫無作爲,已上報聖躬。聖上命你十日一報,務必清出頭緒。想不到劉統勳面兒上精幹,辦起實事來如此無能!”劉統勳聽了,竟弄不清哪是乾隆的話,哪是鄂爾泰的申斥。自己差使確實沒有辦好,也只好忍氣吞聲。他索xing從刑部四司裏各抽出四名老吏,要錢度主領,自己百事不問,專查此案。累得頭發長了一寸多長也顧不得剃,仍是毫無線索。過了七月節,內廷三日一次傳谕申斥,乾隆竟不顧情面,連降劉統勳兩級以示懲chu。劉統勳也不理會,照舊帶人往六部晝夜不停地清查。直到八月,他最後查完兵部,仍無結果。

  劉統勳拖著好似灌了鉛的步子出了兵部,遙望刑部所在的繩匠胡同只是出神。錢度從後頭跟上來,知道他心裏憂愁,沒敢言語,劉統勳許久才道:“精誠不至,金石不開啊……看來我這孔孟之徒真要去廟裏進一柱香,乞個夢什麼的了。”錢度也籲了一口氣,說道:“不管僞折出自誰手,反正上書房接本chu、謄本chu的人逃不tuo幹系,依著我見識,鎖拿了下來嚴刑拷問,斷沒有個問不出來的理。如今莊qin王、怡qin王,連鄂爾泰都遭了禦批痛斥,他們也不敢回護上書房,再說,無論將來如何,上書房這幹吏員總是要受chu分的……”劉統勳沒聽完,便知這個師爺出身的錢度,已經起了“李代桃僵”的心思,要拿上書房一幹筆帖式、司文郎的吏員們頂缸了,遂連連搖頭道:“本來這個案子只在大官場裏,你這樣一弄,震動天下。你以爲那些筆帖式們好惹?那都是根子硬挺的旗下人。他們後頭的主兒你隨便摸一摸,哪個也惹不起!這是孤注一擲的法子,何況真犯未必在裏頭,這一鍋夾生飯再燒糊了,可叫我們怎麼吃呢?!”

  “那……可怎麼好呢?”錢度是個精明人,頓時知道自己出了馊主意,呐呐說道:“該查的都已經查了……”

  劉統勳黑紅方臉膛上肌肉抽搐著。咬牙笑道:“想不到我劉統勳如此無能!——走,到李衛府裏,瞧瞧他的病去!”他仿佛下了什麼決心,說完擡步就走。錢度只好跟著他,也沒叫轎子,出了兵部胡同向北折再向東,便見李衛門前那株十分顯眼的大槐樹。幾個家人正在樹下掃落葉,見是他們二人,忙丟了掃帚上前請安。劉統勳便問:“李大人這幾天可好些了?”

  “大人前兒來的嘛!”那家人回道,“每年秋天,我們老爺的病就見好,我們家的人都怕霜降。爺請進,我們爺和太太這陣子正在西花廳那邊散步呢!”

  劉統勳和錢度聯袂而入,穿過正堂房西側的月洞門,果見李衛和夫人翠兒坐在花廳前的石鼓墩上指指點點說笑。此時正近八月中秋,園中紅瘦綠稀,滿園的雜樹或呈绛紅、或淡黃、或橙、或碧,se彩斑斓。那被扒倒了的院牆也沒有再修,只用月季刺枚新編起一道籬笆。那扒坍了半邊的西書房也沒有再修複,高高的房架矗在秋空裏,顯示著它的一段榮衰史。劉統勳老遠便拱手作揖,說道:“又介公,恭喜你康複了。今兒有興致出來走走了!”

  “是延清來了,還有錢度,”翠兒對李衛說了一句,見李衛要起身,她忙按了他肩頭一下,笑道:“又都不是外人,你只管坐著——錢主政有一陣子沒登我們門兒了!”錢度仰臉想了想,笑道:“有一個月了吧,幸虧今兒跟著我們劉大人,忙極了的,每天的事攪纏不清,象是亂蜂蜇頭!”劉統勳忙笑道:“這是真的,錢度沒說假話。我們剛從兵部出來,就近兒給督憲請個安。”

  李衛自入夏以來寸步沒有離開過東書房。今兒是頭一次出來看秋。他精神還算好,只大病未痊,久臥房中,臉se異常蒼白。見劉統勳和錢度紮手窩腳地還要行禮,吃力地笑道:“別……別這樣,一chu坐罷。”他頓了一頓,舔著嘴chun又道:“這秋景不壞,可惜我讀書太少,想說也說不上來。”

  “而今識盡愁滋味,慾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劉統勳笑道:“大人此時不過是這個心境,您安心攝養。聖上昨日還說及您,如若李衛在位,焉有查不出僞奏折一案之理?皇上倚重大人的地方多著呢!”李衛歎道:“皇上待我恩重如山,我只恨自己的命運不濟,身子骨兒不爭氣罷了。那個假奏折,到現在沒有線索麼?”劉統勳忙道:“是。毫無端倪。我敢斷言不是六部官員寫的。思量來去,各王爺府還沒有查。宮裏的事情他們知道的最多,位份低的小吏是寫不出來的。所以來請教前輩,這事該怎麼著手?”

  李衛沒言聲,俯身順手掐了一根草節兒放在嘴裏嚼著,翠兒見錢度詫異,笑道:“錢老爺別笑他。他這是討吃時慣下來的毛病兒,一有心事就嚼草根,數落過不知多少次也改不了,下頭人都笑他。那年高江村相公爲這事題了三個字,說這叫‘識知味’。下頭學他的還不少呢!”李衛沒理會翠兒說話,許久方緩緩說道:“這個案子要就事論事地辦,可不能就事論事地想。這和朝局是連在一chu的,所以主子發急,催得你人仰馬翻。你在六部折騰了幾個月,就算是哪個王爺在背後搗鬼,證據也早就毀得一幹二淨了。我不是敗你的興,不要去打王爺們的主意。如今京裏也沒有那麼笨的王爺,會就地捏造出個折本,掖藏著塞進上書房。但折本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既然在六部查不出,那一定來自下頭省裏,有時一送折子就是幾十份,在這上頭想弄點手段一點也不難。”

  “大人說的我明白了。”劉統勳一躬說道:“我是覺得我太丟人了,不迫根查到底,心裏難咽這口氣,也對不住主子。既然老督帥這麼說,學生明天就用六百裏加緊文書,發到各省由督撫舉報。”錢度在旁笑道:“督撫們誰肯擔這責任?我跟過好幾個撫臺了,只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依著我說,叫各省督撫和有直奏權的官員,開列去年以來報到上書房的奏折的清單,說要和上書房存檔冊子核對。這樣,誰也不敢弄虛應酬了。你一說是查僞奏折,先就把下頭大人們嚇悼了魂,就有證據,誰肯給你?”李衛……

乾隆皇帝43 劉統勳解疑訪李衛 墨君子論盜會學政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43 劉統勳解疑訪李衛 墨君子論盜會學政第2小節